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决策中媒体、民意与决策者的互动是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系统分析的视角出发,我国科技决策中媒体、民意与决策者的互动还存在诸多障碍,主要体现为互动主体力量的先天失衡、互动议题的特殊性、互动制度的缺失及政治文化的制约。为此,应从互动主体力量的均衡、科技政策传播与公民科技素质的提升、互动制度与平台的建设、"服务本位"和"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培养等方面入手,打破现有互动障碍,实现科技决策中媒体、民意与决策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团队,以大众传媒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大众传媒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媒体与公众互动机制,群体事件与网络传播管理、社会危机应对与媒体策略,信息传播与文化变迁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3.
公共参与立法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民主立法与科学立法有机结合的基本途径,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基础.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近30年的立法实践中,立足提高立法质量,不断扩大市民的公共参与,参与内容日益广泛深入,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参与面越来越广,民意在法规中越来越多地得到体现.今后还需要在正确认识立法公共参与的价值定位,加大立法信息公开力度,完善立法决策中的民意采纳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参与立法制度,增强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等方面继续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出现是我党主动适应世界政党建设网络化、信息化以及我国公民权利意识勃兴的背景下密切党与群众关系的必然结果。网上群众路线有利于实现党与群众真实互动;能够改善党的形象,提升党的公信力;便于群众参与党和政府的决策,提高党的民主执政能力;有助于建立有效的防错纠错机制,提高党科学执政的能力。而建立网络民意吸纳机制、网络民意分析机制、网络民意反馈机制和重大决策的网络听证机制是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条件下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政府与公众之间长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状况,公众必然要求政府积极回应公众对公共管理信息知情权的强烈诉求。因此确立公众与政府之间共同享有信息的基本原则,确保信息渠道的开放性、内容的真实性、传达的及时性,体现公平、实现互动、反映民意,就成为当前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键在于,政府要立足于服务,通过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决策的民主科学,使政府的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与社会信息呈对称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6.
从协商民主理论视角研讨行政决策听证,公众话语权是贯彻其中的主线.本文认为,行政决策听证议题设置中的公民话语权不仅是对给定议题的发言权,更是提出议题的发起协商权;分析了议题设置的三种模式及公共舆论形成的机理;结合中国实际研讨民意集结以及民意议题化所需的制度条件:前者主要是从政策和制度上发展并拓展社团组织及其活动的空间,并对连接阅读群体的传媒权力加以调节,后者主要在于通过听证议题设置的程序规定赋予公民程序性权力,用程序正义排除权力和资本的干扰,以保障公民在议题设置中的话语权得以真实兑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一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认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显著差异更主要地体现在城乡之间。这种差异既表现在公共文化设施供给或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也表现在个体文化生活、社区公共文化生活方面。而且,民意决策影响到社区公共文化生活和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应着力改善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均等现象,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民意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8.
善治是公共治理的理想状态和终极目标,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本文从政府善治的内涵及中国政府实行善治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善治与民意之间的关系:征集民意是实现善治的前提;尊重民意是实现善治的基础;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是政府善治的保证。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是政府实现“善治”的必然选择,亦是建设科学、民主、法治政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媒体通过营造可以自由辩论的公共空间,把政府与民众、权力与社会两者对接起来.这一对接与互动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实现和彰显民主的过程.经过媒体的扩散效应,越来越多的公众议程被转移为政策议程,越来越多的民意得以体现.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为实现最广泛的政治参与即舆论参与提供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0.
研究美国国内公众舆论与外交决策的互动,不仅可以看出公众舆论是如何发挥影响的,影响程度如何;更重要的是可以发现政府如何利用媒体优势影响和操控公众舆论,从而为自己的对外政策服务。本文主要论述伊拉克战争前后公众舆论与美国政府决策间的互动关系,解析在对伊政策问题上,政府对民意的重视和引导,以及公众舆论对政府决策的约束和调节。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客观真实.根据公共议题生命周期理论和有关消息来源的学说,可以看到媒体如何在各方势力此消彼长的社会结构中建构公共议题:在医疗改革议题的新闻报道中,我国媒体已逐步在传达政府意志之外,增强了公共议题"舆论场"的功能.营造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意见表达通道,成为二者实现互动的主要社会机构.  相似文献   

12.
依赖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快捷高效的特征,“网络反腐”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增强网络反腐的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政府是否能够做到尊重和回应民意,能否实现媒体、民意与政府的良性互动。通过对“表哥”杨达才的“落马”事件过程的回顾分析可以发现,在当前的“网络反腐”事件中,一种新型的互动模式,即“自媒体一传统媒体一全媒体一政府回应”的互动模式已经形成,这种发自网络自媒体直至政府做出有效回应的新型互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媒体、民意与政府的互动,必将有助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是充分开发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体制内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在一些地区和部门初步呈现互动共进的良好局面。但受理论准备不充分、动力不足、互动平台较少,以及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之间的互动,仍存在层次较低、范围有限、发展不均衡、制度化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从而制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推进公共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目前导致我国公共决策失误的主要因素是价值取向偏差、理性分析偏差和体制机制不完善。应从确立现代决策理念、完善决策体制机制、扩大民主参与和提高决策者的素质等方面入手,推进我国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和谐的前提是不同社会主体间实现利益平衡,社会主体的物质利益与精神文明呈现良性互动的发展状态.要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必须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把公众的利益诉求纳入公共决策中,保障决策的正确性;创新政府服务机制,完善公众利益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在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国内外危机管理的现状、媒体与政治的关系、危机管理中我国媒体与政府互动的障碍分析以及我国危机管理中新媒体与政府的良性互动等方面着手深入研究,探索新媒体在危机管理中如何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党和政府将协商民主与选举(票决)民主并列作为我国重要的民主形式,中国政治发展必将加大协商民主实践的推进力度.探索中国协商民主的价值取向具有理论与实践上的必要.在中国协商民主模式的价值探索中,首先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之道",同时,要以和谐社会为其当代价值定位,使协商民主在国家与社会两个层面良性互动;既要以协商限制政府,又要以协商规制民意.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协商民主是20世纪晚期在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互联网公共论坛作为一种立基于新传播技术之上的参与方式,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公民全面的参与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直接沟通的可能性.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中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来获取政治信息,通过互联网的公共论坛及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并且与政府发生互动.互联网公共论坛中的政治参与在"近似地"实践着协商性民主的理想,体现了民主的价值和精神.虽然互联网公共论坛还有待于规范,但这种政治参与方式在推动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府决策的优化等方面,无疑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与决策领域中广泛存在且影响不断增强的公民决策参与现象,形成了媒体社会化时代我国的新公民参与运动。城市政府公共管理中"邻避"情绪的显性化则是我国新公民参与运动的集中体现,它既深刻反映出公民参与的不完善性,也凸显优化地方政府公共决策机制和程序的必要性。当前,各级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要树立与公民分享决策权力的理念并合理把握公民参与的限度,将有效的公民参与融入到公共决策过程中;同时,要围绕发展有效公民参与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公共决策机制和程序。  相似文献   

20.
再造国有企业创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不少国有企业面临着“不搞技改等死 ,搞技改找死”的两难选择 ,其根本原因是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路径、速度和水平不一致 ,形成非良性互动关系和非良性循环。要使我国国有企业跳出这个双重陷阱 ,就必须再造其创新机制 ,形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