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景东  朱梦妍 《管理科学》2019,32(3):106-119
  在技术创新网络组织中存在两种治理机制,一种是网络行为主体之间的正式契约和制度安排,另一种是关系治理等非正式的治理机制。正式的治理机制作为协调手段被网络组织广泛使用,但他们仅仅为网络行为主体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具体指向性使这些正式的协调手段对处于契约之外的众多无法辨识的问题显得无能为力。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是创新网络行为主体重复的交互模式,是一种非正式的治理机制。通过对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1个创新网络41家企业的深入访谈、资料查询和文档查阅,在了解技术创新网络发展过程中的运作模式和运行状况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过程,探析和归纳出网络惯例具有行为约束、关系规范和知识建构3种治理功能。         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惯例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具有行为约束、关系规范和知识建构的治理功能,这些惯例在网络组织运行中可以有效指导组织成员的相关行为,促进创新网络中知识在行为主体之间的有效传播和共享,协调组织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以保持网络稳定,还可以推动网络的变革和演变。网络惯例的行为约束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它影响着关系规范功能和知识建构功能,同时关系规范功能也促进惯例的知识建构功能,而创新网络通过知识建构功能促进网络创新知识的搜索引导、收集整理和复制内化,进而影响整个创新网络的技术创新。         研究结果弥补了关于网络治理理论研究的一些不足,丰富和拓展了惯例在网络治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实践中也可以对创新网络中各创新主体的合作行为、关系维护和知识获取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增强对技术创新网络惯例在治理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2.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核心之一是人员管理。研发人员是高技术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本和主导资源,具有典型的稀缺性、创造性、主导性、体验性以及高信息需求等异质性特征,能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满足研发人员的异质性需求,激活其创新潜力和活力,是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和管理技术人员的关键。        聚焦于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异质性需求特征,运用创新网络嵌入理论,提出创新网络嵌入、创新效能感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模型;借鉴成熟量表,设计相关测量变量的调查问卷;利用Spss 19.0和Amos 21.0软件,对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地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269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创新网络嵌入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并验证创新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结构嵌入对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关系嵌入仅对创新过程具有正向影响;创新网络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创新效能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效能感在研发人员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创新过程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结构嵌入对创新结果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从技术人员创新绩效管理的微观视角入手,探究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内涵、实质和影响因素,对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创新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关系嵌入悖论进行实证检验和解读,提出提升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创新网络嵌入式开发策略,包括聚焦产学研战略协同和集群创新、强化关系网络建设和位置管理、营造宽松氛围以提升创新效能感等。  相似文献   

3.
 网络位置的跃迁能够为联盟内企业带来很多关键性资源和社会效应,联盟内大量企业都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加速其网络位置的跃迁。已有研究较多从企业自身拥有的网络能力和网络中企业位置嵌入优势探讨网络位置的快速跃迁,忽视网络合作企业位置嵌入的作用,特别是网络位置嵌入存在差异的企业所形成的网络异位置联盟,容易导致资源和信息流动的改变,而对企业网络位置演化产生综合影响。此外,在中国新兴经济情景下,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企业合作意愿以及合作方式的选择,以此动态作用于异位置联盟方式下企业网络位置的演化。        运用资源基础观和信任理论,对比分析同位置联盟和异位置联盟对企业位置跃迁的作用,并检验网络企业嵌入不同行业环境(行业环境动态性和行业环境竞争性)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权变作用。采用中国信息行业研发合作网络为样本,运用社会网络Ucinet 6.0、Stata 11.0软件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与网络同位置联盟相比,异位置联盟更容易促进企业网络位置跃迁;行业环境动态性越强,越会促进网络异位置企业间联盟对企业网络位置跃迁的正向作用;行业环境竞争性对网络异位置联盟与企业网络位置跃迁之间关系没有权变作用。        研究结论进一步明晰了网络异位置联盟对企业网络位置跃迁的作用机理及行业环境对企业网络位置演化作用机制,为企业有效获取和利用网络位置资源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中国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进行的反向国际化品牌战略成为战略和创新领域的焦点。鉴于已有研究较关注大型制造企业的品牌创新,因此结合西方能力理论和中国特色制度环境,探讨反向国际化情景下中小型制造工厂的自主品牌战略。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阐明对专注出口的中国代工企业转战中国市场而言,具有中国情景特色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中国市场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辨识中国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在出口市场和国际化过程中主要培养的技术创新、国际营销和先进制造3种动态核心能力。参照资源-能力-绩效战略思路,推导出6个假设并建立研究框架。基于202家企业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和巢状模型法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反向国际化品牌战略过程中,技术创新、国际营销和先进制造能力是中国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运用中国关键资源建立自主品牌的中介变量,中国市场稳定度显著影响自主品牌绩效。也即表明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型代工企业应如何利用其海外竞争时培育的动态核心能力,转化关键资源,在国内销售自主品牌。        揭示中国情景下,本地市场资源(来自企业外部)与国际化过程培育的动态核心能力(源自企业内部)两者间的交互作用机制,以及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如何据此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创造自主品牌。为其他在华代工企业(包括本地和外资)提供启示和借鉴,有助于他们较好地处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爱武  关洪军 《管理科学》2018,31(6):104-116
