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活动是一个由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相互渗透、相互交流的过程。文艺审美创作活动自然也不例外。在这个主客体交流互渗的过程中,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刘勰对此作了许多深刻的揭示,在总结和描述在他之前及当时的文艺审美创作实践经验与审美心理现象中,提出了许多有关主体审美心理结构建构方面的思想和见解,并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其中所标举的如养气、积学、研阅等命题,涉及到创作主体的气质培养、道德修养、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情趣培育等心理素质的养成。从现代审美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一番审视,以揭示其深层意义与现代意义,对于建设当今的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艺审美心理学体系,无疑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在写作行为涉及到的多方面因素中,写作主体的基本建构,包括观察感知、生活体验、学识水平、思想品位和审美修养等诸方面的因素,是写作产品成败得失的根本性、决定性因素.在这些基本素养建构的过程中,又都有各自的规律和方法需要写作主体认识和把握.此外,写作主体还要将这些基本素养整合、转化为较强的写作行为能力,并在写作成功多种可能的机缘和得力点中正确地寻找和发现自己.  相似文献   

3.
审美创作的真正实现,离不开接受心理效应。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提出的“知音”说,就涉及到接受主体的心理结构、心理能力与情感反应模式等内容。音为知者赏,审美接受的生成必须在接受的心理动机与审美创作的兴起之意同步的基础之上。杰出的文艺作品如像“服媚弥芬”的兰花,能使人从审美接受中获得“欢然内怿”的审美愉悦。审美接受是“入情”、“见异”、“自得”,是激发情感、印证情感、协调情感。  相似文献   

4.
刘勰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论文与论人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文心雕龙》中,他不同于传统文论大多从文学的社会功用价值方面阐述文学,而主要“是就作者之人而为言”。通过对创作思想活动、文学起源、主体修养、风格表现等问题的详尽论述,刘勰建立了他的主体性文学理论。刘勰在文学中强调主体性,就是强调主体精神在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强调充分尊重和肯定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5.
刘勰的作家主体意识论·漆贤泉·作家的主体意识,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刘勰总结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宝贵经验,通过对“物情文”关系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建立了一个以作家的才、学、识、德为中心的主体意识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既反映了当时儒学衰弱...  相似文献   

6.
写作主体从素养到能力的建构需要机制转化,即主要是学习过程的转化和写作过程的转化;写作主体能力系统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因为是思维支配着写作主体由理论回到实践,并且指挥着写作活动的整个过程;写作主体建构自己的思维能力,要广泛收集各种有效信息,恰当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努力开拓个体思维空间,经常使用多种思维方法,还要不断地寻找自我、发现自我。  相似文献   

7.
写作建构论     
一写作的奥秘在哪里,这是一个人类自古关心的古老课题。人类曾试图对之作出各种解释:当人们强调写作奥秘在于写作有丰富的生活,具有了源头活水时,这实质是强调了客体能量系统;当人们强调写作的奥妙在于写作者总是敏于掌握和创造写作技巧、具有极强形式感的时侯,这实质是强调了形式(或符号)能量系统;当人们强调写作的奥秘在于写作者思想和情感很有质量、主体具备创作的潜能和个性时,这实质是过分强调了主体能量系统。实际的情况是“独木不成林”。令人困惑的是,片面地强调某一侧面的现象却总在写作理论史上交替发生。  相似文献   

8.
胡塞尔的主体建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塞尔的主体建构论陈嘉明一、胡塞尔“建构”学说的理论来源众所周知,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存在着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前者强调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与基础,认为真实的认识在于观念与对象的符合。唯理论则强调理性作为认识的确实性的根据,认为必然性的认识只能从心灵中演...  相似文献   

9.
写作和写作教学科学化是多年来写作界苦恼和追求的,至今未尽人意。 历史越来越显影为:写作和写作教学要走向科学,必须走工程化的道路。 不同的文化生态背景,不同的施、控关系,不同的主、客观条件,不同的历史和现实,可以走不同的工程化道路,比如,文体论体系之路,作法论体系之路,过程论体系之路,构成论体系之路,障碍论体系之路,能力论体系之路,理论化体系之路等。  相似文献   

