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提出了辫状河储层精细建模的层次建模思路,根据辫状河储层的层次性,首先建立辫状河道与坝的分布;其次建立辫状河道内部河床与废弃河道分布,以及坝内部坝核与坝顶的分布;最后建立河床、坝核、坝顶结构内部的泥质夹层分布。建模时不同层次储层之间互为约束,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层次储层之间内在联系和分布规律。以大庆萨尔图油田P13 小层辫状河储层为例,逐层次建立了不同储层结构的三维空间分布,模拟结果很好体现了不同层次储层形态以及分布特征,具备较高的精度,能够应用于油田生产。 相似文献
2.
储层地质建模技术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地质建模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为合理开发油藏、制定开发战略和技术措施提供必要的和可靠的地质依据。本文概述了储层地质建模的基本步骤及其基本建模方法,分析了两种建模方法使用的优缺点,并论述了今后储层地质建模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水下扇岩性油气藏为近年我国中东部断陷湖盆岩性油藏新增储量主要代表类型之一,该类油藏受控于水下扇体的展布范围,具有范围窄、横向变化快、非均质强等特点。以二连盆地木日格水下扇岩性油藏为具体研究实例,探讨该类油藏从控制储量到探明储量勘探过程中,油藏评价研究的思路、方法等主要内容,为该类油藏合理、准确落实储量规模,降低评价勘探风险,提出了针对性措施。研究表明,对于水下扇岩性油藏评价,重点在于评价其岩性油藏参数变化,对于油层有效厚度、孔隙度、饱和度等关键参数,必须采取动态评价的思路,在动态储层预测研究基础上,对各参数进行动态评价。对二连盆地木日格水下扇油藏采取上述思路和方法,已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白振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6):21-24
采用“模式预测”的砂体内部构型研究方法,对萨北油田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辫状河砂体构型模式、夹层类型和夹层延伸规模进行了精细描述。建立了适合萨北油田辫状河砂体的“叠覆泛砂体”构型沉积模式,根据构型沉积模式把砂体内部夹层分为3种类型,确定了垂直水流方向夹层空间延伸规模。采用基于目标的算法建立了砂体内部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总结出高含水后期辫状河砂体内部呈现低未水淹部位少、剩余油潜力较小的基本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砂体内部夹层空间延伸长度90~140m,总体呈水平分布,层内低未水淹部位少于10%。利用层内机械和化学堵水技术对19口油井进行了细分堵水,取得较好挖潜效果,为油田开发后期层内挖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是应用“训练图像”来代替变差函数并采用序贯算法进行随机模拟,综合了基于像元方法的易忠实于条件数据和基于目标方法的易再现目标几何体形态的优点。在对传统的随机建模方法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基础上,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应用该技术首次对南海西部珠江口盆地某区块新近系珠江组一段滨海相储层进行了多点地质随机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随机建模方法更能再现储层空间结构特征,更具有优越性。最后,讨论了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铁路桥梁结构复杂、反复修改和多样化的BIM建模要求,单纯利用建模软件手工建模方法已不能很好满足这些要求。通过对桥梁结构分解、参数分析和各部件的数据结构设计,采用数据库实现了桥梁和细分部件参数的管理和编辑。利用BIM API二次技术和.Net编程语言,研发了基于BIM的铁路桥梁三维建模系统,实现了自动化、参数化和批量化的铁路桥梁BIM模型快速创建,解决了桥梁模型快速拼装和精准定位问题,有效提高了建模效率,研究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川东南地区嘉陵江组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勘探难度较大的特点,以嘉陵江组一段为例,在地层对比、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波阻抗反演工作,并结合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响应特〖JP〗征确定波阻抗反演结果解释方案,进行储层解释,预测有利储层的平面展布特征。依据储层地质特征研究成果,优选相关地震属性,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地震属性与储层孔隙度的关系,预测储层孔隙度平面展布。最后综合地质、储层预测、孔隙度预测的结果提出有利勘探目标区。结果表明,该套方法比较适合对研究区的地质解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短波宽带信道的建模是研究短波宽带通信系统的关键和难点等问题。介绍了Volger决定性模型、子带并行—宽带窄带化模型、Watterson的两种改进模型和伪决定性模型4种典型的短波宽带信道模型,并进行比较和性能分析。经分析表明,作为决定性模型,Volger模型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短波宽带信道的特性,但有不完善之处,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改进该模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铁路构筑物形状规则性的特点,在CSG、BR等三维模型表示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CSG/BR混合模型表示法在铁路构筑物三维建模中的应用。以往的铁路三维模型重在可视化方面,CSG/BR模型可以关联属性数据,进行空间查询和分析,并以桥墩为例分析了此方法的建模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两种成分数据预测建模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社会、经济、技术等领域中,成分数据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数据类型。文章对两种不同的成分数据预测建模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一种是利用对数变换对成分数据进行预测的建模方法;另一种是利用球面投影,通过对成分数据的非线性降维,得到建立预测模型的方法。通过比较研究,指出两种方法在应用方面的优缺点,并且利用北京市按所有制划分的从业人员数据,应用两种方法分别进行预测,对北京市的就业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郗宝华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1):112-113
通过对我国煤层气储层的分析,总结我国煤层气储层具有渗透率低、地应力分布不均、普遍欠压三大特点。同时对控制煤层气储层特点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控制我国煤层气储层特点的主要地质因素是构造地质条件和煤的变质程度,其次是煤层埋藏埋藏深度和地下水活动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人体解剖结构建立了手指机构学模型.通过测量活体手指的长度及活动度,研究了人体手指几何和运动参数的分布,并用曲面包络的方法求出手指可达工作空间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4.
