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新课程理念下,民族地区作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明确作文教学之目的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学生认知实际出发,从抓好字词句等文字基本功入手,对教学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合理的取舍、改进和创新,让作文教学真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走进学生心灵。另外要从培养培养作文兴趣入手,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巧"练作文。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变迁是民族学、人类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西南少数民族近代文化变迁的一个特殊现象,是自18世纪末起,西方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而导致的苗、佤、景颇、拉祜、傈僳、羌、彝、怒及独龙等民族部分支系的民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族群结构等方面的某些引人注目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民族贫困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与发达地区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民族地区的初中作文教学,与发达地区一样,在因循“教师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学生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写作”的常规模式时,依然存在“次数少、见效慢、质量差、费时多”的通病。怎样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并支撑起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民族贫困地区初中语文教师共同探寻的问题。现在,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民族地区初中作文教学谈几点思考,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  相似文献   

4.
2013年6月16日至17日,第六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论坛主要围绕"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理论对话、‘藏彝走廊’与西南民族研究、民族认同与宗教、民族地区流动人口研究及民族识别与西南民族的研究、国家走廊与贵州民族研究"五个专题对西南地区发展及西南地区民族研究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学术交流,体现了当前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现实问题研究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课堂。让民族文化的经典回归课堂,让地方民族文化的趣味浸染课堂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性与灵魂是作文教学的历史使命。为彰显作文教学的无穷魅力,那就必须进行新的探索。即经典文章“时文”化:动态生成彰显语言魅力,阅读教学内容生活化:架设生活与作文之间的桥梁,作文教学个性化:融如入地方民族文化:打造课堂教学的新天地。让诗意的课堂焕发永恒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6.
凉山民族地区幼儿师范音乐教学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凉山地区于2015年开始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大力发展彝区学前教育。 选取凉山民族地区幼儿音乐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进行探索,对当前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针对乐理视唱练耳、钢琴 教学、声乐教学等具体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历来为社会上的不少人诟病,无非集中在作文教学费时费力却不见成绩,作文教学杂乱无章,对学生心理关注少,过分强调文辞训练,忽视真情流露,主体缺失等问题上。这些问题刚好是作文有效教学的"拦路虎",解决了这些问题,作文教学才能够走上有效教学的道路,才能撑起语文教学这"半边天"。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的现状告诉我们:作文教学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尽管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学生仍然怕写作文,也很难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那么,作文教学的症结何在?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使作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对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如何进行作文教学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斯蒂文.郝瑞教授在中国民族问题研究、西南族群研究和彝学研究方面都有大量的著述,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郝瑞教授在回顾自身的中国西南研究历程中,就多点民族志、田野中的合作与对话、民族与族群的论争、中国人类学的本土化、西南区域人类学的研究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目前我州的彝汉双语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凉山彝汉双语教学初中师资的现状及需求方向: 一、双语教育及凉山双语教育的情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的社会主义国家,双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是一种语言关系的反映,语言关系是民族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正确地处理语言关系有助于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同样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影响着语言关系的发展变化。 双语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生活的需要,是我国民族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成  相似文献   

11.
彝族地区的初中生在历史学习上存在障碍,具体表现为知识认知障碍、文化情感障碍、学习反应障碍、学习环境障碍。这 些障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该地区的语言文字自成体系、历史发展脉络独特、教师资源有所欠缺、学习环境不够良好。进一步而 言,就是该地区的民族区域性和经济发展滞后性导致了初中生历史学习的障碍。而通过加大汉语教学力度、引进民族文化资 源、健全教师教育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措施,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改善并最终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当地历史 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彝族最大聚居地,受当地经济条件、教学设施、思维模式等诸多因素影响,彝族学生英语学习相 对滞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面临着“双言现象”即彝语与中文并行的特殊问题。随着全国各地课程改革的稳健推进,少数民 族地区也紧随课改步伐,结合民族特殊开展相应改革。各方因素造成了彝族地区教学水平落后,使得当地教学难以达到课程 目标要求。鉴于此,对四川省普格县民族初级中学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并对各年级英语老师进行访谈,发现教育环境、人文环 境、三语环境和教材固化等因素造成彝区英语教学水平落后,进而提出改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和促进英 语教材本土化以促进彝区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流传于云、贵、川广大彝族地区,在这部史诗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方面,学界做了大量的工作,并 有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未对这部史诗的各地区版本进行整合。阐述了整合这部彝族英雄史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整合这 部史诗应做到保持原貌、各地彝人基本认同和提升史诗质量三点,并采取一些科学而符合史诗文学特征的方法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4.
彝族作为多民族群体的成员之一,其身份表述问题同样关涉着中国多民族文学族群身份问题的研究。从《梅葛》《勒俄特 依》等彝族史诗出发,结合当代彝族文学作品及音乐作品等,对照解析了“虎族”与“鹰之子”两种不同的表述类型,由此对彝族 自身的身份表述做一个整体的观照。  相似文献   

15.
:“一村一幼”是在彝区特殊背景下提出的一种解决彝区乡村儿童学前教育入园难,并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 贫难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介绍了凉山“一村一幼”开展的具体情况,2015—2016年底共开办了3 060个幼教点,提高了全州学前 教育毛入园率。但在“一村一幼”实施过程中存在幼儿家长观念落后,幼教点建设时间短、任务急、质量不高、建设经费短缺、归 属权不明,幼教点师资匮乏、缺乏专业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加强学前教育重要性的宣讲活动,完善幼教点基础设施 设备,优化教学环境,重视师资培训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彝族预科生英语表达困难,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语音基础差、语言储备不足。针对这个症结,我们建议从语音练习着手,分阶段实施口语教学,采取控制性口头表达和自主性口头表达相结合的方式,让彝族预科生掌握一定的外语口头交际策略,从而解决彝族预科生由于英语水平有限而无法表达自己思想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以湖北省恩施州农村地区30所初级中学的81名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男女比例、职称、学历、年龄构成、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工作环境、对工作及收入的满意度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恩施州农村地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数量配备不足、教学工作量较大、工作环境艰苦、器材设备不足、大部分体育教师对工作及收入状况表示不满意态度,影响着体育教师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让学生学会感悟生活说起 ,探讨了教好初中学生作文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凉山彝族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急需得到保护。调查人员采用访谈、观察等方法深入凉山州进行调研,指出在当前的保护中存在保护资金匮乏;对手工艺文化缺乏全面系统的调查;传承人保护面过于狭窄;新一代的传承人培养不足;乡土资源保护不力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发挥多方力量,形成多元化的保护主体;扩大保护对象,实施全面保护;引入数字化技术,推进保护手段升级;采取多种方式,推动民族手工艺文化传承;挖掘手工艺文化的价值,从开发促进保护等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20.
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是指彝族地区没有进入社会主义之前,凉山地区则特指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以前的彝族的家庭教育。彝族的家庭教育的产生是彝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具有阶层性,等级性、早期性的显著特点,既注重实践,提倡学以致用,又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