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久前,我们到荔浦县农村对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的发展情况作了一些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两户一体”是随着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分户承包的家庭经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两户一体”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最活跃的因素,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两户一体”的大批涌现及其发展趋势据一九八四年九月底的不完全统计,荔浦县的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共有5345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3%。其中重点户有4897户;专业户有113户;经济联合体有335个。一九八四年“两户一体”总数比一九八三年增长了五倍多。如双江乡龙岭村共有29户,早几年只有一户种植磨茹的重点户。这  相似文献   

2.
回顾1982年。温州改革开放中的一件大事,就是年底的“两户会议”。这年12月16日至19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市农村专业户、重点户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是各行各业带头从事商品生产的“能人”,也是全市各地先富起来的“能人”,共有代表1200人。所谓“两户”,是当时对专业户和重点户的一个概括。所谓专业户,是指家庭主要劳动力专门从事某项专业生产,收入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专业部分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60%以上;所谓重点户,是指家庭辅助劳力或主要劳力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某项专业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0%以上。用现在的话来说,当时这个“两户”,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这个“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此前的认识却  相似文献   

3.
回顾1982年,温州改革开放中的一件大事,就是年底的“两户会议”。这年12月16日至19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市农村专业户、重点户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是各行各业带头从事商品生产的“能人”,也是全市各地先富起来的“能人”,共有代表1200人。所谓“两户”,是当时对专业户和重点户的一个概括。所谓专业户,是指家庭主要劳动力专门从事某项专业生产,收入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专业部分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60%以上;所谓重点户,是指家庭辅助劳力或主要劳力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某项专业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0%以上。用现在的话来说,当时这个“两户”,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这个“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此前的认识却是分歧重重。这些人在过去极左时期,大  相似文献   

4.
地处苏北沿海的射阳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十年来也出现了不少农民“大款”,据不完全统计,万元户占农村总户数的18%,十万元以上户占3%。笔者这里试图探索一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泥腿子”是怎样发家致富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在不少的“三线厂”里有些临时生活区,有的是双职工搬进了正式生活区后,腾出来的建厂初期的土窑洞;有的是那些带家的职工自己临时盖的一些简易土房。这些生活区住的都是那些从农村来的临时户。有的叫他们“红面户”,就是不吃供应粮的农村户;有的把他们称为“第三世界”,就是处在发展中的一个新群体;而我们厂里叫他们住的地方是“幸福村”。  相似文献   

6.
当第一缕晨光照射在齐鲁大地,山东诸城生机勃勃的山水、田野又迎来了新的一天,而诸城的老百姓也迎来了他们自己的“晨光”。1991年.担任潍坊市团委书记的陈光到诸城,先後任市长、市委书记。陈光到山区走访,当他走进一户又黑又破的土房时,顿时惊呆了诸城有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达与否关乎看整个城市的发展。陈光在多次下农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住了这一关键的问题,接著,便在1993年春天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农村经济产业化战略。陈光亲自抓了能带动全市农业经济发展的龙头企诸城外贸公司曾是全国外贸企业“百强”之一。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大对三中全会以来农村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各种联产计酬责任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明确指出: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这对于安定那种怕责任制搞不长的思想尤如一颗定心丸。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制:联产计酬责任制对于生产力的促进是无可非议的事实。但是,实行责任制后,特别是大包干后,许多生产工具折价归了户,耕畜划到了户,社员可以一户或几户联合购买农机具,生产资金可以自筹或者以承包户名义得到农贷,特别是土地也“联”到了户(社员叫“分到了户”),这样看来,生产资料公有制几乎变成个人所有制了,有的人说:公有制现在好  相似文献   

8.
正确地认清形势,对于确定对策,做好工作,关系至大。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八千亿斤,当时有的人便认为粮食“过关”了,于是飘飘然,一头脑发热,主张这也要大办,那也要上马,脱离实际,脱离群众。1995年粮食减产了7%,有的人又惊慌起来。湖南的情况也类似,1984年粮食产量达到520多亿斤,报上顿时大叫大喊“卖粮难”,仿佛粮食多得不得了。1985年粮食减了二十亿斤,有人不免又心灰意懒。所以正确地认清农村形势,齐心协力,精心指导,让粮食生产再上一层楼,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各种类型的专业户(包括重点户,下同)对发展农村生产力、调整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显示出了明显的作用。仅以产值而论,合川县铜溪乡1984年专业户为60户,占全乡农户总数6,615户的0.9%,而产值436,849元,占全乡总产值11,527,054元的3.8%。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里的“所”是从古汉语中继承下来的。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所”是这样解释的:“所,伐木声也。从斤,户声。”李玉洁在《常用汉字形音义》中对“所”字是这样说的:“所是形六字。金文从斤,户声。小篆略同金文。隶书、楷书笔画化,形体变异。所本是居住的地方。户是半扁门的象形字,居住的地方必有门。故从户声。”所以,“所”由本义“伐木声”而演变成的基本义应该是处所、地方.是名词性的。如《左传·隐公四年》“不如早为之所。”所,就是地方之义。此句的意思是:不如早晨给他准备住的地方.即臣子们要庄公早给共叔段一…  相似文献   

