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书·经籍志》代表着我国目录学发展时期的研究成果。它开列出唐代以前流传于世的总书目,论述了图书与人类的关系,描写了我国图书事业曲折的发展历程,记载着四部分类法的创立经过。它的主体部分各有侧重点地介绍经、史、子、集四类图书。如儒家经典突出其功效性;各类史书强调其分类情况与史官必备的条件;诸子百家分析其学说特征以及优缺点;大多属于文学作品的专集、别集、总集则阐述其创作者应具备的才能。它是文史研究与图书管理人员必读的书目。  相似文献   

2.
《隋书·经籍志》代表着我国目录学发展时期的研究成果。它开列出唐代以前流传于世的总书目,论述了图书与人类的关系,描写了我国图书事业曲折的发展历程,记载着四部分类法的创立经过。它的主体部分各有侧重点地介绍经、史、子、集四类图书。如儒家经典突出其功效性;各类史书强调其分类情况与史官必备的条件;诸子百家分析其学说特征以及优缺点;大多属于文学作品的专集、别集、总集则阐述其创作者应具备的才能。它是文史研究与图书管理人员必读的书目。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简要述说了《隋书·经籍志》的成书经过及关于该书作者的争论,着重从《隋志》的产生标志我国古代书目四部分类法确立;《隋志》为人们进行古籍流传研究和文献整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线索;《隋志》既有对前代目录学的继承和沿袭,又有创新与发展,充分体现了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精神等方面,浅析了《隋志》的价值,同时也指出由于历史的局限,《隋志》尚存在一些缺憾。  相似文献   

5.
《隋书.经籍志》和《隋书.经籍志补》的体例和著录方式一脉相承,延续了其四部分法和按书名、卷数和作者的顺序著录图书的方式。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不同之处。《隋志补》依据其它史书中的作家本传,进一步完善了《隋志》的内容,同时又对所增书目进行了考证。《隋志补》中并没有《隋志》中的众多序录,其学术价值也不及《隋志》。  相似文献   

6.
7.
《隋书·经籍志》继《汉书·艺文志》而后出现,是根据隋代政府藏书目录而编成的,收录了梁、陈、齐、周、隋五代官私书目所记的书籍。它在吸收和借鉴了前人图书分类法的基础之上,采用了四部分类法并对其进一步完善,确立了四部分类法的规范,书中的总序、大序、小序等叙述了经、史、子、集的发展历程,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隋书·经籍志》中的注体制短小,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化制度的宝贵资料,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专著。  相似文献   

8.
《隋书经籍志》在我国学术史上的地位是众所周如的。清代章宗源的《隋书经籍志考证》,(下简称为《章考》)虽仅存史部,却是现存对《隋书经籍志》的第一部系统考证著作其在中国目录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笔者拟据所见的资料,对如下三个有争议的问题略加探讨,以就教于识者同好。  相似文献   

9.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第二部完整的史志目录,在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最终完善并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它的序可用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其首创的挟注体例起到了“存今书,考亡佚”的双重作用;另外,其对部类的调整和界义为以后的目录学著述提供了依据和准绳。  相似文献   

10.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三大界碑,由其著述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看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1.
《隋书·经籍志》在文学目录学史上的成就和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志》正式确定“集部”集中著录文学文献,同时又以部、类序论形式界说类别性质,阐述文学源流,既成为研究先唐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又在中国古代文学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成就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隋书·经籍志》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史志目录著作,研究成果较多,但是今本《隋志》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隋志》著录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隋志》四部及附录之小序、类序合计、今本实际著录数目三者之间极少有完全相符者,而且这些数目也都与总序的数字互不符合.而对《隋志》著录情况的详细统计是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隋书·音乐志》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隋书·音乐志》是一部论述君王雅乐和庶民燕乐的综合性音乐文献。本文对该志的上、中、下三部分进行概述,并对当时并立的两大乐系——雅乐的乐工服饰、曲数要求、曲目规范、乐器使用,乐器排列和燕乐的音乐交流、燕乐乐部、燕乐乐器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目,对后代的书籍分类和学术流别的考察具有深远的影响。《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四部分类目录,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的第二部重要的古代综合性图书分类史志目录,它对我国古代目录学影响深远,对古籍考证、辨伪意义重大。本文从礼类文献目录这一角度,对《汉志》与《隋志》试作一个比较,从中看出二者的变化,以及历代统治者对礼教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隋书经籍志》系点对贞观见存书,参酌损益旧录而成,旧录可分作两类:一是官修的秘书目录,一是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等私撰的解题、叙录型目录。官修目录自荀勗《中经新簿》起就有据藏书写卷过录篇目的特点;而《七志》《七录》叙录则每就史书为撰人立一小传。与过去一般的认识不同,《隋志》著录撰人衔名以终官故衔(含赠官、征召官)为主,与解题、叙录关系更为密切,更基础的来源则为史书传记;同时《隋志》也存在题著书时官的情形,与直接或间接从写本过录结衔这一来源关系更为密切。区分《隋志》著录撰人衔名题终官故衔或题著书时官,可为补证撰人官阀仕履、推定著书时间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16.
四部分类法自《隋书·经籍志》确立后,官簿私录,多所沿袭,少有变更,这种状况,可以从史部类目中得到反映。后世目录分类之发展,《隋书·经籍志》史部十三类基本上是被继承了的、,即变化甚微或无所变化,后来又新增章奏、岁时、诏令等类目,其原因盖与某类书的数量及目录学家的看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隋志》的研究,有的学者侧重对编撰作者进行考证;有的学者重在从书目分类的沿革变化探究其学术源流;有的则着重于研究《隋志》的编撰思想。本文从官修书目这一角度探讨,在留意《隋志》学术价值的同时,侧重于将其放在唐初的时代背景下,考察君臣治国的文化方略。概括为四点:(一)尊经尚儒;(二)以史为鉴;(三)儒释道三教并行;(四)总而不遗。  相似文献   

18.
《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是查考唐代书籍撰述和流传情况最基本的目录文献。两志由于著作时代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在具体的编撰背景、著录体例及收录图书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并呈现不同的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是著录了先秦至唐代存在书目的目录学著作,当今虽并行但有着很多差别。本文小考二志,以期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20.
<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是著录了先秦至唐代存在书目的目录学著作,当今虽并行但有着很多差别.本文小考二志,以期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