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亚当·斯密不仅关心一般的道德理论,还高度关注社会的道德现实。他对市场经济的道德影响做了考察,认为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效果论"。斯密主张,为了消除消极的道德后果,政府应该进行干预。他的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传统政府由管制型、全能型向现代政府转换,社会性公共服务缺失日益凸显.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例证,我国当前存在公共投入优先顺序颠倒、公共服务分配严重失衡、公共服务存在"公益性"缺失等弊端.今后,重塑政府形象要更加突出政府社会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公共性、公益性,加强政府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家形象就是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体现,因此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成为学界、政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我国修辞学界对国家形象问题亦给予了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已出版的4000册国际汉语教材对独生子女形象的刻画很有中国特色,主要体现了独生子女负面消极的刻板印象,但这种刻板印象并非是对独生子女的客观评价。独生子女政策作为中国一项独特的国策,在国际社会上始终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社会与现实的矛盾、国家形象与民众认知的矛盾对我们编写汉语教材提出了要求,即在编写教材时,不能简单地将社会认知介绍给学习者,而应该对其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要在学习者心目中塑造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4.
当前主流媒体主要从"佛系青年"消极颓废的一面对其进行认识和批判。实际上,"佛系青年"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走向平稳及中等收入群体形成的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立场上,"佛系青年"产生了与现实社会规则的冲突,是面对社会压力的消极防卫。以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的青年观对"佛系青年"进行引导,对于促进年轻人的社会转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相对地位、形象、家务分工以及亲子交流,都体现出了平等和睦中包含差距的性别画面;在学习与交往环境中,青少年女性表现出了一定的能力怀疑和人际焦虑倾向;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商业性大众文化及网络交往,都带给青少年女性一定程度上消极性别体验.  相似文献   

6.
政府形象塑造对公众的信任程度和满意程度具有直接影响,目前关于政府形象的探讨大多是基于政府行动层面的研究,缺乏对多主体的认知。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廉洁公正的政府形象,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社会资本为分析视角,对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策略进行分析,从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社会规范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运用社会资本理论,选取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CGSS)数据,以2849名城市女性居民为样本,描述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女性居民社会资本、政治参与的情况,并运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了该群体中社会资本和政治参与的作用机制。在控制了个人特征变量的前提下,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发现,在社会资本中,对于城市女性居民制度性政治参与存在显著积极作用的是:朋友信任因子、邻里互惠因子、目的型社团因子及趣味型社团因子;对于城市女性居民制度性政治参与发挥显著消极作用的是陌生人信任因子;对于城市女性居民主动性政治参与发挥显著积极作用的是目的型社团因子、宗教型社团因子;对于城市女性居民主动性政治参与发挥显著消极作用的是熟人信任因子、邻里互惠因子。通过对数据结果的探讨,认为提升横向社会组织的品质与优化人情网络,是提高城市女性居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微博对手机媒体移动性与网络全球化两个特征的深化,使个体对信息的变动更为敏感,作为个人信息交往的一种方式正快速影响、改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构建新的文化知觉。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形象传播面临着"政治权利话语方式"与微博"大众日常话语方式"的冲突,要积极利用微博"正能量"传播政府形象,则需首要厘清两种话语方式在文化认同上的差异。本文试图从微博构建的网络文化本身探源,为地方政府形象的微博传播找寻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拓展了人们的言论自由空间,也带来了伦理边界失守、网络谣言滋生泛滥的难题。网络谣言的产生,既有其社会原因,也有网络传播内在特点的因素,某种程度上讲,这是言论自由与公共责任、法治以及政府公共治理之间的博弈。要建构自媒体的伦理保障机制,需要充分发挥自媒体的"自净"功能,更要从政府层面有科学合理的引导措施,实现"他净",通过国家、社会、公民的联动与合作共治,最终实现"网络善治"。  相似文献   

10.
董平平  李扬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6):10-12,38
从微博问政的作用及存在的非理性表达的特点和影响出发,重点剖析了由于主体认知限制、价值观偏颇等内在原因和网络集群、社会转型和法制不完善等外在原因形成一些消极的非理性表达。通过建立政府、公民、微博经营者和主流媒体的关系模型,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中心,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复合型治理策略,对微博问政中的非理性表达进行规范,以促使政府和公民有序互动。  相似文献   

