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仁”是中国哲学和儒家文化的内核,含义丰富而深刻。其虽复杂而多变,然亦整体而系统。不同视角,或有不同发现。以“易”观之,仁即是易道,不外“意-象-言”。仁之义,有浑全、有流行、有本体。或象之以春气,或状之以流水,其实,不过“生生”二字,此即仁之浑全。及其开显,则有流行三变:仁-义-礼。仁者,意也,仁之体;义者,象也,仁之道;礼者,言也,仁之事。三态流转,循环往复。其卷而藏者,方以智,超言绝象;其展而现者,行以勇,神妙莫测;其中而枢者,性以仁,寂然不动。故仁之本体,亦有三性:仁、智、勇。以上三者,即仁论之总纲,诠释之理路。由此,哲学之诠释便是大道之流转,真我之主宰。此以“意-象-言”这一本源为思维脉络、结构原理而展开的诠释,便是“意象诠释”。同构同源是其体,同构相推乃其用,中道圆融实其质。故曰其神圆,其道中,其构同。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艺术本体论,是主客观的完美统一;意境也属于本体论范畴,注重主客观结合,但偏于主体感受。意境取代意象深受老庄哲学影响,也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民族审美、欣赏心理有关,也是中国文论重表现轻再现、重“意”轻“象”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周易》以“意-象-言”这种方式展开易道,它体现着古人展开道论的根本方式,也即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以这种展开道论的方式、思维方式为研究方法,诠释古人的思想,即所谓“意象诠释”。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在《老子》中表现为“道-象-物”这样的道论结构。老子“自然”的观念,贯通老子道论的各层面。在这一结构中,“道”为体、为微;“物”为用、为显;“象”乃道之流行展开、显微之间。道体自然,流行亦自然,展开而实显为万物自然。道体自然,其义只能称“无”;流行自然,其义“无而有象、象而无形”,恍惚、窈冥;万物自然,即方圆万象。  相似文献   

4.
"意象"论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美学理论的重要基石和经典范畴.意象的发展过程就是民族哲学意识和美学意识不断深化和自觉的过程.理解"意象"的深刻内涵, 须把握三个方面 老、庄的"象"、 "道"关系论为古典意象的哲学之源; "易象"和"乐象"是意象审美内涵最终实现的前奏; "言意之辨"是理解意象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意象”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与反思,指出了“意象”是中国人体悟自然与人及其相互关系的必然选择与智慧;“意象”理论的发展经过了《易》象同体→言以成象、象以尽意→得意忘象、得意忘言→意之所承、象之图载→忘言得相、忘象得意→奢靡形似、华丽新奇→理气合一和超以象外的发展过程。并对书法意象理论从哲学与美学、书法意象史层面的研究进行了再思考;从书论层面揭示了书法意象的主要规律为书法形、势与态之象来于自然,皆从自然会悟意化而得,且经过了意形到意理再到意神的发展过程;书法意象的表现贵于澄神静虑、适意任情、意在笔先且字字意别;书法之法得于法象而取意;汉字之六书奠定了书法意象的文字基础;书法意象具有人书合一的寄情性;六书体的产生皆来源于意象;书法意象贵在神、心、气、手相合不二等主要结论。进而探讨了书法意象体系的宏观建构,并指出了书法意象理论研究应包括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意象作为诗的本体,在其组合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结构性空白。这种意象空白,有四种形态:一是意象内的空白,表现为象显而意隐;二是意象间的空白,表现为象断而意连;三是意象外的空白,表现为象止而意生;四是“直白诗”的空白,通过主体内心冲突的展示,表现为以某种情绪性或者意绪性情结存在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意象思维是中医学极具特色的思维方式之一,其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早在《周易·系辞上》就有“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说。从传统文化的视域出发,首先对意象思维中意、象、意象等概念进行释义,并对言、意、象三者关系进行疏析。在此基础上明确意象思维的内涵,即意象思维是思维主体将物象或拟象(符号、概念、模型等)作为思维工具,运用直觉、比喻、象征、联想、类推、顿悟等方法,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对意象思维特点的评析,合理定位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意象包括属于意层面的情与理和属于象层面之物与事四个核心要素.要生成意象,意与象自身的存在乃是先决条件.创作主体在或受外物触发、或欲表达内在情志时,常先择象以为载体,通过审美加工来将个体之意寄托其中,以构成观念形态的“意中之象”;继而,其借助于文字等媒介将其外化,构成以文本形态存在的“着意之象”.当文本意象得以构成并有效传播后,读者一方面通过阅读对其进行理解、阐释,另一方面,在个体创作中有意加以借鉴、模仿,从而构成读者意象.对这种构成过程进行解析,有助于作者与读者明晰意象的生成、传播与接受问题,认知文学本体性的构成要素,把握其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9.
加达默尔和成中英均对本体论问题作了哲学探讨。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由此在追问存在,在解释学经验的不断发展中彰显存在的本真含义,是海德格尔本体论的现象学方法与黑格尔辩证法方法的有机结合,体现出由诠释本体转向本体诠释的趋向。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则兼采中西诠释传统之所长,而以中国哲学为本位,主张本体与方法的互动,力图形成一个一体多元的开放系统——本体诠释圆环。对二者的思考向度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展示中国哲学思维方式对于本体论问题独特的思考进路,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中国哲学现代重建的根据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本书以易学意象美学为纲领,系统论述了《周易》“意象”、“刚柔”、“蒙养”、“素”、“贲”、“神”、“妙”等范畴的美学特征,以及这些范畴所形成的文化观念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影响。并从易学意象学关于“物”、“象”、“意”的关系入手,分析书画艺术“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审美观照理念的整体特征,分析易学意象思维模式、观照方法、时空结构、神变特征等方面对传统艺术,特别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影响和推进。  相似文献   

