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诗学研究作为文学研究和文化的一部分,必将在文学文化研究这个宏大的语境下将自身的题型转换到文化研究上来。因为单纯的文学性研究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在由制度、技术和工具理性主导的现时代,人们更多地是需要思想性。文学文化研究正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20世纪初文学研究“向内转”的趋势,对文学文本自身的分析和研究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导向,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的“文学性”概念更是成为文论研究界的常青树,作为文学研究分支学科的比较文学之“文学性”,也在日益复杂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具备更加丰富的学术内涵,为比较文学学科开拓更为多元和广阔的学术研究视野,但是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坚守“文学性”立场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否则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系列探讨在某种程度上都将失去应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学研究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以传统的文学观念来研究,二是在还没有完全弄清网络文学是什么时,就过早地对其进行价值判断。而这两种误区的产生都和人们在研究网络文学时过分关注那些虽然发表在网络上,但也完全可以印刷成纸本的完整的文学作品有关。笔者认为真正能体现网络新媒体特征的网络文学不仅包括这些,更包括那些博客、微博、空间、短信和微信等形式。网络文学是一种间性存在,因而对这种文学形式的研究会彻底改变我们的传统文学研究方式方法,并改变我们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当然必须具有“文学性”.但仅凭“文学性”,只能判定一篇文章是不是“文学作品”,尚难以判定是不是“好作品”,更难以判定是不是“大作品”.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非文学性”对“文学性”的掩抑固然伤害了文学,但如果反转过来,让“文学性”掩抑了“非文学性”,同样是文学的悲哀.对于文学作品的整体价值而言,“文学性”重要,“非文学性”亦同样重要,在许多情况下抑或更为重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颓落与低迷,主要原因就已不再是“文学性”的缺失,而更在于某些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非文学性”因素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文学性"概念的复杂性造成了研究者对之进行定义的莫衷一是,其实每一种定义都是对"文学性"某种意义上的丰富与发展,都是一种"知识生产"过程。对"文学性"的论争其实掩盖了两种研究范式的差异,即把"文学性"作为研究非文学领域的工具还是把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知识生产"式的研究。文化研究无疑为这种混淆提供了引子。但同时,文化研究为"文学性"提供了一种理论参照与视角。文学作品"文学性"研究的知识生产恰恰为非文学领域"文学性"研究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6.
文学性不仅已经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构成了维护后现代状态的重要因素,而且可以促进文学理论范式的变革.对"文学性"尤其是跨学科的"文学性"探究,是文学理论既突破画地为牢又保持紧贴自身、从而摆脱当下危机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概念,是在历史的社会的语境中"建构"起来的。参与建构的不仅有理论家、作家,还有读者。最广大的读者群,是建构文学观念不容忽视的巨大的潜在力量。文学的定义,不但会随着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而迁变,而且会随着民族、国度、地域、人群的文化单位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文学观念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但不应该造成断裂,需要寻求"文学"概念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学科基本概念的建构是群体的社会性行为的结果,是历时的和共时的多种因素合力的产物。近年来,媒体传播技术的飞速进步,文学产品与文化商业的日形紧密的联结,社会大众对文学概念建构的影响力增强。我们需要把接受的文学性、审美性作为一个重点来关注。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几年里,“文学性”这个概念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其考察大致形成了两个派别的观点,一派被视为本质主义的,例如“纯文学”的概念就是本质主义观点的派生物;一派被视为非本质主义的,认为所谓的本质仅仅是一种幻觉。前者处理的问题较为简单,后者却是将自己置于不尽的问题之流中。与此相关,文学研究的成果是一种知识。知识具有多种形态,科学知识仅仅是一种形态,文学研究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显示的是另一些知识形态的意义。文学研究时常出现从概念定义出发来衡量具体的文学现象,而文化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用具体的分析抵制形而上学的理论趣味。联系后殖民理论来分析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援引西方的术语范畴可以阐释民族文化的特征,甚至成为反击文化殖民的手段。如果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命题无法企及现今的理论高度,或者远远地游离于现今的历史语境,那么,这种理论就无法承担“现代转换”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文学性主要应该以文学文本的价值分析和层次定位为主,以个体性的体现程度为基点,所以与以人为本的政治具有相通之处.因而,在现实的创作和研究中关注并强调人的问题,关注和强调作家的个体性和独立性,既可以使得文学性得以突出,也可以使得政治性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当前流行的文学性研究并不是本体意义上的文学性研究,其实质是一种文化研究而与文学本体建构无关。当人们细致梳理西方形式主义文论中文学性概念的产生及其蔓延之后,就会发现,在后结构主义文论中,文学性概念即已泛化,而在后现代语境中,文学性研究更是转型为"文化化"阐述,所以当前亟待重建文学性的研究,但这种研究既不能在单独的形式审美维度上展开,也不能充当文化范畴中意识形态的阐述说明,而是在本体的审美建构中,融入主体的内在精神深度。  相似文献   