  企业环境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重要途径。由于环境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双重外部性,环境政策成为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已有研究存在环境政策工具研究视角单一的问题,难以反映政策组合中不同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         基于社会科学计算实验方法,构建企业环境技术创新动态仿真模型,通过模拟不同环境政策情景下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过程,探索不同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首先,介绍模型对应的现实场景,在对现实场景抽象简化的基础上,对模型中相关主体的属性、行为规则和交互规则进行详细描述,说明模型的具体实现过程和相关参数;其次,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设置多种实验情景,分别进行模拟实验;最后,分析实验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环境创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决定企业对环境创新技术的采用行为,因此政策工具的制定应立足于促进环境创新技术的发展,以提高创新产品的市场预期,降低创新技术采用成本。在市场机制与企业竞争的共同作用下,当环境创新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时,单一的补贴政策对环境创新技术促进效果不明显,应考虑多种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严格的环境税费制度与环境创新产品价格补贴政策组合,可有效促进企业环境技术创新,但严格的环境税费制度在激励创新的同时,可能增加企业负担,因此在创新技术更替的过程中会有大量资金力量薄弱、技术落后的企业被淘汰;宽松的环境税费制度与补贴环境创新产品市场的政策工具组合,通过环境税费预期提高企业对环境创新技术的预期,提前为技术更替做好准备,从而可以在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逐步促进企业环境技术创新,完成新旧技术更替。         所构建的模型可以作为环境政策设计的参考工具,通过设置政策情景并展开模拟实验,分析其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长短期影响。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技术标准联盟的形成、技术标准的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平台,因此集群环境如何影响集群企业的技术标准战略是一个新颖的研究课题。影响技术标准形成和扩散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网络外部性,而集群的技术标准除标准本身所具有的网络外部性外,还有集群的网络外部性。        考虑到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集群之间的竞争是集群的主要环境之一,分析群内竞争、群外竞争及集群标准的网络外部性对技术标准联盟组建意愿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以集群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溢出为视角审视技术标准联盟创新的特性,构建数学模型,对群内竞争、群外竞争、集群标准网络外部性对集群内技术标准联盟组建意愿和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机理分析。基于227份调查问卷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对机理分析取得的相关结论进行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①群内竞争对集群技术标准联盟组建意愿和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群外竞争、集群标准的网络外部性对集群技术标准联盟组建意愿和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②在不同的群内竞争、群外竞争、集群标准网络外部性下,知识溢出对集群技术标准联盟组建意愿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权变性;③集群企业间的知识溢出程度调节群内竞争、群外竞争、集群标准网络外部性与集群技术标准联盟组建意愿和创新绩效的关系,这种调节作用也因群内竞争、群外竞争和集群标准网络外部性的不同而具有权变性。        限制集群内部企业的过度竞争,使企业将竞争焦点转向集群外企业,增加集群整体的品牌效应,维护集群的正网络外部性,有利于产业集群技术标准的形成和创新;政府应适时调整产业集群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充分利用知识溢出的优势,限制其对技术标准创新的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技术产业存在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市场竞争3种集聚模式,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具有相关性。已有关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关系的研究忽略了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影响,导致研究的局限性。        基于此,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对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从时间和空间视角,立足于产业整体和五大行业,分别引入时间滞后项、空间滞后项和时空滞后交互项,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市场竞争3种集聚模式与创新产出的时空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特征,表现为空间异质性,整体呈现高-高和低-低的空间集聚分布,同时还具有显著的累积循环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短期内会对创新产出产生负向的区域内和区域间溢出效应,从长期看区域内溢出效应消失,区域间溢出效应由负向转为正向。集聚模式对创新产出的时空效应还存在行业差异,以行业为研究对象时,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创新产出短期内受到市场竞争的负向区域间空间溢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产出短期不仅受到专业化集聚和市场竞争的正向区域内空间溢出,还受到多样化集聚对区域整体的负向空间溢出,其他行业的创新产出没有受到集聚的显著影响;从长期看产业集聚对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研究结果丰富了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关系的相关经验研究,为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为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发展提供了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8.
