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恭维是交际中用于维系交际双方和谐关系的言语行为。恭维语亦称称赞语,在人类语言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从英汉两种语言中恭维语的表达方式、恭维语的内容和对恭维语的应答方式三个方面做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由于操英语者和操汉语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他们在使用恭维语时的表达方式、内容和应答方式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言语交际中存在着大量的性别差异,对恭维语的使用也是如此.在恭维语的使用中这些差异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恭维语的句法形式、词汇选择、话题和恭维语反应策略.  相似文献   

3.
恭维语是语言使用者动态顺应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言语行为,受到多种文化的约束。汉语语境中的恭维语是语言使用者为了顺应心理、社会、文化及环境等因素,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而使用的。恰当地使用恭维语可以促进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交际。  相似文献   

4.
恭维语作为一种交际用语,它能帮助人们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顺利达到交际的目的。由于世界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因此,在翻译恭维语时,只有充分了解恭维语的内涵,找到与目的语含义相对应的词来翻译,才能最终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恭维是普遍的社会语言现象,其内容、使用场合和形式和回应方式都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比,英汉恭维语在以上几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正确运用恭维语以避免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社会处于共变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因使用者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语言变体称作方言。包括地域方言、时间方言、社会方言及个人方言。语言的使用因情景、场合的不同产生的不同变体叫语域,分语场、语旨和语式,其正式程度由语体来区分。了解语言变体对掌握语言交际功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恭维语是人们日常交往中频繁使用的礼貌言语行为,常用于表达赞美、欣赏、钦佩之情。而作为一种积极的言语评价行为,恭维语的使用有助于建立和维护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被称为社会交往的"润滑剂"。本文将英汉恭维语从内容、句式、用词、回应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英汉恭维语差异的原因,发现英汉恭维语之间的差异归根到底是民族文化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言谈语用规约之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既涉及文化的规约也涉及语言的规约.不同民族的言谈语用规约差异常常是文化差异的映射.汉英文化差异决定了两种语言的语用规约差异,这种差异尤其体现在较为程式化的言语行为中,如称呼语、招呼语与道别语、恭维语与道歉语等.对汉英言谈语用规约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用语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9.
英语恭维语的性别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交际中存在着大量的性别差异,恭维语也不例外。由于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人们运用语言的不一致性,对恭维语的使用必然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句法及词汇结构差异、话题差异、反应方略差异和社会功能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其礼貌语的使用差异.本文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了英汉礼貌用语在恭维与自谦语、称呼语、交际语言、隐私语言与禁忌语等方面的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11.
川北方言"ABB"式叠字摹状与语义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北地区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其方言既统一于四川方言,又有独特的构词和表义特点."ABB"式叠字便是其中一类,构词稳定,表义丰富,在民间运用广泛,至今仍成为富有生命力的语言之一.本文主要从这类叠字在"摹状"中表现出的语义和在日常运用中的表达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阐释.  相似文献   

12.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川滇结合部的方言在川滇交融及广纳博采中互相渗透,兼具蜀韵滇风,非常具有特色。 对川 滇结合部会理生态方言的人物、亲属、人品,这些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称谓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其独具蜀韵滇风的生态方言文 化特色,让我们能够领略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感悟方言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更好地促进方言区的人们掌握方言与普 通话的知识和规律,促进语言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闽粤赣客家人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入蜀并把客家方言带到了四川,历经三百年后,在成都、隆昌、西昌、仪陇几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还保留着客家方言。四川各地的客家人不只使用客家方言,还使用当地的官话,使用双方言进行交际是四川客家人比较普遍的语言生活方式。从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看出,四川客家人的聚居方式、语言态度与语言习惯、通婚方式等因素对四川客家的双言现象都带来了影响,但四川客家的双言现象有发生转用四川官话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四川方言语气词"哦"有其独特的情态意义,与其在汉民族共同语中的身份完全不同。我们在这里对四川方言语气词"哦"的情态功能以及其礼貌值做讨论,有利于规范"哦"在方言中的使用,也为其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气词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称赞语的应答是常用的交际技巧,但是制约应答方式的因素却有很多,要做到应答得体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困难。本文通过分析称赞语应答的语体特征的构成、对称赞语回应的影响和作用,从中找出称赞语回应的共同特征和应该遵守的潜规则,指导人们如何在交际中得体回应别人的称赞。  相似文献   

16.
四川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在韵母上的难点是多方面的,而普通话韵母e、o、uo不相区分是方言区的人带上方音色彩最主要的原因,本文论述了普通话韵母e[γ]、uo[uo]在四川话中的对应关系,以便四川方言区的人能够尽快克服方音,准确地把握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17.
方言文化资源与影视创意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能发挥深刻的社会纽带作用,有助于区域文化形象的建构,有助于作品审美价值的提升。相对于东北、河南、四川、上海等地,湖南方言文化资源和影视创意的融合方式比较单一,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明显不足,应该从挖掘湖南文化的独特性、丰富创作类型、突出湖南方言与普通话间的差异性、凸显湖南方言与影视时空的一致性等方面发力,对其进行拓展、提升。  相似文献   

18.
四川西昌方言中的时间副词非常丰富,这些副词有的和普通话相同,有的是西昌方言特有,而普通话中所没有的。研究西昌方言特有的时间副词,通过具体描写这些时间副词的分布,分析其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9.
大同方言的发展与大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以及人文历史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探讨大同方言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地域环境对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