11.
晚清时期,程朱理学并不以哲理思辨见长,但局势的动荡却突显了它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清政府以理学为官方哲学,士大夫以理学为进身之阶、治平之器,民间则以理学为文化宗仰、道德法则。然无论是社会上层还是下层,既为理学信条所束缚,又极力对之加以维护。可见,理学不能简单地被视为心性玄谈或愚民之术。这一切,显示出理学具有多重面相,也反映了旧学在当时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哲学有三种功能,即追问存在、锻造武器及升华境界,哲学教学应该定位在让学生了解哲学含义、进行哲学训练、培养哲学精神,为今后成长提供某些启发和引导作用方面,为此,教师要多讲些哲学史,既符合学习规律,又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哲学老师应该更有道德、更有知识、更有智慧,一个好的哲学老师,除了搞好教学、科研外,还要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多交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不仅仅是具体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的变革 ,而且还是哲学形态的根本变革 ,是哲学的主题、性质、基本问题的根本变化 ,是传统哲学的终结。这是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的角度分析马克思的哲学观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义对阿拉伯商业运作影响深刻。这一文化背景构成阿拉伯商人独特的心理和行事方式。本文以阿拉伯商人经营、思维和生活方式的典型事例,从商业哲学、管理哲学、商业道德三个层面阐述当代阿拉伯人的实践经济哲学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西方哲学的传统,重新探讨了哲学的本质,强调哲学更像是一种理性反思的活动,而不是现成的知识体系。哲学智慧代表的更多的是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往往善于挑战人们习以为常或认为理所当然的意见和看法,善于摆事实、讲道理,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按照西方传统,哲学可以定义为一种追求关于世界和人生意义的根本性问题的确定性认识的理性反思活动。哲学的社会功能和主要价值在于反对教条主义,培养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高辨析概念和缜密论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蕴是随着时代和历史任务的变化而丰富和发展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世纪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关于人类认识的科学,是一门主体性的科学。哲学的科学性质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致的、吻合的,正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人类认识的基本理论,规定了哲学作为认识科学的性质,也规定了哲学研究的对象;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体系,应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逻辑起点,以充分发挥哲学作为认识科学的功能,达到提高国民理论思维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是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语境下对中国传统学术的一次学术创新活动.透过中国哲学史书写的总体演进过程,不难发现其中隐含的三个话语系谱和三种叙述模式,以及书写者的哲学观嬗变历程.  相似文献   

19.
不正确的哲学教育观念是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批判性、反思性、创新性的教育.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吸引力,必须在批判性、反思性、创新性教育观念视野下对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评价方法等进行全面改革,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0.
美学:艺术哲学还是文化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语境下的“艺术终结”问题,在黑格尔那里可以找到明显的哲学根源;艺术的终结随之导致了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的终结。在后现代时期,随着艺术日益被纳入保持中立的商业文化的范围,它已失去了批判的潜质和揭示真理的功能。进而言之,这种艺术的转向必然带来美学的转向,使作为艺术哲学存在的现代美学最终让位于作为文化哲学存在的后现代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