11.
文学性的多元动态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学界对文学性的界定十分模糊,常常因为不能合理地处理文学性各相关因素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而造成争议,为进一步奠定文学研究及文学翻译研究的基础,运用归纳与演绎的论证方法总结了形式主义及解构主义的极端视角,并在此基础上借用法国学者热拉尔·热奈特的“构成论诗学”和“条件论诗学”两大概念,分析了文学性各相关因素的性质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分析认为:文学性具有多元、动态、开放的特征;在文学性的多元构成中,各个单元均在各自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彼此相互交叉、融合、渗透,任何一个单元都不可能解释整个复杂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以罗曼·雅克布森和维克多·施克洛夫斯基为首的俄国形式主义是二十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文论流派之一.受到索绪尔语言学新观点的影响,形式主义者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文学研究的本质是"文学性":通过对语言等"材料"和运作方式"陌生化"的技巧而实现的"文学性".试图通过对雅克布森和施克洛夫斯基语言观点和语言在文学,尤其在诗歌中的运作来分析俄国形式主义诗歌语言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包括中国比较文学在内的国际比较文学界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给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不少学者倡导比较文学向比较文化转向,也有一些学者予以抵制。笔者在分析比较文学“文化热”的现状和产生背景的基础上,认为比较文学学者应以全球化的视野,积极吸收文化研究中的有益成份,同时坚持比较文学自身的文学性,注重个案研究,努力具备跨语言研究的能力,以促进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交叉小径的花园》使用了不确定的叙述策略,对同时拥有时间的无限可能性予以想象性的解决,将有意味的迷宫形式与玄思的时间题材构成同谋关系,还杂糅了不同文体以及不同的关学风格,在虚构与真实之间做了不留缝隙的缝合,成为解读博尔赫斯小说文学性的经典范例。博尔赫斯的小说因为凸显了文本的解构性、虚构性以及文本形式的先锋性、杂糅性、实验性,正是这些开创性的因素一举奠定了他作为后现代主义先驱的牢固地位。  相似文献   

15.
汉语文字的意象性比任何其他表音文字都鲜明、强烈、特殊,这是因为汉语主要是一种表意文字,而它的特征就在于它是形、音、义的对立统一,因此,汉字的形、音、义是既相对独立的,而又相互统一的。这样形、音、义的对立统一所形成的汉字的意象性,使得汉语语言艺术的文学性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彰显,因为所谓文学性就是使语言文字结构成为美的艺术形态的那些内在规定性,即外观形象性,情感感染性,超越功利性,而文学性与语言文字的意象性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语言文字信息的视像化转换就特别显现出汉字的意象性的优越性,它最适合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信息视像化。  相似文献   

16.
试论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研究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前者以一切文化现象为对象;后者亦即文化批评则主要把文化研究的方法与旨趣引入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范式,与它相对的不是文学研究而是审美研究。事实上,文化批评恰恰极大地得益于文学批评"内部研究"中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符号学与叙述学这些被认为是"文学的本体批评"的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文化批评与形式主义或审美研究的真正差别在于它们解读文本的方式、目的、旨趣不同,文化批评的目的主要是揭示文本的意识形态以及文本所隐藏的文化一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经对《水浒传》赛译本的分析,发现汉英隐喻翻译无论在语言文化层面上还是翻译策略上,其杂合都是必然而必要的。隐喻翻译应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在归化基础上对原文进行更多的异化处理,以此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正式始于1990年,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它如洪流一般,席卷了整个翻译研究领域。中国译界在认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时,只是从西方译界的理论入手,而忽视了文化研究这一根本。因此,文章从文化研究这一本源出发,高度概括了文化研究的特点。而后,梳理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发展史,并总结二者的关系。最后,通过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展望,为我国翻译研究事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探讨内部动力和外部启发着手,文章简要梳理分析了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兴起和发展.翻译研究学派倡导翻译应该以更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为背景.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出现是翻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破,为翻译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前景.随后,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也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