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鲁迅提倡“直译”之法,表面看来是对“近世名人”即林纾等人的反驳,但其实背后隐藏着深层原因,文章即从语言、文体、“译经意识”以及时代转型等四个方面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2.
鲁迅在继承和借鉴中国近代翻译成就的基础上,取得了骄人的翻译成就。他致力于翻译外国优秀的作品以期能引进文明,改造社会,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翻译思想、翻译原则和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3.
针对五四时期鲁迅先生的翻译实践活动,从译者惯习和翻译规范的视角开展研究。译者惯习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译者惯习与翻译规范相互影响,不可分割。译者惯习能够促进翻译规范的形成,反过来又能塑造译者惯习。鲁迅先生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翻译实践活动既体现出译者惯习有体现出翻译规范。  相似文献   

4.
鲁迅翻译思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他的翻译思想涉及翻译的各个方面,如:翻译目的、翻译原蓟、翻译方法等,见解独到而深刻,对现今的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仍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学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学表达出来;把代表语言文学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鲁迅提出的"直译"在当时的中国可算是独树一帜,其"宁信不顺"这一翻译原则是在当时张景深所倡导的"宁顺不信"的背景下提出的。实际上对于翻译标准,鲁迅先生也是主张"信"与"顺"二者相兼顾,要想翻译一篇好的文章,就必须要有扎实的外语功底,还要学习他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发展,使直译与意译互相补充,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真正做到"信、达、雅"。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学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学表达出来;把代表语言文学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鲁迅提出的"直译"在当时的中国可算是独树一帜,其"宁信不顺"这一翻译原则是在当时张景深所倡导的"宁顺不信"的背景下提出的。实际上对于翻译标准,鲁迅先生也是主张"信"与"顺"二者相兼顾,要想翻译一篇好的文章,就必须要有扎实的外语功底,还要学习他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发展,使直译与意译互相补充,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真正做到"信、达、雅"。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的鲁迅无论在文学创作史还是在翻译史上都是一个代表人物。其小说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力于他浑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和对外国文化的广泛摄取。鲁迅本人也曾经具体地指出他受过安德列耶夫的影响,而这一影响主要来自他曾经亲自翻译的安德列耶夫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选择--谈鲁迅的"直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直译"观是中国译学理论史上的丰碑.鲁迅认为翻译中改变原作本性,不但对不起作者,也对不起读者,强调在翻译中保存原文的口吻,原作的风姿,认为这种译法,不仅能输入新的内容,也能输入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鲁迅后期翻译活动继承和发展了他在早、中期翻译活动中一贯倡导的文艺救国思想,以革命的内容服务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具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鲜明的政治目的性。同时,在这一阶段,鲁迅顺应时代要求,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直译”方法主张,这不仅有利于早期汉语白话文的发展,而且体现了他对翻译文化性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0.
