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口岸开放与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近代云南市场格局的变化,从而大致在20世纪初全省统一市场形成。受口岸开放格局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近代云南区域市场形成了蒙自—昆明、腾越—大理(下关)“双核”型空间结构。区域双核结构既是口岸开放—贸易发展的产物,又是近代云南三关贸易特征形成,特别是贸易地位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还是近代云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空间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广州一口通商时期,赣江——大庾岭商道成为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江西呈现以赣江为纽带的南北两极过境贸易的繁荣和沿江口岸的兴起。五口通商和九江开埠,改变了江西市场传统格局,全国市场由以运河为主干的南北大通道,转为长江、沿海交通为主要的商品流通干线,原来处于江南过境贸易南北进出口的赣南与湖口,由于全国市场格局的改变,以及长江轮船航运业的发展,两极开始弱化,代之而起的是以江西北门户九江的兴起与繁荣,以及南昌作为江西区域中心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九江口岸的开埠和贸易发展,意味着近代江西经济在外力的作用下开始走上了近代化的历程。贸易的增长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推动着近代江西传统市场向近代市场转换,进而促进初级市场数量增加,中级市场商品交换扩大,区域市场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区域差距呈扩大趋势,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问题成为学术界和决策部门关注的焦点。我们利用新近发展起来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1990—2004年中国地级区域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揭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表现出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空间集聚,二是空间不平衡。而且区域人均GDP的空间格局呈现出显著的东西极化的中心—外围结构,这一结构在整个考察期内极为稳定。最后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是后发外生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近代中国向工业化迈进过程中,进口替代工业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促进了我国近代经济结构的改变与改善;增强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中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不利地位。其消极作用是次要的:在近代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合理利用国际分工和国外资源市场以及企业的技术进步方面,制约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GTAP数据库资料,选取了1965—1966年、1975—1976年、1985—1986年、1995—1996年、2005—2006年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时点做比较,分析了过去40多年间亚洲各区域的农产品贸易规模、结构、格局和流向的演变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亚洲各区域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均呈向以加工食品居首的模式收敛;经济发展是引起贸易结构向加工食品演变的重要因素;而农业资源禀赋、生产能力则是导致进出口贸易模式转变的重要原因。建议中国应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制定区域性经贸合作战略来高效率地保障农产品供给,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贸易。  相似文献   

7.
近代经济中心的转移及其所引起的城市衰落现象是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近代中国城市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和当代城市格局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以经济中心城市苏州、广州和澳门在近代的衰落为例,分析了地理区位条件、腹地条件、交通条件、经济条件等城市经济发展变因在近代区域经济竞争中的消长变化,探讨了近代经济中心转移与传统商业城市衰落隐含的深层原因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人均GDP为基础指标,从绝对和相对两个角度对南北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通过对贸易因素如何影响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贸易规模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最大,其次是贸易方式和贸易结构;贸易规模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存在正相关性,进出口贸易额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增加4.95个百分点;边境小额贸易、初级产品贸易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存在负相关性,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初级产品出口额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别减少3.61个百分点和0.26个百分点。基于此,提出从扩大南疆贸易规模、调整贸易方式、优化贸易结构三方面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9.
将垄断竞争框架下的两区域、两行业模型扩展为多区域、多行业的产量竞争模型,更好地解析了空间经济集聚与分散的动力机制。通过建立估计贸易成本系数的线性计量模型,并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估计,得到了预期的贸易成本系数。把估计系数与统计数据代入模型来模拟空间经济的集聚与分散格局,结果表明:作为厂商定位主要动力的经营利润呈现从中心到外围的负梯度,空间经济的中心—外围格局短期难以改变,贸易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可能使中间区和外围区也对厂商定位变得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进出口贸易是促进辽宁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存在很大变数,辽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目前很难预测这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还会持续多久及何时结束。尽管近期世界经济有回暖迹象,但是全球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状况仍在继续,这对辽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继续保持进出口贸易增长的难度也在加大。分析这次世界经济调整可能对辽宁进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法治层次论主张法治由治理方式、制度形态、秩序状态和价值理念等4个高低不同的层次组成,这4个 层次,从宏观上又可分为制度法治和观念法治两大部分。法治建构论强调的是制度法治的建立方式,进化论针对 的是观念法治的衍生过程,二者不仅不相互排斥,反而是紧密相连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明确法律移植主体问题既是我国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法律移植秩序化和我国法律体系完整性要求的基础上 ,从狭义的法律移植角度和宽泛的法律移植角度对法律移植主体构成进行阐述 ,认为法律移植主体应依法拥有法律移植权 ,而法律移植权属于立法权的范畴 ,故法律移植主体应具有专属性。就我国法律移植的现状而言 ,我国应尽快在法律中明确法律移植权的归属 ,使法律移植主体合法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对性质命题的定义、种类、性质命题与性质命题形式、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做了全新的研究和解释。性质命题的定义不能以"性质"为种差,以"命题"为属概念;单称性质命题没必要与全称性质命题合并;性质命题与性质命题形式必须严格区分;主谓项分别相同的性质命题之间不存在真假不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国外意义协商研究三十年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义协商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国外已经有30年的研究历史。意义协商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定性描述阶段(1980-1984年);(2)理论创建阶段(1985-1995年);(3)理论修正阶段(1996年至今)。本文分别对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指出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意义协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税式支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国际税式支出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我国税式支出管理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如加快完善税收立法,特别是税式支出管理法;建立税式支出分析评估制度,加强税式支出的监督与管理;适时将税式支出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等.  相似文献   

16.
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与改进税式支出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税式支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总结国际上税式支出管理的主要经验及做法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与改进我国税式支出管理,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结合我国财政职能的转换及国情,重新界定税式支出的范围与活动领域;加快完善税收立法,特别是税式支出管理法;建立税式支出分析评估监督制度;逐步把税式支出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等.  相似文献   

17.
海运提单项下的提货权与承运人无单放货责任的认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海商法》相关规定的分析 ,引申出海运提单项下的提货权的概念 ,提出持有提单是主张提货权的必要条件 ,提单持有人可以凭提单而请求提取货物是主张提货权的充分条件 ,指示提单只有通过有效的背书才能成为提货权的凭证 ,承运人无单放货行为侵犯的客体是提单项下的提货权 ,提货权是索赔人以承运人无单放货为由向承运人提出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法治概念是法治理论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前提.对法治概念性质的不同理解,内在地包含着对法治建设内容的不同规定,甚至内在地规定着法治建设的不同模式.从性质上讲,不能把"法治"概念局限在法律自身范围之内而仅仅将其视为一个纯粹的法学概念,法治内在地包含着道德价值追求和基本政治原则,甚至包含着对法律的热忱和信仰.法治应该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因而法治建设也就是一个融政治建设、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19.
人的精神由知、情、意三个部分所构成,由此决定人的精神生活具有认知需要、情感需要和意志需要三 个方面。人精神生活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内容,因而具有不同的满足方式和价值尺度。认知需求的价值尺 度是知识量的前提储备;学习和科研的满足方式;认知的情感激励;顽强意志的有效保证。情感需求的价值尺度包括"自知、自控、自激、知人、善交"的认知尺度和情感需求的意志调控。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自主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相似文献   

20.
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可以划分为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新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阶段。传统产业竞争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国家的生产要素结构和产品的要素投入结构是产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新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指出,规模经济、产品生命周期、代表性需求等因素对产业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影响。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强调,钻石体系愈完善,产业愈能确立竞争优势。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对于中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