11.
再释西晋的“户调之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晋“户调之式”出自西晋收载“常事品式章程”的档案《晋故事》,是赋税这种“常事”的“品式”,即标准品样。它包括了一个“标准户”(一夫一妻有四百亩,丁男作户主的户)和“半标准户”,以及“标准户”(“半标准户”)交纳的赋税“标准额”:租四斛、绢三匹、绵三斤。治交者未详查“户调式”的源出,未弄懂“式”的意思,误解了“户调之式”,特别是把其中“占田”、“深田”等作为“标准户”的假定条件的规定,一种品式的形式方面的规定,设为土地(赋税)制度了。  相似文献   

12.
从废除人民公社,发展农村生产力等方面对邓小平农村改革“两个飞跃”的战略部署加以论述,概括了邓小平这一理论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民外出务工的情况如何?流 向怎样?收入多少?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重庆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于2001年一季度专门针对农民外出务工问题对180个村的1800户农民家庭进行了一次民情民意专项调查。 一、三成以上的农村劳动 力外出谋生,半数以上的家庭 有外出务工者。 被调查的180个村,平均每个村农村人口1432人,劳动力768人,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250人,占劳动力的比重为32.6%,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7.5%,在被调查的1800户农民家庭中,2000年有人外出务工的农户达976…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广大农村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专业户、重点户、新经济联合体(以下简称“两户一体”),适应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了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重大突破。本文拟就分工协作、“两户一体”与农村商品生产的关系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之一。行稳致远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客观上要求对当前各级政府正在推行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设计做进一步的理论思考和深入研究。当前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设计有其创新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目标取向及制度框架应是“两权分立、一户一宅、多元化配置”,这既避免了与现代产权理论相冲突、相背离,又避免了“资格权”与现有法律不衔接、不相容,符合新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许多地方出现了挖蛇“热”。他们趁蛇冬眠之际,寻找蛇洞。现在许多农村青壮年把挖蛇当成了致富之路。的确蛇具有群居性,只要找到一个蛇洞,就可以挖到几斤甚至几十斤。现在市场收购价每市斤三十元,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是我们知道,蛇是益虫,挖蛇是违法的。不能只顾个人收入,就去破坏国家对动物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三人一床破棉絮的西部农村“文化大革命”把中国的经济推到崩溃的边缘,农村尤为重灾区。据统计,“文革”结束的1976年,全国粮食总产5726亿斤,人均614斤,与1956年相同;棉花总产4112万担,人均4.4斤,比1956年减少2两;农村公社社员人均分得口粮406斤,集体分配收入62.8元,扣除价格因素,低于1956年的水平。全国有1/3的生产队人年均分配收入不足40元,口粮不足300斤。全国有2.5亿多农民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其中,西北的农村地区更为困难。如甘肃省榆中县上庄公社中的属于中上等水平的上庄四队,1…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农林局提出了坚持以“产业高效、生产无害、能源清洁、村庄绿化”为南京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之一.全面展示富有南京特色的“产业效益新提升、质量安全新飞跃、生物质能新利用、人居环境新改善”的新农村形象。其中针对“能源清洁”的建设目标.提出了要大力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秸秆汽化、秸秆炭化等生物质能高效利用的项目.大力推广应用生态富民成功模式.着力解决影响农村环境的秸秆、粪便、垃圾问题.争取到“十一五”末。全市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到本世纪末,全国粮食要增产1000亿斤。河北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全国粮食增加1000亿斤,河北要承担100亿斤。即利用今后6年的时间,使全省粮食产世在1994年突破500亿斤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达到600亿斤水平。这样,年均需增加16.7亿斤,年均递增率应达3.0%左右。本文拟围绕这一问题,从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上作一研究、探讨,旨在科学回答各级党、政领导及社会公众所关注的这一“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时代,历史赋予他的任务是揭示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意识到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求之于政治经济学。随后很快又认识到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必然发生一定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