从影响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原因入手,依据岩芯和试油资料,充分考虑岩石粒度、分选性、孔喉半径大小、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碎屑物含量以及岩石的亲水特性等对产能的影响,将简单的砂泥岩储层模型细化为粉砂—细砂—中砂—泥岩模型,在储层精细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产油概率的概念,利用叠加的方法编制相应的软件对单井单层的油产能指示累计和水产能指示累计进行计算,最终计算出油水产能比及产油概率,建立油水两相流的产能预测模型、解释模版及解释标准。正确评价储层产能有助于落实油气勘探成果和科学地指导油气田合理开发,从而使测井技术真正成为地质家和油藏工程师的眼睛。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三维CAD软件在工程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将露天矿三维CAD软件(SMCAD)引入露天开采工艺课程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课件,突破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将开采工艺环节和过程,进行了虚拟仿真,可视化程度高、互动性好,提高了教学效果.结合露天开采工艺课程教学实践,建立真三维虚拟模型库、增强了露天开采工艺课程教学的互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基于离子交换聚合体金属合成物(IPMC)水下仿生机器鱼推进理论模型,并利用自主拖曳平台设计实验,获得机器鱼游动效率实验数据.实验结果与模型仿真计算结果十分吻合,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套管变形后,在整形前需要有限元分析模拟整形过程,但是其几何建模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定义多臂井径仪测量平面及其法向矢量,在测量平面上建立多臂井径仪的局部坐标系,确定了局部坐标方向的方向余弦矩阵,导出了测量平面上井径仪的测量臂与套管接触点的全局坐标计算公式。根据上述公式,编写程序将计算结果导入ANSYS软件,再通过曲线拟合、蒙皮、拉拔和网格剖分得到了套管变形后有限元模型。利用多臂井径仪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套管变形后的几何建模,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三维套管变形的几何建模方法是可行的,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减速器中齿轮传动设计参数化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将设计计算与建模有机结合协同处理,采用同级变量技术与关联建模方法研究装配模型中的参数化,可以很方便地完成对图形的修改,避免繁琐的设计计算、绘图工作,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还能将设计缺陷尽可能降到最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当储层参数是分布函数时的储层分类方法,引入了分布贴近度、综合分布贴近度概念,并以此作为度量点与点之间的接近程度的标准,获得了相应的新分类方法。如果储层参数的分部函数是通过纵向高密度取样而得,通过计算刻划储层参数变化复杂程度的量──吸引子关联维来分类。 相似文献
20.
依据地质、地震、测井、试油等资料,基于构造、岩相模型,利用Petrel和Fraca软件,采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以地震方差数据体为软数据、单井裂缝分析资料为硬数据,建立了车排子油田车21井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带模型、大尺度缝模型、小尺度缝模型和相应的流体动力学模型,精细刻画了不同空间尺度裂缝的展布特征和分布规律,实现了裂缝沟通半径的合理预测。研究表明:本区天然裂缝发育以SN向、NEE和NWW方向为主;裂缝分布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断裂附近裂缝较其它区域更为发育;裂缝供液半径为75m左右;断裂附近是下一步滚动扩边的优选目标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