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考察人的现实存在和实践活动,从主体、结构、交互、整体等关系向度,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所蕴涵的总体性、系统性、实践性、能动性等共性特征。基于唯物史观,社区共同体缺失有机性则徒具形式,社区有机体若无共同体目标就毫无意义,因此,社区价值观管理须进行“有机性”与“共同性”的双重建构,体现内构共同体、内涵生态平衡、内蕴文化培育、内生社会整合的功能作用,这些目标图谱既在但不会自动生成,须发挥思维统摄力、主体创造力、发展驱动力、价值引领力来综合呈现。  相似文献   

2.
关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构成内容的文本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由前提性有机构成部分、基础性有机构成部分、上层性有机构成部分、观念性有机构成部分所构成的多维度有机整体。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西方现代化框架下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框架下社会有机体理论,对于我国当下的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其缺憾也是明显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本质和价值指向,从自由创造性、历史进步性、整体系统性和开放性来把握社会有机体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统一性,对于我们深化对和谐社会的理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是观察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与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实存在着的社会有机体,具有独立社会形态的地位与意义.把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联结,在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深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明确而清晰地认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体具有丰厚内涵和优秀品质,呈现出丰富、庞大,有序、高效,求强、创新,质优、体壮,人本、利他等鲜明特征,既独具魅力价值,又最具活性活力,展示出巨大潜力和美好前途.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是有多种社会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它的发展既是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人类有意识参与的、不断进步的过程。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以现实的人为基础、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线的演进过程,也是一个从地域性历史走向世界性历史的发展过程。不断深化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30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拓展期和深化期.三个阶段所涉及的论域包括社会有机体范畴的理论地位问题、社会有机体的概念界定及其构成要素问题、社会有机体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关系问题、社会有机体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问题、社会有机体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的体现问题、关于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问题等六大方面.要在坚持实践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深化基础理论研究,促进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与对当代现实应用性研究的双向互动,同时综合运用多学科方法,以进一步开创该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特征     
在保守派与激进派的观点之间,在其理论继承者即现代功能主义者与冲突论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本对立。在保守派传统中,人类社会一再被比作生物有机体。就象有机体一样,人类社会(1)也是由一些专门的和相互依存的部分所构成的体系,(2)在正常情况下,整体比不断更替的各部分有更长的寿命,(3)整体有这样一些需要,即如果整体要想生存和繁盛,就必须满足这些需要;而通过其专门的活动来满足这些需要,正是各部分的功能。简而言之,就象有机体一样,社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科学地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是一个由自然环境、人口因素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诸要素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系统。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哲学依据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是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青海民族地区社会形态的特殊性汪增春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发展和变化的有机整体,要科学地揭示这个有机体的发展规律,就必须制定能够反映社会有机体的范畴,这个范畴就是“社会形态”。当前,在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全面协调发展的今天,研究马克思...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有机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社会生活如实地作为有机的动态统一体来考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他们的理论活动中不仅贯彻了这一思想,而且常常直接使用社会有机体的概念。社会有机体范畴具有其他范畴所不能完全包含或代替的确定涵义,应当肯定它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把握社会有机体的要点在于:正确认识对社会作横向剖析与纵向判断的关系、社会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社会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社会的动态与稳定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有机体”一词提出两百年来始终缺乏明确的概念界定,严重制约社会有机体理论体系的构建。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社会有机体在性质上是实指概念,有着可考的历史起源,是具有机能和有机性等生命特征的,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自然等多个维度的动态统一体,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社会有机体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观察视角、价值尺度和方法论原则对系统全面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意义重大,在社会有机性日益凸显的新时代彰显出不可替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现代社会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来说明社会有机体的构成和运行,形成了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以“普照之光”的总体性方法、“从后思索”的层次分析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同构性方法分析社会有机过程。社会有机体理论和方法对于现代社会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社会运行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环境等各个要素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 社会有机体的变化、发展过程,就是新的社会有机体不断地代替旧的社会有机体的过程。但是,新旧社会有机体交替过程的结合部,并没有泾渭分明的层次界限,新旧社会有机体的相互置换,也不是“板块式”的结合。“正象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相继更迭一样,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形成上,不应该相信各个时期是突然出现的,相互截然分开的。”新的社会有机体并不是突然地出现,旧的社会有机体也不是突然地消失。新旧社会有机体的交替过程,是新的社会有机体的萌芽不断成长壮大,渗透式地发展,最后逐步取代正在消亡着的旧的社会有机体的过程。马克思对这个过程是这样描述的:“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是从无中发展起来的,也不是从空中,又不是从自己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5.
简论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汪佐春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有机整体,并把社会有机体内部的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揭示出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即是...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思想和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支撑;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基本内涵、理论及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孔德、斯宾塞创立了实证主义社会有机体学说,他们从实证的生物学角度来理解社会,提出了社会的有机性、协调性、自组织性和结构功能性等特点。但由于他们对社会认识的基点是把社会看成纯自然的生物机体,抽掉人的主观性,单纯从客观方面去理解,最终导致学说走向还原化、简单化、庸俗化,因而未能对社会有机体作出科学的揭示。马克思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实践本质,在阐释理路、理论基础、阶级立场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实现了对实证主义社会有机体学说的变革和超越,从而使社会有机体理论成为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建构在有机体论和整体主义思想框架下的怀特海过程哲学,以其向他者开放和与他者关联并存的创造性精神,体现了独立和联系相统一的和谐理念,对于人类解决面临的生态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经济特区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是地缘政治的需要,更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体现.随着中国社会对外开放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沿江开放、沿边开放等形式的渐次推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版图日渐清晰明朗.从沿海开放到沿边开放是在中国大地上确立、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战略大思路;是中国社会实现协调发展的大举措;是全方位开放路径的积极探索;是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整体部署.它不仅以战略眼光规划着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时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党一新的重大执政理念,是从社会整体的视野来考虑的,而不是从社会的某一层次或领域来考虑的,其最切近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所阐发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因而,我们党必须积极转变执政或施政观念,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所折射出的宏阔的视野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