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理文 《经理人》2000,(1):82-83
我有一位朋友刘生,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任品管部经理已有十年,有一次在饭桌上闲聊,当聊到工作中与人相处的感受时,刘生讲:别人总是说上司好做,下属难当,但我看下属不行,上司亦难做!我问何出此言,于是刘生给我讲了发生在他身上的四个小故事,我听后深觉然也。  相似文献   

2.
<正>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得好:“用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率;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不讲节约只讲效率: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节约也不讲效率;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也讲效率。”一方面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缺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拿着变现的钱办着自己的事.其节约的可能程度不言自明,而“效率”自然是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3.
<正>人缘不好者往往有这些毛病: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看人总是斜眼睛;回答问话时往往显出不耐烦的神情;即使在求教于别人时,也爱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架势,好像在考人家。这些表现,虽然并非完全是有意识的,却必然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心胸狭窄,妒忌心重,是人缘不好的重要因素。能力比他强的,他不服气;受领导器重的,他不顺眼;别人相互关系密切,他则悻悻然。甚至连谁讲了一句精妙的俏皮话,他也会若有所失。这就无形中在他与别人之  相似文献   

4.
土一族 《领导文萃》2009,(16):123-126
五个单词和一个目标 面试时,求职者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通常是:“请对我们讲一讲你自己。什么是你的优点?我们为什么应该雇用你,而不选择别人?”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存在的缺点也各有不同。但时下一些同志在“三讲”教育中和在党的民主生活会上谈自己或别人的缺点时,总喜欢套用“性格不是很好,思想不够解放,公仆意识不是很强”等一些放你头上行、放他……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间以来,笔者在结合工作读书学习时,经常思索一些现实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在读与思的过程中,不免记下三言两语,作为座右铭,与读者共勉。“三不怕”一年前,一位将军给我们机关干部上党课时讲:现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三不怕”:一不怕别人说无钱,甘愿清贫,甘愿艰苦朴素;二不怕别人说无能,坚决不搞拉关系、走后门、投机钻营那一套;三不怕别人说无情,不用感情代替原则,不用手中权力为家属亲友谋好处。笔者听后颇有感触。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能否做到“三不怕”,是对每一个党员干部的严峻考验。这方面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有的干部不…  相似文献   

7.
第一种能力是前瞻力。对于领导者来说,就是要比别人看得清、看得远,就是要看透、看明白。这是领导者和普通人的区别。简单地说,前瞻力必须达到这样一种状况,就是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趋势也好,危机也好,都要提前看到。但是,你要用老百姓的语言讲出来,你看了讲不出来,那你就不能有组织地去实施。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宁静而致远。  相似文献   

8.
与人交往的四句箴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你高谈阔论、忘乎所以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遭遇尴尬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不理睬你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轻蔑你时,你该怎么办?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是处理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其实,把这四种基本关系搞清楚了,也就拥有了交际的基本法宝。  相似文献   

9.
正1. 把个人利益时时放在第一位的人。2. 心胸狭窄的人。3. 喜欢在企业内部拉帮结派的人。4. 喜欢欺上瞒下的人。5. 表里不一的人。6. 做事没计划,想到哪儿做到哪儿,做任何事情都比别人慢半拍,严重影响单位效益的人。7. 做事不讲原则,随意性很强的人。8. 喜欢揽权,又不落实工作、不解决问题的人。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位朋友刘生,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任品管部经理已有十年,有一次在饭桌上闲聊,当聊到工作中与人相处的感受时,刘生讲:别人总是说上司好做,下属难当,但我看下属不行,上司亦难做!我问何出此言,于是刘生给我讲了发生在他身上的四个小故事,我听后深觉然也。  相似文献   

