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理人》2014,(1)
正从2007年零起步,经历6年的自生长,原以为P2P网贷能扛起互联网金融的大旗,但现在,随着平均每天一家P2P网贷平台爆出财务黑洞,过热的P2P网贷行业正不断发出焦糊味,整个行业面临被严控的可能。2013年12月2日,P2P(peer to peer lending;个人对个人的借贷)网贷平台—上海今鑫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今鑫财富)的前台,成了愤怒人群的攻击对象,人们用手掌击打着台面,问今鑫财富讨要说法。事端的缘由,是当日今鑫财富的平台上,登出了该公司全体员工给他们失踪4天的老板项国宵的  相似文献   

2.
《经营管理者》2014,(6):21-21
今年4月以来,网贷平台跑路和诈骗再掀波澜,继钱海创投、旺旺贷之后,又有卓忠贷、福润汇鑫、易信云投、景煜贷四家平台相继出现问题。为什么会出现P2P网贷公司关得多,开得也多的奇怪现象呢?  相似文献   

3.
《经理人》2014,(1)
正从2007年零起步,到此后6年的自生长,中国P2P网贷行业在野蛮生长中不断壮大,但现在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以平台第三方身份,试图通过"脱媒",改变成金融属性的"越轨行为",引发了巨大争议,也使P2P网贷的整个行业前景越来越模糊。中国P2P网贷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模式表现自己的创新?平台背后的运营者究竟是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驾驭风险?他们在打造行业环境中,做了什么?作为中国P2P网贷行业第一家的拍拍贷,能否一直扛起行业大旗?而在中美对比中,为什么我们的P2P网贷这么热,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模式之一,是一种网络化、突破门槛和地域限制的投融资活动。然而,P2P网贷行业在经历了疯狂的扩张之后,风险和弊端开始显露。该文立足于P2P网贷平台,研究网贷行业目前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而对我国P2P网贷平台及相关监管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2015年7月4日下午,“互联网+金融”P2P网贷行业高峰论坛在郑州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吸引了河南近30家新兴P2P网贷互联网金融企业到场,300多金融人士参与并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 互联网金融峰会会长陈聚金在会议上表示,“互联网+”涉及行业虽广,但只有“互联网+金融”才能释放出无限的市场空间和潜力,也只有“互联网+金融”才是“互联网+”真正的爆发点.但如今的P2P网贷市场面临一个最严峻的问题:网贷平台的安全问题.所以,P2P网贷平台既然站在了“互联网+金融”的风口之上,那就一定要加强平台自身保值建设,增加外援、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6.
沈伟民 《经理人》2014,(1):38-41
正尽管P2P网贷行业乱象频仍,但不是行业中所有的平台都参与其中。作为中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的拍拍贷,以1.5%这个行业最低的借贷违约率,不仅证明自己坚持第三方立场的正确,而且证明草根金融也能创新出可靠的风险管控系统。作为穆罕默德·尤努斯的中国门徒,张俊在2007年8月带领原交通大学的同学和校友,创办了中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有了一个全新的创新模式。回顾过去6年,中国P2P网贷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接连爆出的老板跑路、控制人被抓、群体事  相似文献   

7.
2013年被称作互联网金融元年,P2P网贷行业异常火爆。然而,热潮之后伴随着各地多家P2P平台出现倒闭,P2P网贷行业已出现严重困境。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107号文),首次将P2P定性为影子银行,对其针对性的监管势在必行。本文就我国P2P行业最新动态以及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物,P2P网络借贷平台以其独特的优势满足民间借贷需求,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呈现“爆炸式”增长。此文在介绍国外P2P网贷平台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对国内众多P2P网贷平台进行探究和分类介绍;分析了国内P2P行业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行业自律是政府“强监管”背景下P2P网贷平台违规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揭示行业自律机制下网贷市场主体间行为策略关系及其动态演化机理,建立了包括自律监管平台、网贷平台和平台客户三方主体的行为策略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主体行为策略演化路径及其联动作用规律,并结合数值仿真讨论不同约束情景下模型系统演化均衡状态及关键因素影响。结果表明:网贷平台合规运营意愿会随激励水平、形象效应、客户流失量、行业危机风险的上升而增强。若网贷平台拥有较完善运营机制、较好口碑形象或较大客户规模,其更易实现基于市场途径的自我规制。违规惩罚力度、形象效应收益及平台客户规制策略敏感性会直接影响网贷平台合规运营趋势。结合仿真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大对违规平台的惩罚力度,强化平台信息披露与品牌形象建设,引导借贷双方理性选择入驻平台等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亮 《经理人》2014,(10):104-105
正采用100%资金托管方式,打造360°线下项目审核模式,设定"T+1即时代偿"垫付机制,同上市公司旗下全资小贷公司合作构建"P2P+小贷"新O2O模式,收获宝以一系列创新实践,开拓着P2P网贷的转型之路。互联网金融近年来蓬勃发展,为普通民众提供了除银行存款、股票投资、购置房产外投资理财之外的新选择。在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P2P网贷行业的成长最快,也最引人注目。短短几年时间,全国使用P2P进行投资理财的用户已超过  相似文献   

