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庆石刻文化丰富,除了著名的大足石刻造像以外,还有很多寺庙的石刻也值得关注,这些寺庙的石刻造像文化与大足石刻有着某种关联,其摹仿、延续和传承性也不容忽视,从而应引起广大人士对重庆罗汉寺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大足石刻艺术属于宗教艺术范畴。瑰玮奇崛之美在大足石刻中有着极佳的生成、生长以至不断壮大的艺术土壤。瑰玮奇崛之美与其他诸美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丰富并支撑起了中国石窟艺术史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众美悉备的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 3月 18日 ,渝西学院、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教学科研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重庆市大足县宝顶山隆重举行。与此同时 ,渝西学院、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合作委员会以及渝西学院大足石刻研究所宣告成立。渝西学院、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合作的指导原则是 :优势互补 ,互惠互利 ,协同创新 ,共同发展。双方合作的具体形式 ,一是乙方 (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 )作为甲方 (渝西学院 )的教学科研基地 ,与学院共同为国家培育人才 ;二是甲方成立渝西学院大足石刻研究所 ,与乙方共同参与对大足石刻在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渝西…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侠片中的神怪元素与电影高新技术的结合,催生了魔幻武侠电影,通过对武侠电影类型元素的继承而与武侠文化建立起关联。中国式魔幻武侠电影孕育的土壤是中国悠远的神话传统与"剑仙文化",从20世纪20年代神怪/武侠片热潮到当下中国魔幻武侠大片都在其中汲取资源,与域外魔幻片强调恒久的"善恶对立"主题相异,国产魔幻片也在本土慈悲世界观的宽恕包容和世俗化情爱母题中不断耕耘。?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伍振 《百姓生活》2014,(3):63-65
为了一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重庆大足石刻,我们来到距离重庆市区160公里的郊区大足县.去观赏那独特的摩崖石刻,感受那博大精深的佛宗禅意。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它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大佛湾摩崖造像最为著名,足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因时间关系,我们只参观游览了宝顶山大佛湾的摩崖石刻。  相似文献   

6.
在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碰撞、磨合中生成和衍化的中国当代作家魔幻叙事,已走过了近40年的文学历程,这期间先后经历了模仿借鉴、转化创新阶段,并最终实现了魔幻叙事的民族化转向。中国当代作家魔幻叙事由文学习语到文学创语的嬗变,是中外文学互动磨合的结果,亦是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之体现,其中所蕴含的文学经验与启示,对于处理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与域外文学的磨合、调适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除了莫高窟,龙门石窟,说到论佛像的多少,精美的程度以及气势的磅礴,大足石刻绝对值得一游。大足石刻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十大文化符号。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末、宋初时期  相似文献   

8.
大足石刻是最具代表性的宋代石窟艺术,它集建筑、舞蹈、美术、音乐等元素于一体,既受宗教仪规和量制的限制,又受时代精神、审美趣味和风俗礼仪等因素的影响,是宋代造型艺术的代表。深入研究大足石刻所蕴含的舞蹈造型,不仅可以挖掘重庆本土的舞蹈资源,丰富大足艺术研究舞蹈领域的薄弱,同时对研究宋代舞蹈的审美价值及史学意义大有裨益。文章以大足宋代石窟中的"六师外道谤佛不孝"、"春龙起蜇图"及"帝释天与阿修罗战"三座石窟舞蹈造型为例,运用形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文化人类学等方法,挖掘大足石刻中舞蹈形象特征、语汇表达、表现形式及艺术审美取向,从艺术遗产、艺术创作的角度研究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大足石刻是佛教造像艺术中国化过程中的杰出代表。许多造像“故事”展示了我国传统的哲学观、文化观以及养身观。大足石刻《牧牛图》用“连环画”式的图像故事,不仅演绎了佛教的禅悟过程,而且阐释了体育健身之 “调心”“收心”“放心”“放松”的过程。我们从体育养身的视角审视《牧牛图》,可以看到其对人修身养性、增强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人通过“牧牛”式的修炼方式最终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最佳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10.
人类長存的真理,便是永不放弃交流——文化的交流和精神的交流。能够告拆我們這個真理、并使我佣深深感動的地方,就是被我們稱作“人類文化聖地”的那一個——人類的大足石刻,永遠的大足石刻!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电影女明星作为视觉化的范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明星的文化认同跟主体所处的社会空间和所担任的社会角色有密切的关系。华语电影的三代女明星的文化表征,分别隐喻着近30年以来中国社会与电影及大众文化表演的转移轨迹。新时期电影表演与政治叙事的框架下掩饰不住的是大众的集体幻想;而巩俐则是作为传统东方文化及想像的承载对象而出现的;章子怡作为大众传媒时代的明星,是按照电影工业和明星制的机制及规范逐步被打造而成的。她们分别对应的是身体性的历史展示,文化想像被作为一种假象的情色奇观以及纯粹符号化的快感凝视。传播民族文化,准确把握明星受众视觉与文化心理,进而推及到国际语境之中,是我们常常看不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镇墓兽以其奇幻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强烈的神秘意味成为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造型特征对于当今影视、动画、游戏作品中的虚拟奇幻角色设计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中国古代镇墓兽与当代奇幻角色造型设计的结合性研究,可以为奇幻角色造型设计开辟新的创作思路,提供有中国民族特色、中国文化特征的艺术形象。文章具体阐述了中国古代镇墓兽的艺术特征,结合当今影视作品中的奇幻角色造型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古代镇墓兽对奇幻角色在造型设计上的启示,并对其可利用性理念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影视改编作品的叙事空间研究角度出发,分析影视作品如何通过空间叙事来传达丰富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作为一种研究架构,将影视叙事空间的文化范式分为地理空间、历史空间、虚拟空间三个维度,并以电影《画皮1》《画皮2》为例,深入分析影片的叙事空间及影片如何通过空间叙事表现现代人类价值观及生存困境,进一步探索电影叙事空间的研究范围、深度和综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彭懿幻想小说的美学核心,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彭懿幻想小说的故事结构,形象塑造,得到了彭懿幻想小说的美学核心是强烈的游戏精神,在游戏精神的引领下,小说也显示了与中国传统童话截然不同的美学特征,代表着中国当代幻想小说的一种美学走向。  相似文献   

