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在职消费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代理观和效率观。从高管激励的视角分析高管薪酬与在职消费以及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可以发现,高管货币薪酬激励程度不同,在职消费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也不同。当货币薪酬激励不足时,在职消费对公司绩效有正向影响,效率观发挥作用;当货币薪酬激励过度时,所有者约束不足,管理层权力过大,在职消费和超额薪酬都沦为高管侵害股东利益的工具,此时在职消费对公司绩效有负向影响,代理观发挥作用。高管激励实践中必须考虑两种激励方式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盲目限制或一味推崇在职消费。 相似文献
2.
3.
儒家思想经久不衰,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市场交易中仍影响颇深。以明清进士数量的地域分布测度儒家文化的历史积淀,考察"俭"的价值观念对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儒家文化越浓厚的地区,高管的在职消费越少,在使用企业到古代印刷局的距离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研究还发现,高管自身的节俭意识和市场较高的道德约束是两条潜在的影响渠道。此外,儒家文化的影响在民营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和分析师跟踪较少的企业中更为明显。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分析则证实,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削弱了儒家文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4--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对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经营绩效、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股权集中度、机构持股增加、严格的审计制度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均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但严格的审计制度在对经营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影响上存在一定差异性。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则对经营绩效和市场绩效均具有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多元化是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的重要趋势,多元化动机及其经济后果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针对公司高管是否通过其权力影响公司的多元化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选取2007~2011年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董事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管权力对公司多元化具有重要影响,高管权力越大,公司的多元化程度越高;而且,高管权力会影响多元化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高管权力越大,多元化对公司绩效的负面影响越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应规范高管权力,提高财务决策科学性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朱静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1):94-98
股权结构是公司股权资本内部各种权益性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包括各种性质的股东之间的持股比例、内外部股权比例和股权集中度。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结构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但并未取得一致的研究结论。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析,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控制经理的行为,以使公司价值达到最大化是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公司治理产生的历史和逻辑来看,它和股权结构有着深远的关系,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公司治理又决定着公司经营的绩效。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是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目标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得以真正确立的保证。本文在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有关理论的基础上 ,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并给出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一般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9.
多元化经营能否增加公司绩效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文章以中国证券市场上实施多元化经营的综合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多元化程度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多元化程度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督职能能否有效发挥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基于此,以任职地点为切入点,采用中国资本市场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10—2016年期间5489个观察数据,实证考察本地独立董事对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以及政治关联和政府补贴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本地独立董事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且政治关联弱化了本地独立董事的抑制作用,而政府补贴则增强了本地独立董事的抑制功能。进一步考察发现,高管在职消费在本地独立董事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由此提出国有企业,特别是政府补贴较高的国有企业,应重视对本地独立董事的聘任,充分发挥其监督功能,进而有效约束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行为,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政治关联的可能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经理人显性的货币薪酬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不考虑权益性薪酬,经理人的年薪一般由基本薪酬、绩效薪酬和超额薪酬构成,不同的组成部分拥有不同的效用。基本薪酬是无风险薪酬,与经理人劳动成果无关,提供安全的功能;绩效薪酬是与业绩挂钩的薪酬,属于风险薪酬;经理人的自利本能和委托人的有限监管能力形成了超额薪酬,是需要被限制的薪酬。在职消费是指经理人工作中的消费。文章区分经理人薪酬的内在结构,研究其与隐性薪酬在职消费的关系。为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文章采用全样本和小样本两套数据进行检验。全样本数据利用断点回归的思想。假设略微盈利和亏损的公司经理人才能相同,略微盈利公司经理人获得绩效奖金,而略微亏损公司经理人只收获基本薪酬。文章选取ROA亏损和盈利2%以下的样本按照行业、年份和资产规模进行配对,略微亏损样本中高管薪酬低于与之相配对的盈利样本中高管薪酬的薪酬数据,作为高管基本薪酬的代理变量。同时使用高管的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指标,作为绩效薪酬的代理变量。薪酬前三高管的薪酬总额对相应公司特征进行回归后的残差,作为超额薪酬的代理变量。另外,根据《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办法》手工收集基本薪酬、绩效/基本薪酬比例以及超额薪酬三个薪酬结构数据,形成150个的小研究样本。通过两套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在职消费越高,经理人的基本薪酬越低,绩效薪酬比重也越小;在职消费越高,经理人的超额薪酬也越高。基本薪酬、绩效薪酬与在职消费的关系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国有企业中在职消费与超额薪酬的正相关关系要显著大于民营企业。经理人薪酬收益构成复杂,对经理人的投入产出效用也各不相同。当在职消费这种隐形薪酬与货币薪酬体现为安全和激励功能时,二者可以部分替代;当表现为代理性质时,二者重叠,存在互补关系,而且代理成本叠加现象在国企中更加严重。研究结论说明在委托人代理人薪酬博弈条件下,代理人行为具有一致性。对待自利的经理人,改变薪酬模式不能减少其侵占行为。文章从货币薪酬的结构入手,分析其与在职消费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分析并整理国内外学者关于组织冗余、公司治理、企业绩效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关于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组织冗余与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在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等关系研究的进展以及不足,为提高企业绩效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是这些理论也存在许多偏颇和不足.绝大多数研究者基本都仅仅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却缺乏对公司股权结构变动路径与公司绩效改进的动态关系研究;对外部环境体系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约束也鲜有研究.但是,学者们研究所采用的计量研究方法、模型,比较研究方法却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4.
15.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证明,上市公司理想的法人治理结构应该为第一大股东相对控股;其股权代表与董事长相分离;公司总经理由董事长兼任;董事会由三分之一左右的独立董事组成;监事会召集人兼任公司党委书记等职.因此,应该修改和完善<公司法>、<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并采取相应行政措施,积极引导和督促上市公司逐步完善和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绩效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薛文博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111-117
文章基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视角,选取2006-2013年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企业分红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将高管薪酬分为显性薪酬和隐性薪酬两个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显性薪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高管提高企业价值的作用,显性薪酬对企业分红有较积极的影响.同时,隐性薪酬也对企业分红产生积极影响.最后,在协调经理人与股东利益的基础上,对企业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设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金融市场中政策制定者、投资人、债权人和其它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董事会能有效监管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因控制权与所有权两权分离所产生的代理问题,有效地维护投资人利益。该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对改善公司的业绩有重大影响,有好声誉资本的独立董事将会是更好的监督者,从而对公司业绩有良好的影响。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两职分离的领导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短期内造成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将公司治理作为一个深层次因素来研究不同支付方式影响并购绩效的传递效应.发现股票支付方式对企业并购绩效改善要明显优于现金支付.这一方面是由于股票支付方式优化了股权结构,提高了股权制衡度;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使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提高,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监管作用. 相似文献
19.
CEO、董事长两职合任与公司绩效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事长与 CEO两职的合任一直是公司治理的焦点问题。关于董事长与 CEO两职情况的争论可归为委托代理理论与现代管家理论、“治理型”公司与“管理型”公司的争论。各国的治理准则都倾向于采取两职分任的做法 ,但有关两职情况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尚未有一致的结论。中国上市公司外部环境尚不成熟 ,外部不确定性强 ,建议采取两职分设的董事会领导结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激励理论,利用2013—2021年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3248个有效样本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检验高管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晋升激励对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以企业技术效率作为经营绩效的重要替代指标,研究结论显示:高管薪酬激励对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管股权激励对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倒“U”型;高管晋升激励对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