11.
人生如书,读不尽.人生如景,解不完…… 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打心底里笑读别人,读别人的骄傲,读别人称不清自己几斤几两,无端放大自己的优点或极度消沉悲观…… 古有一句话"读人时反思自己".愈是读别人缺点的时候,愈应反思自己、读自己,以取长朴短,使自己不犯与别人同样滑稽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冯仑 《领导文萃》2011,(7):100-102
管理自己永远最重要 一个管理者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在于弄不清楚管理自己还是管理别人。一个人印了名片当上总经理之后,你会发现他开始抱怨别人,似乎管理就是管别人,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而且只要管理不好就是别人的错,反正自己没错。  相似文献   

13.
父子     
牧徐徐 《领导文萃》2013,(23):126-128
很小的时候.鲁尔便发现父亲走路时的样子与别人不同,总是一脚高一脚低,特别不好看,两条腿似乎不一样长。  相似文献   

14.
看动物学的书,我们知道,鼓掌并不是人类的专利,动物界中至少猴子和狗熊就会鼓掌。但与人不同的是,猴子和狗熊——落到人手里的例外——的鼓掌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赞成或欢迎,并不像人的鼓掌有时仅是一种表演,一个姿势,一次成功的动作伪装。因为人比猴子、狗熊聪明的地方在于,人知道鼓掌可以用来表示高兴、赞成或欢迎,但反过来鼓掌也可以掩盖不高兴、不赞成或不欢迎。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里,写到苏联大清洗年月里常有的情形:区党代表会议正在进行。主持会的是接替不久前入狱的新区委书记。在会议结束时通过致斯大林的效忠信。不用说,全…  相似文献   

15.
“老好人”,是指那些遇事不辨是非、不讲原则、唯求和气、只思安顺的人。这样的人被孔子斥为“乡愿,德之贼也”,也就是败坏道德的窃贼。据说,历史上最早获得“老好人”称谓的是东汉末年的司马徽。此人无论别人说什么、怎么说,他都日之为“好”,因而获得了“好好先生”的称号。“老好人”之类的官员或干部,古即有之,今仍不绝。  相似文献   

16.
河之洲     
李瑞环笔下的辩证法◇坚持不是简单照搬,而是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在坚持中前进;继承不是墨守成规,而是要结合新情况,创造新经验,在继承中发展。◇自己满脸脏东西,怎么号召人家讲卫生?你在台上讲人,人在台下讲你,你讲的还管什么用?◇领导者必须要有主见和自信。作为领导者,自己没信心,怎么叫别人对你有信心?自己没主见,遇事拿不出办法,或有办法而不敢决断,别人怎么能遵循和贯彻?◇我们有些同志只看到人家决策时的果断,而看不到人家事前所下的功夫;只看到人家处置问题的自如,而看不到人家平日长期的积累。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人,张口就说,说了就…  相似文献   

17.
正"好人主义",就是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谁也不招、谁也不惹的处世哲学。在我们身边,"好人主义"并不鲜见。每逢民主生活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时,批评别人不痛不痒、自我批评避实就虚;重大决策和事项征求意见时,纵然发现有不妥之处,仍然机械地答复"没意见";对违反原则和纪律的人和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讲原则、不分是非,这就是典型的"好人主义"。  相似文献   

18.
孟红 《领导文萃》2008,(4):68-73
周恩来能喝酒,但往往只有高兴的时候才喝,偶也有心情不佳时的应酬。周恩来饮酒一般很有节制,经历过无数酒宴,喝醉酒的时候很少,且都发生在他高兴愉快、情绪极佳的状态下。  相似文献   

19.
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是对组工干部的基本要求,落脚点是做表率.因此,组工干部要按照"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遵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提倡的自己先提倡、要求别人管好的自己先管好、要求别人不干的自己先不干"的"五先"要求,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争做"六个表率".  相似文献   

20.
沉思录     
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福利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身上。因为,当你有这种思想时,你就丧失了做别的事情的机会。这个人在做什么,为什么做,他说了什么,想了什么,争论什么,注意所有这些事情将使我们忽略了观察我们自己的支配力量。所以我们应当在我们的思想行进中抑制一切无目的和无价值的想法,以及大量好奇和恶意的情感:一个人应当仅仅使他想这样一些事:即当别人突然问:“你现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