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实行的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封建专制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所采取的国家组织形式和统治方法,主要指: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洽;没有民主制度,不仅不让被统治阶级享受民主,连统治阶级内部也无民主之可言;实行威吓主义,用残暴野蛮的方法进行恐怖统治,没有人身权利保障。专制主义浸渗在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也鲜明地反映在封建法制之中。  相似文献   

2.
《唐律》对亚洲古代各国封建法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国家与法权史上,唐朝标志着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发达形态,因而作为维护统治秩序和严密镇压人民的法律,也显著发展,塑造了封建法典的楷式。它不仅在我国,并且对亚洲各国封建法制的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3.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建中央集权制是唯一的政体形式。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以封建帝王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独裁的官僚政治。这一政体,在历史上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对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但是,同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一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也有两重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实践中,越来越阻滞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成为中国社会沉重的历史包袱。研究封建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的严重影响,对于我们今天批判封建主义,铲除封建专制主义的恶劣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从秦统一了全国之后,就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以后一直到封建社会的结束,封建专制主义的集权统治历二千多年,而且还越来越发展的精致和完善。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为什么能延续这么长的时间,其经济基础是什么?历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我倾向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是它的经济基础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吴啸飞  杨曦希 《理论界》2006,(8):174-175
先秦儒家的人治思想从西周后期脱离神权法思想的束缚到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并逐渐成为官方的主流统治哲学,为以后漫长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虽然早期人治主义思想在施政过程中的应用达到了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效果,但是在以后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却逐渐体现出种种的弊端,为中国长期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延续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6.
张凤仙  董成杰 《理论界》2009,(3):169-171
法家所设计和缔造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从秦一直沿用到清代.历代封建王朝一面标榜儒学,一面又不得不暗中推行法家的治国之术,即所谓的"外儒内法"、"明倡儒经,暗行法术".可以说,中国两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实质就是法家政治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政治思想是政治心理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体现,本文通过对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政治思想的研究,试图揭示法家政治思想提出和阐发的动机.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以吏为师”现象金大军“以吏为师”是我国封建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的一项有效手段和重要统治术,它对以儒学为主体的封建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确立和巩固,对封建主义政治制度的巩固和强化,都发挥了不容低估的作用。“以吏为师”本是先秦法家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2016,(5)
在百年中国的学术思想史上,法家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学术思想主题,可以起到学术分光镜的作用。因为,法家同时牵连着现代中国兴起的法治主义、国家主义、专制主义等几种思潮。法家与这几种思潮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法家为理解、反思法治主义、国家主义、专制主义提供了一个公共的通道。反过来,法治主义、国家主义、专制主义亦可以烛照出法家的某些侧影。法家所具有的学术分光镜的功能,有助于我们通过法家这一学术思想主题,促成法学、哲学、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之间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研究中,经常产生逻辑上的悖论.解决和避免这此悖论,是史学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提出四个问题,以供探讨. 一:地主阶级是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础,农民阶级也是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础. 封建统治稳定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封建统治中的“两君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封建社会以建立时间早、延续时间长、政权稳定而闻名于世。本文拟从“两君制”统治形式入手,探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结构组成、统治机制和权力运行方式。一、“两君制”:封建家天下统治的基本政治形式。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采取“两君制”的统治形式,封建政治思想家、史学家已有不同程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以吏为师”现象金太军“以吏为师”是我国封建统治老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的一项有效手段和重要统治术,它对以儒学为主体的封建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确立和巩固,对封建主义政治制度的巩固和强化,都发挥了不容低估的作用。“以吏为师”本是先秦法家的一...  相似文献   

12.
盛唐边塞诗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歌颂了开边战争,这无疑是十分错误的。这种情况反映了唐玄宗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带给他们的严重影响。因为,“在每个时代里,统治阶级底思想就是统治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唐玄宗为代表的盛唐封建统治阶级,用武力开边的思想和政策,不能不影响到这些边塞诗人对于这些复杂战争的立场和态度。但是,不是所有边塞诗都是这样的思想内容,应该说,还有不少优秀的边塞诗不是歌颂开边战争,而是在盛唐王朝的开边战争中表现出一种反战厌战的思想和情绪。这一部分作品应该特别受到重视,因为它们表现了各民族人民不愿互相残杀和希望安定和平的感情和愿望,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罪行。但在这一部分作品  相似文献   