 已有破坏性创新的研究大多在“破坏性创新已经出现”这个假设下,探讨企业如何应对破坏性创新的挑战,较少涉及破坏性创新的前因和过程。通过中国情景下本土需求实现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案例,剖析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将有助于丰富破坏性创新形成前因的研究。        选取3家本土电动汽车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3阶段编码程序对案例进行剖析,解析后发国家情景下本土需求的构成要素,探究本土需求引致破坏性创新的概念框架,分别从本土需求的形成过程和异质性内涵以及本土需求与企业破坏性创新关系3个方面解读概念模型,最终给出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机理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①本土需求是由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4个主范畴构成,4个主范畴之间的交互作用创造了异质性需求条件,最终引发本土需求外在表现的独特性。②本土需求的4个主范畴对破坏性技术重构的作用点存在差异。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形成的约束条件产生技术结构性破坏,经济约束和政府规制形成的约束条件往往产生技术功能性破坏。③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过程分为破坏性技术重构型路径、价值网络重构型路径、技术衍生价值网络重构型路径、价值网络衍生技术重构型路径。        在理论上,研究结果为探讨不同范畴的本土需求与破坏性创新关系模式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拓展了后发国家破坏性创新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条件,描绘了后发企业基于本土需求构建破坏性创新的实现路径。在实践上,研究结果为后发国家的企业提供对策建议,使其能够有针对性的认知本土需求对破坏性创新的价值,并为后发国家政策有针对性地构造产业竞争规则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创业网络为新创企业获取资源、突破资源约束困境提供了可能,能否将创业网络中潜在的资源真正转化为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取决于其对资源进行拼凑的程度。已有研究在相关领域有所探讨,但是尚需对创业网络进行细分,探讨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并讨论资源拼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情景条件。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将创业网络分为均包括网络规模、网络多样性、关系强度的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理论推演出两类创业网络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机制以及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从创业学习的角度探讨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在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204份来自新创企业的有效问卷,运用Spss 23.0和Mplus 7.4检验数据质量、变量间关系和研究假设。         研究结果表明,创业网络是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正式网络多样性和关系强度对新创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正式网络规模的正向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非正式网络规模、网络多样性和关系强度对新创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在正式网络的网络多样性和关系强度以及非正式网络的网络规模、网络多样性、关系强度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探索式学习在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利用式学习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从资源的来源角度深度剖析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揭示资源拼凑在其中的中介机制,通过创业学习界定资源拼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情景。研究结果启示新创企业在构建正式网络时应重质不重量,积极构建多样性的正式网络并扩大非正式网络规模,加强与非正式网络成员的联系。同时,应善于资源整合和拼凑,实现对资源的创造性利用,并注重创业学习的作用,尤其是加强探索式学习。  相似文献   

10.
