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汉派文学以武汉为中心,是中国当代文学流派体系和作家地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池莉、方方均为该派的代表作家。"汉味"是她们写作的重要特色。同为新写实主义作家,池莉和方方在写作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同中有不同,探寻两人书写上的异同点,更有助于全面、深入地对两位作家的作品进行解读。本文选取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不谈爱情》《致无尽岁月》与方方的《万箭穿心》《出门寻死》《中北路空无一人》等为语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琴心 《伴侣(A版)》2014,(3):26-28
一位失业后又被丈夫无情抛弃的女子,没有怨天尤人、消沉度日,而是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诧的选择———一贫如洗的她,带着10岁的女儿赴新加坡求学!13年后,这对饱尝辛酸的母女终于迎来光明:女儿拿到了世界名校的文凭,母亲在新加坡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公司,由她担任总编的《美文精编》成为畅销杂志,母女俩还获得了这个"花园之国"的永久居留权。2014年初,新加坡星林影视集团将把她写的自传体小说《我在新加坡陪读》拍成电影。  相似文献   

3.
历史为胜利者书写,历史为掌权者所书写,这话至少在权力高度控制社会的情形下,是一句真理。小说《1984》中的一句口号称“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将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揭示历史与权力的关系,是如此的赤裸裸,如此的血淋淋。  相似文献   

4.
小说《芝加哥》是埃及裔著名畅销小说家亚拉·阿斯旺尼继小说《亚库班公寓》之后的又一力作。该小说根据作者早年经历创作,讲述了一群埃及留学生在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求学的遭遇。反映了从本土保守的传统文化转移到自由开放的美国文化后,埃及留学生受到的冲击和感受到的身份焦虑。本文在女性主义的视阈下,从波伏瓦主张的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解读以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为代表的旅美东方女性,受到西方文化和父权制社会双重压迫后的"他者"境遇,并分析造成这种"他者"境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刘文 《现代妇女》2014,(7):365-365
本文通过分析台湾后殖民主义影片的创作时代与背景,探讨电影创作中被殖民者的复杂身份和多重的情感体验,解读台湾电影中对日本的后殖民批判与后殖民想象,力图在剖析台湾电影后殖民主义色彩的同时,阐释台湾电影的文化心理与殖民地之间的话语关系,从而展现其特有的后殖民主义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6.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到处弥漫的都是无边的苦难,本文简要分析了余华苦难书写的表现及苦难书写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帅奇 《现代妇女》2014,(1):191-191
胡学文小说《逆水而行》展现了乡长吴石与村长霍品围绕鸡心湖开发问题的争斗。同是官员,乡长吴石代表了"官本位"思想,村长霍品代表了"民本位"思想。相较于吴石对"官本位"的一以贯之,霍品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才最终选择了"民本位"思想。小说实质上通过二人在为政思想上的争斗表达了以民本位思想置换官本位思想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北宋周邦彦写作《汴都赋》的时代背景与东汉班固作《两都赋》的背景之间有高度的相似性——彼时的京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合理性危机。周邦彦吸取了班固创立的书写典范和策略,通过对政权正统性和都城居中以及"有德则昌"的强调来证明定都汴京的合理性,且在此过程中积极创新,与班固笔下平面的两都不同,周邦彦凸显了一个立体的汴京。  相似文献   

9.
陈宇 《职业》2014,(16):17-19
一位美国记者,只因造访了北京中关村的"车库咖啡",就在《华盛顿邮报》上惊呼:"美国人应该害怕中国什么?"话说到这份儿上,你有何感受?看了人民出版社的《车库咖啡——中国硅谷的创业梦》这本书,着实让人触动:小小的"车库咖啡"究竟为什么让美国人如此担忧?  相似文献   

10.
《通俗赤绳奇缘》是日本江户时期著名翻译家西田维则翻译的"通俗物"。作者西田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受到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日本本土特定的文化语境的影响,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创作观念。本文主要对中日两国的《通俗赤绳奇缘》的先行研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东北沦陷区文学的兴盛虽只有几年时间却涌现出一大批独具风貌的文学作品和深富民族担当的优秀作家。其中,出生于1912年的白朗与萧红并称为东北女性文学的拓荒者。本文以白朗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小说中屡次出现的"出走"情节分析白朗对黑暗势力的强烈反抗;梳理作家的女性书写,论述其关怀家国命运的女性视角;探讨民族危亡之下白朗关于生与死的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12.
当代吉林女性文学创作立足一方水土,既是当代东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多样化的创作主题彰显着东北文学的魅力,展现着东北辽阔疆域上"吉林映像"的风姿。以吉林女作家金仁顺民族题材小说、王可心"西山系列"小说为切入点,试图从当代吉林女性作家多样化的创作风格中管窥地域文化品格及其创作价值,兼论及吉林省本土作家作品对吉林地方文化传播的反哺。  相似文献   