翻译家鲁迅以笔代戈,穷其半生从事翻译介绍和研究外国文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也坚持“宁信而不顺”的“直译”与“硬译”,批判削鼻剜眼,强调翻译要有“异国情调”.针对“直译”与“硬译”的异议,从翻译之区分题材、预期读者及翻译目的三个方面为之辩护.作为时代翻译家的救亡图存的最强音,鲁迅坚持“直译”与“硬译”,以达“益智移情”之效,是“窃”外国之火,照明中国的黑夜,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鲁迅较系统而又深刻地论述了翻译批评,为现代翻译批评确立了较为科学、公正而又客观的批评传统.其深刻的思想与精辟的见解虽然没有以独立学科的形式来进行透彻的分析和严密的论证,但无论是就其观点的独到而言,还是就其论述的全面来说,都是我国翻译批评史上重大的理论建树,仍然是指导我们今天的翻译批评工作,建立新世纪翻译批评体系的指南.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理论,但随后曾受到多方批评、指责和冷落.甚至当提倡进行建立中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的尝试时,人们也未对鲁迅的翻译理论给予应有的适当的考虑.其实,中国翻译理论从来就是在不同意见的争鸣辩论中发展的.最近,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解构主义理论的介入,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鲁迅翻译理论的价值.鲁迅译论主要包括:翻译应为本民族的事业服务,异化的翻译策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重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有一个文化定位的问题;通顺的译文有可能导致"知识"的虚伪,迎合本土最易被接受的保守思维定式.鲁迅在那个时代就已敏锐地觉察到现代解构主义提出的问题.一些针对鲁迅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批评,不但有失公允,而且未能理解鲁迅所提出观点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中国现代爱情诗的拓荒者,他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发表了新诗《爱之神》。1919年4月又在《新青年》发表了新诗《他》,这首诗标志着现代爱情诗的成熟与完美,是奠基之作。鲁迅还提倡并保护爱情诗创作,他不仅鼓励、指导"湖畔"诗社年轻的爱情诗人汪静之写爱情诗,而且当封建顽固者攻击、抵制甚至扬言封杀汪静之时,他挺身而出发表反击文章为汪静之辩诬,并当面鼓励汪静之要勇敢地写爱情诗,因为青年有写恋爱诗的权利。年轻的汪静之在处境最困难时受到鲁迅的支持与保护,又积极投入爱情诗写作中去。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鲁迅的历史中的命运似乎可以称之为一种独特的“两极牵挂”。所谓“两极”,就是历史评判的两个端点。鲁迅的奇特之处就在于他几乎从一开始(当然也是直到今天)就被置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体系之中,同时每一种判断体系又都不断在针对鲁迅“说话”,我们可以将这样的“两极牵挂”概括为历史文化的存在之“结”。值得注意的在于,对于自身在现代中国社会与文化中的这一命运,鲁迅显然早有一种惊人的自觉,也就是说,能够成为现代中国文化之“结”,这又成为了鲁迅本人的自觉追求。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概括鲁迅作为“结”的意义:鲁迅的文化与文学选择深深地“刺入”了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各个关键部位,从而牢牢地“嵌进”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各个思潮、思想系统,他是以自己的方式“嵌进”而非其固有的自然肌体的一个部分,所以总是“赫然挺立”,与其他种种思想发生着复杂的纠缠——要清理现代中国诸多思潮都必定要返回鲁迅,但仅仅清理这些思潮却又不能理解鲁迅。这就是鲁迅存在的复杂性,也是他如此“扎眼”如此难以“消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将中文作品翻译成好的英文实属不易,更不用说翻译鲁迅的作品了.在汉译英作品中,杨宪益先生的作品被认为是非常好的译品.本文将探讨杨宪益翻译的鲁迅作品<药>中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杂文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在内忧外患的交织中诞生并走向丰富和成熟的。鲁迅把现代杂文称为“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鉴于鲁迅毕生致力于用杂文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经国大业,留下了宝贵的理论经验和杂文作品,此文旨在梳理鲁迅对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性贡献,探索中国现代杂文中的鲁迅精神,及其对鲁迅杂文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在中国从封建时代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注重现代人格的构建,把科学、民主、人道主义、个性主义思想作为中国人格重构的要素。对中国现代人格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鲁迅的直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评价历来微词颇多,角度也多是直译与意译的“信、达、雅”之争。在多元系统论的理论框架下,鲁迅的直译理论有其文化意义和时代特征,鲁迅的直译理论所植根的思想文化土壤使其具有科学性的同时也带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宋欢迎 《东方论坛》2014,(3):92-101
鲁迅的思想精神不仅见诸于文字,同时也见诸于图画。1930年代,鲁迅对现代中国的木刻运动曾倾注了其所能及的心力和财力。为了促进中国新兴木刻的健康发展,鲁迅不但编选画册、组织木刻讲习会、举办外国版画展,而且他本人也在艺术理念对木刻家给予指引:其一,发挥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性,展现木刻的有力之美;其二,取今复古,广泛汲取有益的艺术因子;其三,发扬民魂,创建属于民众的生产者的艺术;其四,裨助美育,促使中国民众的心灵世界进向更为自由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