11.
在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时间及其形式的问题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来之后,其战略思想与最初的战略思想相比,有重大的变化,这就是: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改造路线轨道,立即以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中心,采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这个变化对于当时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不仅忽略了实现“转变”必要有一个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而且也违背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带来的消极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2.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与现代传媒中的性别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无孔不入的各种广告中不难发现:女性在其中出现的比例远远高于男性,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也从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现实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和价值规范.通过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分析,挖掘其背后存在的"他视角"和由此体现出的现代传媒中的性别失位.  相似文献   

13.
政府诚信缺失与重建探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政府诚信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中具有示范和带动效应,是社会诚信的核心.现代社会生活中,某些政府失信事件成为政府失信于民的潜在因素,使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诚信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人民政府理应秉承"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准则,增强和改善政府诚信的品质与形象,成为社会诚信的典范,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事件"及人民网报道关注的热点及网络传播对政府形象的影响,通过对人民网政府形象网络传播的反思,总结了网络媒体在运行、监管等方面还应该掌握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政府形象的网络传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步伐越来越快,相关研究也是层出不穷。通过梳理"中国知网"40年来收录的学术论文发现,社会治理研究的论文数量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急速增加,实务界和学术界对于"社会治理"的观点众多,对其概念和内涵的使用多有重合。目前有60多种社会治理提法可以被大致分为6类:政府主导型、协商合作型、预防预见型、流动整合型、情感包容型和任务事件型。未来社会治理实践可能更加注重面向文化、情感和心理层面,同时,全球性、流动性治理增加,多元协商式的共治共享型治理和预防预见型治理将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注意社会和文化价值导向。教材中对女性形象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误区,需要适时给予引导。《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虽然在男女性别呈现上有所失衡,但其在男女形象呈现方面比较令人满意,显示出了一定的进步意义,传达的文化信息也是公平、客观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生态型政府这种新的政府范式理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外生态型政府层面,其内涵被界定为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之自然性和谐的政府。事实上,外生态型政府就是所谓的"绿色政府""环保型政府"或"环境友好型政府"。但是,随着现实社会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内生态型政府比外生态型政府更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内生态型政府不仅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可以促进政府自身的重塑和再造,进而实现政府善治的终极目标。而要顺利实现这种由"外"向"内"思维路径的转变,必须制定政府内生态化的根本目标,确立政府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坚持政府职能统筹的原则,选择政府生态化的网络治理模式,完善生态型政府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以赛亚·伯林的政治和社会哲学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期望我们关注价值内在的多元性,但是价值多元主义并不能够赋予自由主义以"优先性";伯林认为自由主义的基石在于并不存在可以适用于所有人的正确的生活方式,因此他坚信价值多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自由的另一面向即"消极自由"成为必需.消极自由不仅是人类尊严的基础,同样也是自由社会的基石.伯林由此把自由的问题转换为权利问题,意旨在于确保选择领域的方式是建立和保障人的自由选择权利的基础上.自由的消极面向强调自由不仅是"自主"而且更是"宽容"和"权利"的代名词.由此,通过价值多元主义拓展的宽容和权利的美德,确立了让自由的面向支持价值选择的自由重构之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地方政府不能像以往那样全方位控制信息源和传播渠道,负面信息大量传播,导致地方政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的被信任是有效行政的基础。地方政府信任的建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提高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应对能力,反省施政行为的合法性;要低行政成本,高行政效率;要加强公职人员的修养和行为规范;要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尤其要变被动应急为主动传播,使信息公开透明。另外,也需要加强对公民理性精神的教育,适度策划地方政府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内地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突发性强,走向充满不确定性,给网络安全治理和社会管理带来了挑战。如何客观认识和评价网络群体性事件,科学把握其新态势,不至于使它被妖魔化、扩大化,这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如果我们能够基于网民狂欢语境的视角,理性认识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中网民的狂欢式表达,准确把握网络群体性事件发展的新态势,揭示网民狂欢式表达背后的平等、民主、自由精神与民众权利和其他正当利益诉求,正确处理"网民权利"与"公共权力"之间的问题和矛盾,考量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效应,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有效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狂欢话语形态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关涉网络文化安全,在"政府-网络媒体-非政府组织-网民"的多元主体治理结构中,要实现以政府治理为"元治理",联合非政府组织、网络媒体、广大网民等治理主体进行有效的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