15.
空间虚实谈     
对单体建筑、建筑群体、城市建设的空间进行虚实分析,探讨以实为虚、化虚为实、以虚补实、虚实相生的关系,指出人与环境共生存的空间在"无画处皆成妙境"之理念.  相似文献   

16.
情境空间是以塑造情境为特点的特殊体验空间,现实与虚幻融合、时空交织与转换、人的多感官参与等构成了其审美体验和艺术表达的主要特征。情境空间融合各种先进技术于传统建筑空间,实现了更丰富多彩的空间体验,显示了人类的无穷想象力和技术进步的力量。以"体验"为核心的"情境"是观察和分析当代展示演出空间的重要视角,能给空间艺术设计带来新的启发和思索。2012年央视春晚演播厅是当代展演空间特点的一次极好表达。当代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可能重塑传统的建筑空间,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空间的体验与审美,值得设计界人士深入思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影是20世纪初年从西方传入的.其发展一直受到外国电影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更不是全盘移植,而是在自身期待视野中的变异与融合.通过对20世纪中国电影发展之外来影响源流踪迹的考察,可以发现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第四、五、六代导演对外来影响的接受与变异,并从中揭示出中国电影对外来影响源的接受中的变异的若干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18.
北京是中国电影诞生之地,这座城市在中国电影百年的历程中承载了重要的功能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威仪沧桑的皇城帝都、凡俗平和的平民城市、谨严优越的城中之“城”、繁华虚妄的欲望都市,多元复杂的城市空间。影像之中隐藏独特的影像特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贾樟柯影片的魅力在于他在表现社会现实的同时,还赋予了具体的、三维的立体空间以时间的向度,从而使其具有了四维性和鲜活性。只是不同的影片表现了转型期中国不同阶段的时空。以时间为线、空间为点,用时间的线穿上空间的点,就可以很明确地梳理出贾樟柯电影的时空线索,凸现出他对转型期中国的关注,对边缘人群的人文关怀和尊重。  相似文献   

20.
〗第2期 吴小丽,徐甡民:市民精神与上海城市电影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摘要:  上海的城市化进程位于中国前列,而上海的城市电影创作,却被认为是“缺席”的。上海城市电影所涉及的是一个非常繁复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课题。中国“城市电影”有其特定的概念与“反城市化”的思想内涵和创作主流,它和上海城市创作因不同地域的历史、经济、文化传统和创作群体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走向、城市体验和类型裂变。上海城市电影也有它独特的样貌和路径,它存在的重要性和发展的不够充分均有其形成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市民价值观作为“城市电影”精神内核是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的,而且也有其现实的可能性。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无疑使“城市化”与“以人为本”的相互融合成为一种可能的世界性的前瞻目标。因此,中国以“反城市化”为主核的城市电影已然走向式微,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新的进程,中国城市电影创作迎来了转型和突破的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