汪旭晖  陈鑫 《管理科学》2018,31(1):101-115
 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使消费者更频繁地借助用户生成内容获取产品信息和产品使用体验。用户生成内容的感知效应和劝说效应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感知效应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感知,劝说效应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Web 2.0时代,网络口碑的主要形式为图片评论和文字评论,目前图文结合的用户生成内容作为网络口碑的新形式受到广泛关注。        从图文一致性和图文位置关系两个视角剖析图文结合的用户生成内容对消费者感知有用性的影响,为增加研究结果的内部效度,采用情景模拟实验法,通过4个实验,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均以中国某高校的本科学生作为样本。        根据双重通道编码理论,研究1验证图文结合的用户生成内容是更有效的网络口碑传播形式。研究2从图片类型出发,检验消费者感知有用性的差异,并验证产品类别对图文结合的用户生成内容与消费者感知有用性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对于享乐型产品,社会型图片比功能型文本对消费者更有用;对于实用型产品,功能型图片比功能型文本和社会型文本对消费者来说更有用。研究3以图文的空间距离作为自变量、以消费者感知有用性作为因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图文远离呈现的用户生成内容相比,当消费者浏览的是图文临近呈现的用户生成内容时,其感知有用性更高。研究4在研究3的基础上对图文位置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消费者更关注文本信息,左图右文的图文位置关系更有助于消费者理解产品信息;如果消费者更关注图片信息,上图下文的图文位置关系更有用;如果消费者对文本和图片信息都比较关注,右图左文或下图上文的图文位置关系更有用。        研究结果不仅对深化和完善图文结合的用户生成内容相关理论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营销者和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营销创新、增强营销效果和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Human capital flow embeds firms into knowledge sharing–protection tension.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 whether firms balance this tension by regulating the volume of human capital inflow. Accordingly, we examine the presence of ebb and flow cycle in human capital inflow. Ebb is expressed in terms of net negative change in volume of human capital inflow of a firm, at any given period, with respect to prior period. Flow is expressed in terms of net positive change. As human capital flow embeds firms into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 we examine moderating effects of network closure and network status on the ebb and flow. Further, we examine the role of cultural distance o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network closure and status on ebb and flow. We test our hypotheses based on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 transfers among the clubs of the Big-five European Leagues. The results indicate presence of ebb and flow in human capital inflow. Also there is moderating effect of network closure and status, such that they diminish the ebb and flow cycle. We also found evidence that cultural distance further determines effectiveness of network closure and status in diminishing ebb and flow.  相似文献   

12.
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157家制造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技术授收双方互动和知识创新分别对组织学习与技术转移绩效关系的调节与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组织学习对技术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授收双方的互动在组织学习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知识创新在组织学习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论有助于理解组织学习影响技术转移绩效的机理,使组织学习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技术转移实践。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draws on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ocial network discipline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network closure on organizations’ competitive advantage. We hypothesize that the level of network closure affects an organization's capability of knowledge identification,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protection and knowledge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se capabilities in turn affect an organization's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us, we model network closure as indirectly affecting an organization'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Partial Least Square (PLS)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of 78 Chinese petrochemical firms shows that network closure can both enhance and decrease an organization's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twork closure enhances an organization's competitive advantage by facilitating knowledge protection and transfer (via institutionalization), but decreases competitive advantage by hindering knowledge identification. Environmental dynamics that the organizations encounter are observed to moderate the effect of network closure. Combining our results with the findings from the literature, we propose that organizations operating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 where the domain knowledge is in a state of flux, need to place great importance on knowledge identification; such organizations should choose a sparse network that allows them to receive diverse knowledge. In contrast, organizations operating in a stable environment should opt for a dense network to protect their knowledge and facilitate transfer of required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4.