13.
宋思涛 《理论界》2009,(1):65-66
古代民主将人民的统治视为民主的核心理念.但是对如何落实人民的统治却有着不同的制度安排.古希腊雅典民主采取直接民主制,共和主义民主采用混合政体的形式,而自由主义民主则主张通过三权分立、宪政和代议制对权力进行限制和监督.正是在这种不同的制度安排下,人民统治的理念逐渐演变成人民"统"而"不治"了.  相似文献   

14.
从统治阶级理论到国家主义理论再到均衡主义分析,西方理论界对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研究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个体主义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解释力.博弈论的分析不仅很好地解释了国家主义理论所关注的君主的掠夺性、垄断性和暴力性,而且也关注了掠夺主义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君主的宽容性、开明性和灵活性,同时还揭示了均衡博弈的多重性,从而有力地解释了各种不同的君主专制主义形态.  相似文献   

15.
为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实行“以纲纪而统,分层而治”,以纲为经,以层为纬,上护其下,下卫其上,使整个统治集团象一部机器正常运转。这部机器是否转动得好,看其是否得到人才,得才则兴,失才则衰,人才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关键。所以,历代统治阶级很注意识别人才和使用人才的研究。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历代统治阶级,对于人才在巩固自己统治的重要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在夺取政权时,得人才则胜,失人才则败;在巩固统治时,得人才则  相似文献   

16.
“道学”,又称“理学”。它是宋代形成,并成为宋以后七百多年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子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一○页)孔孟之道自从被封建地主阶级宣布为自己的统治思想以后,随着不同历史时期阶级斗争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现实需要,曾几经变化翻新,而它的每一变化,都不过是统治阶级一种阶级政策的特殊形态,丝毫没有改变它的反动本质。道学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儒家思想更加腐朽反动,而且也给先进思想家反对孔孟之道的斗争提出了新的课题,从而使整个封建社会后期儒法  相似文献   

17.
贾谊的民本思想和汉初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有远见有作为的思想家、政治家,总是把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民本思想联系起来考虑的。汉初的贾谊,就是封建统治阶级中对这一问题有深刻认识的青年思想家。他的民本思想,反映了识时人所未识、悟时人所未悟的远见卓识,堪称我国汉代封建社会前期民本思想之冠。《新书·大政》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贾谊的民本思想。他相当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民是封建统治基础的真理。“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没有人民,封建国家就失去了统治的现实性。人民又是封建国家、封建君主赖以生存的命脉,“民无不为命也,国以为命,君以为命,吏以为命”,衰失了命脉,国家要灭亡,各级封建统治者都无法生存。人民不是依赖国和君而存在,而是国和君靠了人民才能生存。“民无不为功也”,“国以民为兴坏”。封建统  相似文献   

18.
《管子》一书,主要保存的是战国时期齐国法家学派(以下简称齐法家)的著作.齐法家根据齐国现实政治斗争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整套建立封建政权的理论和措施,并逐步形成了一个以法治主义为理论核心的思想体系.但是,迫于当时激烈复杂的阶级斗争形势,齐法家着重探讨的主要是与现实斗争密切相关的政治思想.在哲学上,齐法家主要采取吸取、综合的态度,根据法治主义思想体系的需要,对道家思想,"黄老之学"的精华进行了广泛的吸取和综合,从而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政体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历史上的政体而非国体。国体问题,我国的学者们已有比较集中和深入的讨论,而对于中国古代政体的研究尚有许多空白,比如;中国历史上究竟出现过一些什么样的政体,古代政体发展的特殊规律怎么认识,等等。这里提出一些臆说,以期引起注意。选择何种政体,一般有以下几种因素起主要作用。第一,国体,即统治阶级和其他阶级的关系,在少数人为统治阶级的国家决不会出现真正的人民民主制度。第二,革命,是宫廷政变式的革命,还是急风暴雨式的社会革命,还是改良式的除旧迎新,对于新政权的组织形式有重大影响。第三,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第四,民族文化传统。如此等  相似文献   

20.
论汉儒批法     
法家因暴秦的速亡而在汉前中期连带受到严厉的批判,并由此中断了本学派在学术上的发展,黯然退出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然而法家学说的精髓毕竟是封建专制体制的内核,故不但最高统治者对其“表弃里用”,即汉儒董仲舒们也不免带有法家的思想痕迹。法家思想理论对于封建专制主义的不可或缺,与汉前中期过秦批法的时代氛围相碰撞,乃构成此后二千年来“阳儒阴法”的奇特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