10.
我感到,刘勰的公文写作理论,至今还基本上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这实在有负这位古代最伟大的写作学者的苦心。 在我国,刘勰是真正以公文与公文写作作为学术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的第一人。他费时三、四载,著《文心雕龙》五十篇,其中有二十篇专论文体三十余种,属公文或准公文的有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无韵之“笔”十三种,还有稍带公文性质的颂、赞、祝、盟等有韵之“文”约十种,堪称蔚为大观。更重要的是,刘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言语交际中的各种环境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但具体的言语环境是由交际参与者从自身内部条件出发建构而成的;一个完整的言语交际过程中,言语环境是由发话人和听话人两次建构起来的。主体对言语环境的建构,对发话人来说,是言语作品风格形成的条件;对听话人来说,是言语理解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解释学家从叙事维度,认为主体自身的建构来自于叙事过程。但是在主体自身叙事这条进路中存在着若干限制,需要其他路径进行补充。现象学家试图解决主体自身叙事的实在性和同一性问题,从体验维度进行补充,认为一个主体自身将其生活体验为一个故事。由于他们对主体自身的认识依然禁锢在传统"存在"概念的基础上,使得他们对主体自身建构的探讨仅仅停留于单极化的主观意向构造的维度。从信息维度,我们不仅能打破传统束缚,而且可以从不同信息形态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多级中介和多维综合的建构活动中对主体自身建构进行系统解读,从而实现对主体自身信息建构的合理性阐释。  相似文献   

13.
论写作主体的人格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我们把写作过程分为采集、构思、写作三个时期。不同的写作主体对写作行为的影响 ,表现在不同的取舍、拼凑、互补与事例过程中。不同的写作主体 ,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角度立意、不同的结构形态和表达方式。这中间 ,主体人格发挥着创造性的作用。主体人格中不同的个性 ,通过各自的审美心理结构 ,在文本中表现为不同的美学倾向、艺术风格。在一般情况下 ,作家的人格与文格是相互对应的。对于作家而言 ,首先应具有高尚廉洁的人格 ,这样才能有一种明朗上进的创作精神 ,也才能写出振奋人心感动读者的作品。因为 ,人格上的独立、自尊与自强 ,人品…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建立后,十七年文学上接延安文艺的传统,致力于为意识形态服务,围绕新中国的发展组织叙事。现代性时间的引入成为文本叙事中的路标,标示着战斗和革命的进程。时间常常在革命胜利或主人公的牺牲与成长时戛然而止,产生的修辞效果是主人公成为不完全主体,其非自足性强化了创造历史的集体意义和意识形态的有机力量。在叙述者于统一价值规范下的自觉创作取向背后,真正隐藏着的叙述者是“阶级”话语。  相似文献   

15.
刘勰文气论     
先秦汉魏时期关于气论的代表性观点可归纳为哲学层面、审美层面与文论概念的三种形态,这正是刘勰《文心雕龙》文气论思想的来源。刘勰主要继承与发展了《周易》阴阳刚柔的气论思想与曹丕文气清浊说。刘勰文气论内涵多样,最大的贡献有两点:一是在文论史上首次确立了刚柔风格类型说,并以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理论支撑,推演出了《体性》篇数穷八体的八体风格类型;二是以文气论风骨,提倡刚健的文风。  相似文献   

16.
在中西美学史中,身体曾长期被当作客体。然而,这种客体论身体美学陷入了不可解的逻辑困境:倘若精神与身体等实在者是完全不同种类的存在,那么,它如何才能驾驭、观照、言说与它不同质的身体和其他实在者呢?对于这个问题,客体论身体美学始终没有给出圆满的答案。自古希腊起,部分美学家另辟道路,试图证明精神活动不过是身体的功能。这个思路长期被主流美学遮蔽,直到现代性开启时才逐渐显示出其阐释力,并最终在尼采等人那里发展为完整的主体论身体美学体系。后者将身体当作生存实践的主体,使美学回到了其起源和来处,很可能预示着美学未来的建构形态。  相似文献   

17.
作为精神实践行为的写作行为,它是实践者主体意识的全面展示。而主体意识却不仅仅是个体的自我意识。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主体性虽是其本质属性,但人不是纯粹的主体活动物.因而主体意识必然是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的有机统一.所以,充分的主体性一定是主客体运动的双向建构过程。写作行为结果的创造质是审美质与社会质在主体意识中融汇后的表现。审美质使社会质的表现具有了审美效应,社会质使审美质的表现具有了深刻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事实的反映 ,但不是被动的反映。文章从新闻写作的四个关键环节论述了写作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 ,并由此得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良好的主体品质是从事新闻写作的必要条件和提高新闻作品质量的根本保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要研究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就必须研究写作主体,写作主体是构成写作学研究对象的基本要素之一。文章,不仅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再现,也是写作主体运用心理功能有效地调动心理机制的劳动结晶。所以,研究写作主体的心理机制也就成了写作主体研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以往,我们的写作理论研究只偏面强调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以及文章  相似文献   

20.
建立解释主体:论反讽时代主体符号学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主体符号学是符号学学科奠基的重要环节。主体符号学的建构有两个维度:符号的主体学和主体的符号学。进入反讽时代,意义在文本中发生位移越出边界,发送主体和文本主体均不可靠,建立解释主体不仅成为符号学的内在要求,且引导着符号学研究范式从单纯的方法论,转向可使用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