13.
本来,我希望在这里讲述一个关于范文芳和李铭顺相识、相知、相爱的动人爱情故事。范文芳是新加坡著名的影视歌三栖演员,号称"新加坡第一美女";而李铭顺则是新加坡最红的"荧屏小生"。他们总是同时出现在新加坡"十大最受欢迎艺人"的名单里。笔者早就从媒体上得知,范文芳和李铭顺这一对荧屏情侣,先后携手合作了多部爱情片。在《神雕侠侣》《新阿郎》《心锁》和《青蛇与白蛇》中,他们都曾扮演恋人。而其私底下的关系却一直扑朔迷离,众媒体虽多年探求、多方求证,终未得其解。笔者日前得到"线报",说眼下范李二人正在河北的涿州外景地拍摄新片《奔月》,在这部长达30集的神话剧中,他们仍然扮演一对生死相恋的情侣——嫦娥和后羿。于是,笔者驱车百里,来到了涿州。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部可称为"时代画卷"的伟大文学作品,《红楼梦》虽是一部小说,却在字里行间记下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展现了明末清初的社会风尚与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詈骂语的梳理与概括,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分析,进而一定程度揭示这部作品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的尊卑观念、审美价值取向、身份观与面子观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在2010年4月公布的《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的200位候选人名单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等著名人物同时在列的还有中国28岁的青年作家韩寒。十年前,小说《三重门》让韩寒一举成名;随后,他成为中国大陆唯一一位拉力赛车双料年度总冠军;如今,他拥有4亿2千多万点击量的个人博客,令世界瞩目。在网上搅动了中国的韩寒,成为这个时代鲜活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1956年,突尼斯独立后,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剧变,从而推动了小说艺术的发展。当时,作家们倾向于两种小说创作,一是从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汲取灵感和营养写作历史小说;二是从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中积累素材创作现实小说。1945~1962年,马格里布各国共出版中、长篇小说7部,其中5部是突尼斯小说,可见突尼斯在这方面是领先的。 艾布·卡塞姆·穆罕默德·卡洛出版的《复兴》系列丛书,无论对短篇小说,还是中、长篇小说的创作都有促进作用。丛书中有突尼斯作家的作品,也有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作家的作品。随后,由穆罕默德·姆扎利主编的《思想》杂志问世,这份期刊尤其关注小说文学,1959年出版过一个突尼斯阿语小说专辑。1966年,《小说》杂志创刊,主要刊载短篇小说,也刊登有关中、长篇小说的评论与研究文章。 此外,《新生》期刊、《劳动报》、《晨报》等都辟有每周专栏,发表小说、文评,为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提供合适园地,为活跃小说创作发挥了良好作用。 白希尔赫里夫是突尼斯杰出的小说家之一,3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50年代,《思想》杂志连载他的中篇小说《爱的诱惑》。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叙述一个20岁青年的爱情历程。之后,他的长篇历史小说《夜光》出版,取得颇大成功。他的第三部作品是《  相似文献   

17.
正不仅爱读书,杨绛至今还笔耕不辍。在把钱钟书数量惊人的手稿,整理出来交付出版后,写了散文集《我们仨》,记录和回忆与钱钟书及女儿钱瑗一起生活时的情形,展现了知识分子在20世纪的境遇。杨绛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今年已经103岁了。现如今人们提起杨绛,总要提起她是钱钟书夫人。很少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前,人们是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一度搞得钱钟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作为战火纷飞时代一名异类作家,其作品与当时革命文学创作不同,着重展现社会地层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传奇"故事。作者习惯用日常琐碎小事的描写来反映女性生存境地的艰难,并通过男性形象的畸形化来衬托女性悲剧的本源。《金锁记》与《怨女》是作者对同义素材进行不同创作的两部小说,虽然两部作品写作手法不同、艺术技巧不同,然而小说主人公七巧和银娣的悲剧命运却又异曲同工,本文主要对《金锁记》《怨女》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女性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9.
电影《让子弹飞》是对小说《盗官记》英雄叙事的后现代改写,塑造了亦正亦邪、介于侠客与土匪之间的张牧之形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勾勒其与小说原著《盗官记》的隐秘对话,并且通过分析张牧之与传统侠客英雄、革命英雄的区别,展现《让子弹飞》中侠义与反侠义之间的互动,进而揭示姜文所构建的荒诞现实背后的英雄叙事,以及这一现象所暴露出的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以《冈底斯的诱惑》为例来分析西方后现代主义对马原的小说创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