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大娘的"打呃"在小说《林家铺子》中象一串不和谐的音符贯穿始终,反应了情节的跌宕起伏,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预示了故事的悲惨结局。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在"向西方寻找真理"的时代思潮的推动下,外国文化对鲁迅、郭沫若、茅盾的思想和创作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外国文化滋润了他们的反叛精神,为他们提供了犀利的思想武器,促使他们成了旧时代和旧文化的最有力的批判者.他们还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思想的蜕变和飞跃,并从外国文学中吸取"精粹",化作自己的血肉,创作了风格完全不同的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辉煌巨著.  相似文献   

3.
鲁迅与茅盾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同时具有学者的渊博和艺术家秉赋的作家,他们的历史小说在以主人公的态度研究和分析史料、在体现历史感和时代感、用不同艺术手段联系现实和鲜明的创作个性方面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由于鲁迅和茅盾都提倡为人生的文学,都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致使我们经常将二者的文艺观混淆起来。实际上,从"五四"时期,鲁迅和茅盾对文学艺术的态度便有了尽管细微、但却重要的区别。这种区别的核心之点就在于鲁迅更重视真实地表现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感受,而茅盾则更重视作家对社会现实的观察、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对人类苦难的正视和对生命真实的关照是鲁迅与安德列耶夫小说创作的共同主题 ;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 ,造成了他们作品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阴冷”。这些类似之处与他们的哲学世界观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照大革命失败后茅盾与鲁迅的心态,可以看出鲁迅能在逆境中表现出乐观与从容的原因在于鲁迅在本质上作为一个具有丰富人生阅历且已习惯独战的思想家,既能为追求真理对自己的思想作深刻的反思和明快的否定,又对社会现实和革命前途保持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敢于“反抗绝望”和“作绝望的抗战”。这是鲁迅的过人之处,也正是当时的茅盾所缺乏的。两位文豪的情感心态与他们的政治心态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 2 0世纪 2 0至 30年代现代女作家小说创作和茅盾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特征的比较分析 ,提出文学史上的男性主体作家 (从数量上来说 )中 ,取现实主义的客观、严峻态度进行创作的部分作品 ,有可能成为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的鉴本  相似文献   

8.
大众审美文化作为西方工业社会的舶来品,在中国迅速传播开,从而对大学审美文化造成冲击和影响。二者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具有某些相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2006年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呈现出几种新动向:已出现了关于鲁迅被接受研究论文;鲁迅与美国文化比较研究也成为了重镇;出现了某些与鲁迅发生过事实性关系而从前被忽略或者虽有提及但却没有专题论文的外国作家与鲁迅的比较研究成果;在某些已是热门话题的研究中,又有新的深入与突破;出现了不同国别的鲁迅研究之比较。个别文章刻意求新,但缺乏更为缜密的辨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并重,且很务实,而国内呈现出理论环节明显重于实践环节,过于重视学术性教育,忽略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本文在探讨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经验基础上,从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校外顶岗实习四个方面比较中外酒店管理人才实践教学培养的差异,借鉴国外酒店教育的经验,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实践教学能力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与张爱玲是两位在哲学层面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的作家 ,他们的小说在揭示人性、解剖国民性、悲剧性地体悟人生、思索人类生存命运和现代主义手法运用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之处 ,他们都用荒诞的艺术手段写出人灵魂的深度和精神的孤独。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茅盾1936年3月29日致红军贺信,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献,对研究鲁迅、茅盾生平思想、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军史都具有重要意义。《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1936年4月17日刊载在中国共产党西北中央局机关报《斗争》第95期,至今70余年,仍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足见其意义之重要。  相似文献   

13.
历史语境下的文化选择——鲁迅与宋玉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五四反传统战斗中的主将,鲁迅曾激烈地抨击过一大批传统文人。他对宋玉评价的背景和原因,他们文体特征背后所体现的审美特征,他们的文本中对秋的描写所蕴含的浓重的悲感和苍凉,表现了鲁迅与传统文化复杂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女性观既与鲁迅女性观存在着异同浅深之处,也同胡适女性观有着亲疏远近之趣.总体比较而言,沈从文则更多从人性论角度来观察和思考我国女性问题.其女性观既反映了封建习俗对乡下女子生命情欲的残酷扼杀,又揭示出现代都市女性的精神空虚;既主张女性思想解放和独立自主,又深受男权思想意识浸染而轻视女性人格,因而呈现出纷繁复杂而矛盾...  相似文献   

15.
从漫画"真实"与"真情"的创作态度到"一目了然"的创作形式,再到"夸张"与"廓大"的创作方法,鲁迅提出了一系列深刻且极具理论性的漫画思想.鲁迅的漫画创作思想是鲁迅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鲁迅面对中国的社会现实而采取的一种艺术尝试和拯救策略.鲁迅的漫画创作思想填补了我们早期漫画理论的空白,并为当下漫画创作的精神缺失留下了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6.
酒店管理中的风险意识与风险文化是企业“软件”中的“软件”,其培养与建设需要自上而下全面渗透。酒店风险管理组织建设要遵循正确的思路与原则,可根据酒店的规模大小、本身经营的特点选择性地创建直线管理组织系统与网络管理组织系统。  相似文献   

17.
茅盾30年代的小说创作更偏重于从历史运动的规律去把握他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这一显著特征与他所接受的时代的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笔者从政治文化这一新的角度具体考察政治意识的运行逻辑是如何渗透、参与茅盾30年代小说创作的社会价值观念、结构方式、艺术气魄的建设的。  相似文献   

18.
国际化时代比较教育的文化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中”,为比较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国际化时代比较教育的文化立场应该是,要以本国的民族精神为文化根本,又要善于转换立场,接受异文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比较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9.
20.
内山完造及其内山书店,在鲁迅文学地图上有着重要的位置,为鲁迅和左翼文化界的沟通起到了媒介作用。鲁迅设定的职业底线造就了与"魔都"上海城市空间的遇合。租界在上海文化场域中有着天然的政治优势,而以出版文化为中心的生产力量促成了鲁迅的身份转型,也为他的民族主义意识的嬗变提供了契机。以内山书店为中心的社区空间,为鲁迅获取最新的左翼文化信息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文化条件。鲁迅遵循着自我对民族主义的认知、体验,凭借着《语丝》、北新书局,尤其是内山书店等文化空间的力量,成功突围了与"革命文学家"的论战,进而成为中共的"同路人"。鲁迅与内山完造的交往史,向我们演示了"人"与"城"的互动图景,但也成为1930年代以来激进民族主义者批评鲁迅民族主义意识的话题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