跨代创业是家族企业传承和永续经营的核心问题,涉及到两代企业家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传承创新.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家族企业的独特资源对创业的影响,但忽视了家族企业资源在代际之间形成的异质性结构及其在传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二代涉入带来的资源异质性及其与一代资源之间的整合是组合创业的资源基础,也是推动跨代创业的动力.本文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出发,探究家族跨代资源异质性及其整合对家族企业创业行为的影响.基于1999年-2012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二代异质性的知识资源对家族企业组合创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家族一代社会资本与二代异质性资源的整合也会正向影响家族企业的组合创业行为.分析结果还表明,地区市场化水平会负向调节知识资源异质性与家族企业组合创业的关系.本文结论对资源观在家族企业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转型经济背景下的组合创业研究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共享领导力是提高多元性、知识型的组织绩效的有效方式,但已有对研发组织领导力理论的研究大都侧重于垂直领导力对创新的影响,对共享领导力关注不足,而共享领导力作为一种随着团队发展而动态形成的领导力类型,已被证明是提高多元性、知识型组织绩效的有效方式;目前将共享领导力作为整体概念的研究思路能从宏观视角把握其作用机制,但不足以从微观层面揭示共享领导力的动态性的产生和作用。        基于领导力行为理论,从7个行为维度对共享领导力和垂直领导力进行解构,考虑垂直领导力的影响,从微观层面研究共享领导力的产生及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运用访谈和参与性观察对4个研发团队进行全生命周期数据收集,通过多案例研究方法和规范的质性分析技术探究共享领导力行为在团队不同发展阶段的形成过程,以及垂直领导力行为对该形成过程的影响。区分创新绩效中的过程绩效、产品绩效和学习绩效,进一步揭示共享领导力和垂直领导力在促进不同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的不同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共享领导力不同行为的产生既直接依赖于垂直领导力,又通过依存环境间接依赖于垂直领导力;共享领导力的不同行为并非一次性形成,而是分别产生于团队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即在团队构建期首先形成跨边界领导行为,在成员磨合期形成激励行为和关怀行为,在规范执行期形成授权行为和变革领导行为;共享领导力行为的这种动态性决定了其直接作用于团队创新的学习绩效和产品绩效,对过程绩效没有直接作用,而垂直领导力行为则对过程绩效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并通过共享领导力间接作用于学习绩效。        在理论层面,从共享领导力行为角度分析其产生和作用,从微观层面挖掘其动态特性,解释了共享领导力和垂直领导力在促进创新绩效过程中的替代和互补关系,从而完善共享领导力的动态概念理论,也为后续的动态研究提供新思路。在实践层面,为研发团队管理中依据团队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创新绩效需求发展不同的共享领导力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整合社会网络理论、注意力基础观和新制度主义理论等,通过对282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网络密度和高管注意力配置的交互匹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制度压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高密度网络中,高管采用注意力聚集策略对绿色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在低密度网络中,高管采用注意力分散策略对绿色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规制压力和模仿压力均正向调节网络密度和高管注意力配置的交互作用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但模仿压力的调节作用更强。通过构建不同制度压力情景下网络密度与高管注意力的交互作用对绿色创新影响的理论框架,本文推动社会网络理论、注意力基础观等成熟的理论成果从一般创新向绿色创新研究领域繁衍,为企业绿色创新加入与主流理论的对话做了努力,为企业在绿色创新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制度压力,以及所嵌入的组织间网络密度情况,选择合适的注意力配置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We shed new light on the linkages between age diversit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xplore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on such relationships. Based on a linked dataset that contains cross-sectional survey data and longitudinal employer–employee data from Luxembourg, we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age diversity on innovation depends on the ag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employees: positive for firms characterized by heterogeneous age groups (variety), negative for those dominated by polarized age groups (polarization). HR practices such as information sharing mitig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age polarization on innovation. Practices enhancing development such as training are found to play a significant and negative role in moder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diversity and innovation. We illustrate how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may use HR practic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heterogeneous aging workforce and the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values and abilities between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块化网络组织的知识流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模块化网络组织是新经济时代兴起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它为知识流动提供了网络平台,同时它的组织特性又有利于促进知识流动和整合.知识流动能够提升模块化分工水平,推动网络组织升级和技术创新,化解模块化风险,从而增强模块化网络组织的竞争优势.本文引入企业知识理论,分析了模块化网络组织与知识流动的耦合机制以及模块化网络组织环境下知识流动的动态过程、动力机制和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9.
衍生品创新是金融市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利用全球交易所衍生品数据,本文研究交易所治理结构、所有者背景和衍生品创新的关系,并分析了法治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于会员制交易所,交易所治理结构去互助化程度的上升加深了对衍生品创新的抑制作用;法治环境能调节交易所治理结构和衍生品创新的关系,在法治环境相对较好的国家(地区),上市交易所的衍生品创新数量高于公司制交易所,且后者的衍生品创新数量高于会员制交易所;交易所去互助化后,随着法治环境的改善,政府和外资背景所有者对衍生品创新的促进作用下降,民营背景所有者对衍生品创新的促进作用上升。研究结论对优化我国交易所治理结构、提升微观主体的金融创新功能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