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企业家队伍的培育王雪萍在我国经济工作中,偏重数量扩张,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经济效益不理想,整体素质不高,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难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也有科技水...  相似文献   

2.
经济改革大体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宏观体系的改革,主要是整个国家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变单一的计划调节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宏观经济体系。目的在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搞活整个社会的经济,改变过去那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经济结构、经济体制不合理的状态。另一方面,则是微观体系的改革。这是因为宏观经济体系的改革是建立在微观经济体系改革基础之上,离开了微观经济  相似文献   

3.
我国过去的经济体制属于何种模式? 一种意见认为,我国原来的经济体制属于苏联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型模式。 另一种意见认为,我国从来就没有实行过道地的苏式体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我国经济中存在不少市场经济的因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不久,从1958年开始,我们就排斥多种经济成分,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按劳分配原则,经济生活集中化、实物化,平均化。这个时期的经济体制,只能说基本上是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型,同时带有不少军事共产主义供给制型的因素。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我国过去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在全面总结我国14年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国经济体制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它给会计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工作与经济效益从来就是紧密相联的.会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一下企业会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以便更好地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相似文献   

5.
把放活国有小企业作为“两个转变”的突破口刘清平经济体制转轨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和关键。因为经济增长方式是和体制分不开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国有经济过去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了四十多年,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大而全、小...  相似文献   

6.
经济体制和道德生活陈泽环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社会的道德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一变化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未变,但以经济体制为基础的整个社会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为了正确理解这一变化的实质,为了在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昌盛,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的召开,为经济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我国经济管理已经或正在发生以下十大转变。一、经济体制模式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对经济进行管理的根本制度。究竟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多年来的经济改革,无论是从宏观上对经济体制加以完善,还是从微观上引入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核心都是要提高经济效益。但十几年来的改革历程说明,现有改革政策并没有使我国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效益问题的重要性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改变了过去那种片面强调速度、忽视经济效益甚至不计经济效益的错误作法,逐步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一九八一年底召开的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更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经济效益问题。赵紫阳同志在题为《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这充分  相似文献   

10.
<正>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改革经济体制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体制转轨”与“增长转型”同步推进,相辅相成,这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的历史时期所有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商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流通部门,也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个指导方针,积极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行集约经营,努力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务之急。要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有必要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明确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 通过关于经济效益的讨论,许多企业都有这样的要求:在表述经济效益概念时,能联系实际引出几点基本要求,并讲清道理,以利生产。这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之一。 所谓经济效益,简单地说就是:经济工作对于社会在经济方面的有效性和受益性。与过去“经济效果”的提法相比,“经济效益”强调了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2.
翻开我国近十年的经济年度报告,可以看出,经济效益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已成为一种“顽疾”,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不仅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还指社会总投入与市场实现的总收入之比。我国经济效益的低下,从病理上分析,原因在于经济运行梗阻,即社会流通不畅。病源是行政计划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转换不当,即在两种社会经济体制机能互补中发生了错位。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理顺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职工退休养老保险是一项主要的、耗资巨大的社会保障事业。我国现行的退休养老保险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不能适应劳动力和人才自由流动的要求,不能适应我国人口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传统的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下,政企不分,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因此,无须追求自身独立的经济效益。这样,就企业的整体而言,既谈不上犯罪能力,也缺乏犯罪动机,所以,在过去几乎没有法人犯罪;与此相应,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也没有法人犯罪的规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企业有了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法人犯罪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5.
<正> 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数量比例。经济系统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运行的,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变化都受到经济体制的重大影响。更进一步地说,经济结构也就是经济资源在不同部门、地区、行业间的配置比例,所以,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体制是影响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因素。为了促进九十年代经济结构的优化,就需要研究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正>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旨在改革不适合一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旧经济体制模式,采取适合其经济运行的新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当微观经济放开搞活的时候,能否实现有效的宏观调节,以克服新旧经济体制交替转换过程所产生的摩擦,保证改革时期经济的正常运行。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节目标呢?过去,我们对宏观调节的对象、形式、手段等讨论得比较多,但几乎没有涉及到宏  相似文献   

17.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在重庆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这是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决策。而要发挥重庆经济中心的作用,一个重要问题是,国家怎样通过经济中心管理经济?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我们搞好重庆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制订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推动其它方面、其它地区的改革,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其中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按照价值规律办事,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建立企业之间合理的协作和竞争机制等,将改变过去僵化的经济体制,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飞铺平了道路。改革将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它必然能给各民族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体制与农业现代化胡继连所谓农村经济体制,也就是农村的经济制度,是农村经济关系的总和。农村经济体制对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制约作用。一、农村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我国八十年代以来的改革实践证明,在农村经济体制方面,我们的选择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转变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九五”到20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