11.
沈伟民  曹磊 《经理人》2014,(1):28-33
从2007年零起步,到此后6年的自生长,中国P2P网贷行业在野蛮生长中不断壮大,但现在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以平台第三方身份,试图通过“脱媒”,改变成金融属性的“越轨行为”,引发了巨大争议,也使P2P网贷的整个行业前景越来越模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愈加热闹,主要模式有第三方支付,理财平台和网贷平台。P2P网贷作为新兴模式,虽然负面新闻时有传出,但其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势头下,本文通过规范研究的方法从融资放贷环节,用户体验环节以及最终盈利点方面得出了提高竞争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宫平 《经理人》2014,(3):24-24
正最近国内P2P网贷平台,又开始出现大规模跑路事件。P2P愿意尝试连银行都不愿涉足的无抵押借款,对金融体系监管层来说当然是好事一桩,但要想按P2P原有功能解决目前国内小额借款的难点,就现时的社会整体诚信程度来说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4.
P2P网贷近些年在我国迅速发展,其作为对商业银行体系的一个补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P2P网贷的发展也存在的很多问题。本文从P2P网贷存在的合理性出发,针对其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依托互联网而出现的网络贷款平台降低了借贷准入门槛,成为了草根借贷的一种新模式。网贷打破了传统的银行垄断,为民间资本开辟了一条新通道,对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很有帮助。但作为新生事物,网贷目前还很不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何做好对网贷的监管使其健康成长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从我国网贷的发展现状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几点完善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网贷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郝继涛 《经理人》2014,(1):42-45
正P2P网贷,中国之于美国,一热一冷。主要原因是,美国并不将其看成金融创新,对其定位是类金融,并嵌入到原有的金融体系中,同时在完善的信用体系上,实现利率市场化。核心原因则是,P2P网贷在美国以慈善为导向,在中国体现的是商业利益。经过6年的自生长,P2P网贷行业终于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达到了顶峰,但倒闭数量却也和新成立的数量一样,同时激增,并产生了一种乱象。每当一种金融新事物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总会问,西方,尤其是美国是怎样做的?美国很平静。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  相似文献   

17.
P2P网贷起源于英国,但在美国得到了发展,一方面与其本身较成熟的市场环境有关,另一方面,美国较早就对P2P网贷行业进行监管,本文将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P2P网贷行业的监管进行了解,并分析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14,(2):8
正P2P网贷平台还需政府加强监管尽管P2P平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存在即有合理性"。P2P之所以在这几年得到迅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国家金融管制过多、过严,并没有完全起到市场化的作用,许多中小企业难以融资、借款,只能去借年利率40%左右的高利贷,而网贷则迎合了中小企业对资金的热切需求。只需一个网站,借钱人和放款人都可以在网上注册、进行交易。一旦双方在额  相似文献   

19.
邓春生 《中国管理科学》2021,29(11):134-145
由于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监管措施缺位、制度设计不完善等问题,近年来我国P2P借贷违约事件频繁发生。为了挖掘P2P网贷行业问题产生的本质机理,并考虑到P2P网贷行业运行是一个多参与主体的博弈过程,本文建立了监管机构、P2P平台和借款人之间的三方博弈复制动态模型。然后,我们将该复制动态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问题,转化成一个非线性系统关于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问题。接着,基于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理论,我们首先发现对于三方博弈模型不能简单运用雅可比矩阵的迹和行列式来判断稳定性;然后,对不同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得出结论:如果违约借款人在面对合规经营的P2P平台时收益为零、监管支出小于监管收益以及监管机构对违规经营P2P平台的惩罚力度足够,则监管机构、P2P平台和借款人100%都会收敛于监管、合规经营和守约的策略。另外,本文给出了确保期望演化稳定策略的惩罚力度下限的具体值。根据该数据,监管机构可以设定一个相对温和的惩罚力度,让作为金融创新模式的P2P网络借贷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最后,根据相关的假设和得出的结论,完善P2P网络借贷监管制度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①违约借款人在面对合规经营的P2P平台时收益为零;②降低监管成本;③增加监管收益;④加大对违规经营P2P平台的惩罚力度;⑤降低违规经营P2P平台的额外收益;⑥降低合规经营P2P平台的运营成本;⑦提高P2P平台长期合规经营所获得的额外收益。  相似文献   

20.
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稳定发展,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中发挥了一定的缓解性作用。然而,由于与P2P网贷平台相结合而为投资人提供担保业务,并不是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传统业务,其中存在着一些风险。对这些风险,既要引起高度重视,又要采取控制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