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所谓司法话语权,就是司法话语权主体所拥有对法院司法审判过程的言说行为权,也就是司法话语权主体对法院审理、判决案件的司法过程所享有的表达其利益、主张与要求的话语资格。本文对“司法”界定采审判说,对“司法机关”界定采法院说,对“司法权”的界定采审判权说。司法话语权主体可以分为:本源性主体、一般行使性主体和特殊行使性主体。  相似文献   

2.
解决纠纷是基层法官的基本职业定位,纠纷解决的有效性取决于基层法官司法能力的高低,基层法官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的能力、恰当适用法律的能力都直接影响着纠纷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信服度和公众对司法权威的公信度,进而影响到判决的执行效果。从基层法官司法能力中的审判能力提升为着眼点,从审判时的司法经验、司法技巧及标准规范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同时论述了司法理念对司法审判的影响作用,总结得出基层法官在司法审判时应将司法经验与法律规则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发现案件事实的司法技巧,辩证地对待裁判的标准规范,并将先进科学的司法理念贯穿于整个司法审判中。  相似文献   

3.
司法规律是指司法活动发展过程中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它预示着司法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司法的本质属性是依法判断,司法判断必须符合中立性、证据性、亲历性、专业性和个别性的要求。司法的基本规律至少有六个,即审判中立律、审判独立律、司法人员专业化律、审判中心律、司法被动律和证据裁判律。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中,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指引与法治保障,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内容.我国从1997年即提出司法改革,十几年来,司法体制改革的决策不可谓没有,司法体制改革的措施不可谓不多,司法体制改革的追求不可谓不强.在一系列的司法改革活动中,既有自下而上的探索实践或者由有关部门、系统自我设计的尝试,又有中央有组织渐次展开的顶层设计.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司法体制改革,收效皆不显著,甚至招致“狼来了”的社会评价.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没有找准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没有找到“撬动”司法体制改革“顽石”的支点,同时,司法体制改革当权者的决心不够、立场不坚,有的司法体制改革决策者本身就是既有体制的获益者.建国六十多年、特别是司法改革十几年来的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去司法行政化和去司法地方化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两个核心支点,当权者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与果敢,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层层推进,方能突破长期以来司法体制改革之瓶颈.  相似文献   

5.
司法民主是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改革方向,这一方向的提出为我国司法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课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司法工作越来越多地受到以民意为代表的社会舆论的影响。与传统的专业司法模式相比较,司法民主无疑需要理顺民意的公众性和司法工作的专业性两大问题,那么从司法民主的理论探讨和现实规范两个维度讨论当前司法制度与现实就显得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司法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一个重要环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司法法治的必然要求。按照党中央“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部署,目前,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主要任务是: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司法法治要求的法律体系;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提升司法职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惩治司法领域的腐败。  相似文献   

7.
在推行宪政主义的法治国家政制构架之中,宪政与司法的联系可概括为两种对待问题的方法和理念:“宪政司法”与“司法宪政”。“宪政司法”关注司法的宪政品性,着眼于司法运作和司法改革的宪政主义视角;“司法宪政”则极力倡导和探索宪政的司法进路,强调司法的宪政功能以及司法改革对宪政建设的意义。中国宪政建设与司法改革积极推进,当前应致力于塑造宪政型司法,建构司法审查制度,在宪政程序中导入司法理性,正确处理司法改革与宪政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论司法改革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新清 《南都学坛》2010,30(2):77-84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推进司法改革,使我国的司法制度建设乃至法治建设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在我们进行的司法改革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政体与司法体制、司法体制与司法运作机制、整体规划与局部推进、司法改革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借鉴外国经验与符合我国国情这五对关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当事人、法院之间在审判公开上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诉求,其冲突有待解决。面向社会的审判公开认为审判公开也是媒体及公众的一项权利,面向社会的审判公开有助于满足知情权,实现言论自由权、监督权,提高司法公信力。我国应当有效平衡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听审权,优先保障媒体、当事各方亲属的听审权,主要采取随机的方式分配旁听证。此外,还应当赋予社会公众、媒体对法院不当限制、剥夺公开审判时的救济权利。  相似文献   

10.
司法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以及建设法治国家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对司法体制改革与诸种改革相邻关系的逐一考察和综合分析,把握各种改革相互依存、互动互济、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结,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司法体制改革的科学内涵,寻求司法体制改革的科学定位与功能。  相似文献   

11.
金融工程与中国金融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工程是现代金融领域的高科技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金融理论的发展是“供给”因素 ,金融市场需要是“需求”因素 ,信息技术的发展则是金融工程发展的催化剂。金融工程的运作机理是风险的转移和再分配、逃避管制、缓解信息不对称等。本文提出要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我国的金融工程发展 ,并给出了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制度通过金融产权形式进而使金融组织的行为决定了金融发展的可能空间.但是,确立和维持制度的交易成本及其变化,又使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对金融制度变迁形成反馈作用.我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的缓慢,使金融因素成为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上述理论逻辑提供了一个反面的例证.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近代金融史实的角度观察、分析了金融功能的有效供给与需求,给出了金融功能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一般含义,揭示了金融功能与金融发展的内在关系,明确指出了正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导致出现了对金融功能的不断需求,而有效金融功能的不断供给不仅满足了经济发展由农业经济向商业经济再到工业经济的过渡,同时也使自身由初级金融发展到现代金融。因此,金融功能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不断均衡是金融发展的标志,对均衡的追求是金融发展的永恒动力。  相似文献   

14.
财务文化与财务文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隶属于“企业文化”中的“财务文化”,既具备“文化”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在企业财务中的特殊属性。近年来,“财务文化”及“财务文化学”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提出,企业发展模式的重大调整,“财务文化”必将对企业财务目标、财务战略、财务制度、财务方法带来深刻影响。同时,随着对“财务文化”研究的深入,传统的财务学科体系也将发生动摇,涵盖“技术”和“文化”的“双翼财务学”将会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对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金融约束理论的介绍,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作出了我国现阶段实施金融约束政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相机选择的判断,同时提出了我国实施金融约束政策存在的问题,指出金融约束是促进金融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金融信息化出发,探讨了金融信息化与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金融信息防范金融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金融风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融资租赁中交易双方对各期支付额的定价问题进行分析,从投资回报和筹资成本角度入手,提出了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定价模型,通过定价模型,从理财的角度为出租人和承租人合理确定可接受的支付额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明确了交易双方可达成协议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风云变幻 ,时骤时缓。在时间列车驶入 90年代以后 ,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 ,金融市场一体化已悄然而至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特别是我国入世后金融市场步伐加快 ,如何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 ,确保我国金融业的安全 ,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 ,正是本文所阐述的问题。首先 ,论述了我国金融开放的必要性 ,继而对我国金融市场在开放条件下所引发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涌人中国,新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也随之而来,中国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文章通过分析西方国家银行经营模式的变迁轨迹,并结合中国国情,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开展混业经营的最佳模式,解决好金融创新是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20.
金融创新的产生对宏观政策的制定、金融市场运行、商业银行透明度都有影响,金融创新能够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也能加剧金融风险的扩大,对金融稳定性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的金融监管应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通过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制定,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经验,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