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要]旅游业的集聚、扩散效应和产业联动效应在九寨沟推进了城镇空间扩张,经济水平提升。九寨沟县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等级高的资源优势和旅游业集聚效应、关联带动效应强的产业优势,说明旅游业对城镇化发展的强大推进作用,可为经济社会落后、不具备工商业大规模发展条件、但旅游资源丰富的广大西部民族地区,推行以旅游业为主导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径提供可靠的依据和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2.
在旅游资源丰富、城镇化水平落后的四川藏区,把加大旅游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研究了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互促共进的双赢关系。城镇化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载体,旅游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笔者认为,旅游城镇化建设应从提升旅游产业的凝聚力和扩散力、突出旅游城镇(村寨)的特色、创新旅游产业投融资模式、加大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来促进四川藏区旅游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的城镇工业化推进的经典理论不同,在具有旅游资源禀赋的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依托旅游业等特色支撑产业的发展可以较好地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进程。通过对云南昆明市团结彝族白族镇乡村生态旅游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论述了团结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城镇化的作用,并就目前团结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镇规划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创建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机制,注重发展城镇个性和旅游特色,传承和保护好当地文化遗产是推动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的有力措施,也是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发展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恩施州旅游产业与城镇化两个测评模型,选取指标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2009年至2014年恩施州统计年鉴数据赋权,计算出旅游产业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恩施州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建设有较稳定的耦合度且处于中等水平;二者协调度逐年提高,协调度由中低水平上升至中等水平。据此,笔者提出建立产城融合统筹指导组织、统筹旅游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重视旅游产业和城镇化评价中权重指标的建设、提升城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水平等方式,来实现城镇特色和旅游特色的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5.
四川民族地区分布着我国最有价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发展四川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旅游业,应该抓住长江上游生态建设的机遇,以城镇化为核心,加速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实行生态移民。没有民族地区城镇的发展,现代文明的传播将减缓,工业化进程难以推进,经济发展的差距将与内地进一步拉大。小城镇的建设要充分体现民族社会、文化、习俗等特征,才有生命力,才能与旅游业的发展相互促进。把旅游业和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相结合,抓住国家生态工程建设的机遇,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以生态移民的方式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推进。  相似文献   

6.
<正>旅游资源开发缓解绿洲城镇孤岛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新疆视角》一书,是由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杨宏伟所著,2018年7月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该书基于新疆绿洲城镇孤岛效应的影响,研究了旅游业发展对促进新疆绿洲城镇化的机理。通过对"十一五"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新疆旅游资源战略性开发的规划实施作出综合分析,从新疆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旅游产业带建设、旅游城镇化建设和旅游中心地体系发展等方面,着重分析、研究了旅游资源战略性开发与绿洲城镇群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  相似文献   

7.
