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笔书法首先是书法,其次才是硬笔工具。在当代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一样面临着继承、发展的重大课题,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历史使命也要求其不断地完善自身。硬笔书法的意义在于既传承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又提供新的东西,是书法艺术在当代的新发展。文章就硬笔书法的学习及发展提出若干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书法艺术是国学经典的组成部分,作为东方特有的艺术形式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书法艺术家马骏华的书法作品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他的创作题材,字体特点、艺术风格,探讨马骏华书法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书法艺术文化创新和传承的关系,并为相关研究者书法艺术创作提供启发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代表,对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新的时代要求人们善待书法艺术,社会要形成重视书法艺术的风气。青少年是继承和宏扬书法艺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书法是哲学     
书法艺术是中国众多艺术门类中的一种独特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奇葩。杨振宁教授说:“书法是哲学,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它源远流长、不断传承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旧中国,书法艺术仅限在上层社会少数文人中流传,他们对于书法的传承发展,固然功不可没,但不少人把书法作为举仕做官的敲门砖。现在是新社会,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经济文化的发展,学习书画的人越来越多,遍及城乡各地,书画艺  相似文献   

5.
魏晋时代的书法艺术理论朱桢追溯书法理论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理论,是形成于书法艺术独立、自觉并发展到顶峰的魏晋时代。此前的历史阶段都没有这一时期所具备的那种种条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理论的出现,也是书法艺术自觉的一种标志。魏...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书法的故乡,书法既是中国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也是韩国等其它国家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文已有六千年左右历史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现存最古可识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文字产生当初是人们用以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是从秋春时代末期开始的。M时起,为了使文字本身艺术化、装饰化,文字的书写开始向书法方向发展。到了唐朝,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书法艺术在中国历代的发展过程中,造就出了王费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对、赵孟等一大批…  相似文献   

7.
龙夫 《21世纪》2010,(9):64-64
在世界各地炎黄子孙聚居的闹市区,从住宅、商店、餐馆到社团会馆、牌坊祠亭,到处都可见到中国特有的传统汉字楹联。它继承了中国的书法艺术特色,表达了海外华人对故国桑梓的思乡情怀和中外友好之情。这里特选录海外中餐馆和会馆中较具特色的佳联,供读者欣赏。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魏晋书法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探讨魏晋书法艺术的风格特色,以及形成这种风格的社会背景和社会人文思想。魏晋书法笔致含情,崇尚自然而又飘逸狂放,黑白世界中那扑面而来的真率任情、粉黛无施、自然气韵和爽爽个性风骨,开创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滥觞。  相似文献   

9.
端午节这个民俗节庆因与屈原的关系而开始参与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文化传统的传承。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从屈原到老舍,形成了一条绵绵不绝的人文精神传承的大波。屈原与老舍都是以深切的人文关怀而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知识分子的。而老舍可以说要相当程度上传承与发展了屈原的人文精神。这主要体现在哀民生之多艰的生存关怀、重铸民族灵魂的精神关怀以及探究人类本性的永恒关怀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书法艺术长期受到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因此可以说书法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被称之为形象化的哲学。文章欲从回溯书法的发展历程、发展背景入手,品评不同阶段的书法特点,探究儒释道精神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书法与哲学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对同时代的艺术起指导作用,不仅影响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而且直接影响到艺术思潮的形成以及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的变化。灿烂辉煌的中国书法艺术,正是从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中吸取其丰富的营养,强调美与善的统一,通过汉字的点画、结构、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在笔法与笔意的统一中体现书法家的审美理想和精神境界。中国书法艺术从秦汉发展到现代无不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具大影响,中国书法可以说是形象化的哲学,是中国哲学这棵大树开出的奇葩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从15岁开始自学书法,而后师从当代著名书法家赵冷月先生,戴建福已经与书法艺术结缘35年。他临遍历代名家书法碑帖,精于行书、楷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东方艺术中心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从古代的书法中找到自己的语言是戴建福书法的最大特色,35年间,他经历过多次人生转折,但是唯一没有变化的是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开展书法艺术研究,拓宽书法艺术教育渠道,提升书法艺术教育层次,推动高等学校书法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于2007年3月成立了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所。我国著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为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所题写了所名。  相似文献   

14.
书法源于中国独特的东方艺术,它以汉字为载体,通过点画、线条、章法结构和笔势墨韵的组合变化来抽象、概括某种审美意识与文化内蕴,集中体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特质,广为大众所喜爱,其所应用和渗入到我们民族生活的深广程度,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难以企及的。本文从书法艺术的审美观念出发,由汉字的产生演变及其形式之美的内在特质阐述了书法艺术的形式之美,更从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和人格魅力的角度诠释了书法艺术的内在之美,从而领略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传统审美文化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书法从古文字发展到篆书、隶书、草书 ,再发展到楷书 ,虽“随体诘诎”的曲线趋于平直 ,但曲线之美的生命之形式与意蕴 ,却越来越深地沉淀于这契合宇宙自然之“道”的灵动圆活的曲线之中。中国书法艺术正是在这循环往复的曲线的流转运动中 ,生动地再现了客观事物及生命物体的形象美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书法艺术的形态、美学品格、哲学思想、艺术精神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精神特征。中国书法艺术对现代设计具有积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应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精神与现代设计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从纸质媒介的式微到电子媒介、数字媒介的兴起,社会主导媒介的表达形式开始从文字符号向图像符号转变,形成了媒介环境的图像化趋势。从中国传统民间游戏的传播现状来看,其创造性转化与活态化传承有融入现代文化传播体系的必要性,也有融入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可能性。未来中国传统民间游戏想要突破现有传播困境,则要坚持以图像符号传播为核心、以数字媒介传播为主导、以大众文化传播为导向;通过传统民间游戏资源的资本化、产品化,打造文化产业链,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民间游戏的活态化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汉字作为汉语中最基本的文字符号,是炎黄文明忠实的记录者和中国文化坚实的载体。汉字及其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影响与启迪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去研究和认识它,从而充分发掘其中包含的中国哲学,更深入地利用汉字进行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国四十年来的书法艺术,经过曲折的发展,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全国性的“书法热”阶段。在这股潮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国后逐渐形成的新的创作倾向,可称之为当代书法艺术创作倾向。当代书法艺术创作倾向,不仅与建国前和建国初期相比焕然一新,与书法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相比,也都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解放意识和个性色形。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国美学基础,它影响了中国的其他艺术,包括中国的绘画、建筑艺术,同时中国书法艺术也影响了中国的明式家具,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众多优秀的明式家具身上发现大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