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连花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
杨昌济对青年毛泽东的成长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中西文化观上,杨昌济是持"中西融合论"的,主张融东西文化于一炉,冶出一种崭新的中国文化.杨昌济的这种中西文化观代表了当时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青年毛泽东继承和发扬了杨昌济的中西文化观,并成为他日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2.
刘向红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20(6):4-5,25
毛泽东文化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中,总结了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经验教训,阐明了新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并指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三化方向。毛泽东的文化观是对中国无产阶级和革命文艺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万松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10):220-223
在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在紧张的战争年代并未停止对革命文化的思考和探索 ,逐渐形成了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民族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人民性与阶级性的统一、创造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革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则是他文化观最明显的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4.
程守梅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55-56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依然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辨证唯物的文化观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为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民族文化观的形成经历了探索、萌芽、发展和成熟几个时期.毛泽东在对中国文化的探索和重塑过程中,注意将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主张文化的重塑应同革命理论的建设相结合.他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周树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
毛泽东的新文化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剥削阶级旧文化观相对立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新文化观,它是由新文化的哲学化、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多样化这“五化”构成的科学体系,为建设中国现时代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奠定了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指明了根本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7.
周亚洲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1):37-41,50
毛泽东所谓“文化” ,属于“小文化”范畴 ,是指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 ;毛泽东习惯将经济、政治、文化并提 ,强调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毛泽东所谓“文明”与“大文化”范畴吻合 ;毛泽东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尚“动”、尚“变”、尚“斗”、尚“新”四种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陆益军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5-8
毛泽东的文化观具有整体性特征。它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基本观点出现与主张模糊时期 ,马列主义影响与主张基本形成时期 ,内涵的明确与理论的完善时期。毛泽东文化观的形成过程 ,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孙宏健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3):21-24
毛泽东文化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文化观是对毛泽东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之上的文化理论体系.毛泽东文化观和邓小平文化观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发展不同阶段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在文化观的内涵、文化建设的战略方针和战略地位等方面,既有内在的联系,又各有其侧重的方面,两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指导思想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的文化观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 ,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传统 ,开启了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时期 ,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分之一,在当代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其中关于文化本质的思想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点,关于文化建设思想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针,而且毛泽东文化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发展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段建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102-107
毛泽东思想的文化基础是以马克思主义、优秀传统文化、西方优秀的资本主义文化和人民革命文化的多元互动为支柱平台,以中华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解放为价值取向和以个人的奉献牺牲精神为人生观,以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言传"与"意会"相结合为思维方式的结构体,是毛泽东思想深层次的精神统帅和灵魂。 相似文献
13.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的最终体现.在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毛泽东的文化现代化思想无疑占有重要地位,他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中国文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他回答了涉及中国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并且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实践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青年是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作为我党的缔造者和杰出的领袖者,毛泽东一生都关心青年、爱护青年、教育青年,对青年人才的标准、青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形成了完整的青年人才理论。 相似文献
15.
刘兰英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24-30
从文化学的视野分析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渗透和影响,并论述毛泽东极力走出传统文化的束缚,而对传统文化扬弃、改造以及创新实践的成功与失误,从而剖析毛泽东与传统文化复杂的、内在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6.
肖志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2):10-15
回顾几十年来学术界关于毛泽东青年工作思想与实践的研究,无论是在相关资料的整理出版方面,还是在具体的专题研究领域,都出现了一大批有一定水准的学术成果,但其中也存在研究对象比较模糊、研究范围不够清晰、研究视野比较狭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资料发掘利用不够等问题。相信通过学术界的共同努力和深入探索,相关研究会更加深入和全面,并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科学发展的动力问题 ,是毛泽东科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 ,把科学技术当作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来加以研究 ,认为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矛盾、学术“争鸣”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构成了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8.
建国后,毛泽东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一、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的成果,而不是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化的产物;二、把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整合为大众化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三、广泛的思想改造和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必要条件;四、加强党员道德修养和树立大众化的道德榜样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的伦理型文化转变为社会主义文化,开创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