发展旅游业是少数民族区域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同时推进了其城镇化发展。本文探讨了旅游城镇化的概念,发生机制以及少数民族区域旅游城镇化的内容、特征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视阈下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有助于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乡村作为城镇化的一部分,辽宁省乡、镇数目多,涵盖全省大部分旅游资源,因此,如何合理发展乡村旅游,推进辽宁省城镇化进程是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新型城镇化与辽宁省乡村旅游之间存在协同促进及相互制约的作用,同时,结合辽宁省乡村旅游现状,提出辽宁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应扬长避短,通过科学规划,明确乡村旅游的重点地位。同时,从依托城镇化建设,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及塑造特色品牌等方面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城镇化速度和规模取得了较大提升。近年来,处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青岛,一直在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区位优势和特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城镇建设过程中,青岛尤其注重城镇建设与生态循环之间的良性互动。既有的城镇化建设实践表明,若要实现积极稳妥的城镇生态化建设目标,必须强化完善城镇建设参与主体的行为约束机制,包括城镇规划生态强化机制、环保科技城镇化应用推广机制、城镇居民观念绿色转型引导机制、城镇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制度约束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产品是旅游业的核心,深入研究自然资源类旅游产品开发的时空演变对于了解区域旅游发展规律及旅游城镇形成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张家界为例,从产业生成周期视角,分析张家界旅游产品与乡村振兴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动力机制。研究发现:(1)不同阶段,旅游产品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所不同,旅游产品开发与城镇化及乡村振兴交互影响,贯穿于旅游产品的时空演化过程中。(2)张家界旅游产品演化的内在动力来自于旅游经济价值,外在动力来自于游客多元化和阶段性需求差异;在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下,推动着旅游产品在空间上沿着一定轨迹不断演化和发展。(3)探索出一条“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城镇形成—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商品经济和阶级分化的产物。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一个时代科技文明与人文思潮的集中体现。作为城市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指导思想的城市规划理论最能体现人文学科与科技学科相交融的特征。从学科交叉角度可把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人文学科占支配地位时期的古代城市规划 ,科技学科独立发展时期的近代城市规划理论和人文学科与科技学科交叉中的现代城市规划学 ,并对每一阶段学科交叉的特点及其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尽快缩小或消除城乡和地区差别。城镇结构体系不合理,城镇规模增长迅速、城镇规划综合调控作用尚未充分体现;城镇资金缺乏,城镇发展人才匮乏等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更新观念,强化城镇规划对城镇发展的综合作用,搞好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把城镇化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走贵州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方能加快全省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乡村产业振兴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后劲与潜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因地制宜、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在运用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对S镇国际慢城项目展开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市场、社会在乡村旅游产业振兴中协同共治的三维分析框架,指出在组织管理、资源投入和政策指引上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振兴存在规划滞后和项目先行,政府政绩主导下盲目开发、旅游产业与乡村发展耦合性偏离等问题。乡村旅游产业振兴应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构建多元主体的合作机制、多方资金的整合机制以及多重利益的协调机制,共同克服管理程序缺乏严格规范、项目投入缺少市场研判、政策指引不力等问题,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当下,重庆发展乡镇文化产业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重庆乡镇文化产业虽有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模式单一等主要问题。若政府牵头搭台、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以打造乡镇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为起点、积极实施引智创新,不断深化、完善乡镇文化产业链,最终走向产业集聚,文化产业必将发挥其对镇域经济的扩散效应,有效推动镇域经济的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15.
中心镇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节点。新农村是承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有力补充。中心镇和新农村分别作为现阶段小城镇和农村发展的“两极”,两者协调发展对促进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基于此,对中心镇与新农村协调发展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中心镇与新农村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湟源丹噶尔古城历史文化悠久,拥有独有的民间艺术和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开发优势。针对当前丹噶尔古城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永川区松溉镇是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也是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总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松溉古镇的旅游迅速发展,成为这一地区一个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受到重庆市及国内众多游客的青睐,古镇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我们看到,松溉古镇正在遭受现代化和商业化的强烈冲击,古镇的保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在对松溉古镇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揭示古镇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对保护和开发松溉古镇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丹东市五龙背镇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丁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逐渐被引入到休闲农业的理论与实践中。以随机抽样方法对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游客进行了旅游动机、行为特征和对休闲农业前景展望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五龙背镇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存在产品类型单一、缺乏统一规划和地方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为了使当地休闲农业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依托五龙背镇特有的资源优势,运用体验经济理论,设计了适合当地休闲农业的审美型、教育型、逃避型和娱乐型等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9.
发展旅游业对自然生态环境非优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目前自然生态环境非优区旅游发展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以陕北为例 ,提出了自然生态环境非优区进行旅游规划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永川区松溉镇是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也是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总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松溉古镇的旅游迅速发展,成为这一地区一个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受到重庆市及国内众多游客的青睬,古镇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我们看到,松溉古镇正在遭受现代化和商业化的强烈冲击,古镇的保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在对松溉古镇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揭示古镇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对保护和开发松溉古镇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