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翠  和鸣 《社区》2010,(4):26-2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民政爱心慈善超市”的数量位居兵团各师之首,率先在全兵团实现了团场、师直属企事业单位、社区全覆盖。全师“民政爱心慈善超市”累计接收社会捐赠物资价值360余万元,救助困难人口5万余人次。特别是建立在师部所在地伊宁市的、由花城社区管理的“民政爱心慈善超市”,更是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2.
韩锋  李开新 《社区》2010,(34):39-41
民政安全保障是民政部门在组织民政活动中依照法律或者约定负有的保护特定人的人身与财产免受侵害的义务。民政安全保障的重点是社区民众、救灾救助对象、社会福利工作对象等,其中,城市社区建设的安全保障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特殊群体的安全保障尤为重要,本文从安全保障的角度作以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3.
翻译已成为与对外开放同步前行的社会文化热点之一.民政术语的翻译是民政文本翻译中的难点.通过介绍民政术目前翻译的状况,指出了民政术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民政术语的特征,提出了民政术语汉译英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时期,我国民政事业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依然严峻。民政事业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投入、城乡发展、供给结构、代际保障方面表现不平衡,在有效供给保障、思想观念解放、社会力量参与、产业潜力释放方面表现不充分。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治环境、人口构成变动和城乡二元结构是这些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健全法治环境,做好民政平衡充分发展的分阶段工作规划,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鼓励多主体民政工作改革创新,建立复合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培训机制,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是促进中国民政事业平衡充分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民政法律制度,推进民政法制建设,有必要对民政法制进行系统研究。要明确民政法律制度的概念以及构成;民政法律制度具有多元性、数量多内容广泛、保护对象特殊、更新变化快、重程序操作性强、多政策性立法等特点;民政法律制度的发展有着从无到有逐步建立、顺应经济社会需求等规律。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结合我国民政管理的特点和经验教训,搞好民政管理,应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一)为民服务原则。民政管理服务对象的种类多,大量工作在基层,特别是救灾、救济等大量工作,急如星火,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广大民政干部战斗在第一线,任务繁重,生活艰辛,只有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观念,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作风,才能不畏艰难困苦,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地为民服务,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使民政管理具有强盛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民政事业的重要性,从经验研究的角度,通过对民政事业经费投入和使用的现状分析,找出民政事业发展的问题所在,讨论加大民政事业经费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政学院(法学院)现设法学、社会工作、社会保障三个系,设有法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和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康复、民政行政管理等一  相似文献   

9.
王丽惠 《社区》2014,(16):46-46
近日,笔者从江西省上高县民政局、财政局了解到,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民政公共管理服务公开、透明,今年,上高县把“数字民政”作为一项重要惠民工程来抓,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10.56万元,全面启动县、乡镇、社区三级“数字民政”服务应用平台建设,打造一条民政公共管理服务的“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0.
赵续生 《社区》2013,(8):34
民政工作者作为人民公仆最直接的践行者,在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理念的同时,要切实唱响唱好四首歌。《公仆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是民政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多为百姓做点事,才无愧我们的身份;《为了谁》。民政干部不仅要自己明白,更要让群众明白我们为谁工作,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真正把困难群众的冷暖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了湖北民政系统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就、存在的不足及其发展对策。一是湖北民政系统在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为:摸清了家底,制定了发展规划;积极营造氛围,稳步开展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人才培养体系和制度建设体系;积累了从业队伍。二是湖北民政系统在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低、地区分布不平衡、社工岗位开发程度低、社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三是湖北民政系统应从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培养渠道、开发服务平台、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相关政策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社工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建设和谐湖北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在十一五期间有着特殊的意义。徐州市民政局在2006年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两个率先”、打造强势民政的目标要求,主动找准与党和政府全局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精心谋划,科学安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进民政事业全面发展进步。(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结合徐州民政工作实际,在今…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02,(19):55-56
近年来,上海市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统一了各级民政系统干部思想,明确了以社区建设为载体,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思路。同时,选择了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五项重点工作,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社团管理和社会事务作为切入点,推进“五社进社”,构筑了新形势下城市“大民政”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两个体系、三个平台”。一、推进社会救助进社区,构建统一完善的社区保障体系。上海市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以社区为载体,积极探索社会救助保障的新机制。一是利用社区的综合优势,在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建立了社会救助管理所,在居(村)委…  相似文献   

14.
作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依据,中国民政标准化的标准制修定和实施层面均存在众多问题,对标准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标准化等概念进行界定,对以民政标准化为中心的中国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发展和困境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2005年以来中国民政标准化机构在国家层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民政部制定的标准化政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开始普遍使用,结合实际完成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在全国民政社会服务领域普遍实施;在当前中国公共服务标准化存在困境的背景下,应加强政府等管理部门的标准化意识,提高标准化工作进程,均衡国家与行业标准使其能涵盖到民政的各个领域,还应完善民政标准化的组织和实施体系,健全民政等级评定、合格评定以及示范建设等方面的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15.
宁民轩 《金陵瞭望》2010,(13):64-64
近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仅市民政局系统自2008年以来.就有市级养老机构、精神病院扩建、新殡仪馆、军供设施等12个民生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6.89亿元.建设和投资规模为民政历史之最。为确保工程建设和资金使用“双安全”,市民政局加强配套制度、创新机制、综合监管。促进了民政基建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民政爱心慈善超市的数量位居兵团各师之首,率先在全兵团实现了团场、师直属企事业单位、社区全覆盖。全师民政爱心慈善超市累计接收社会捐赠物资价  相似文献   

17.
徐士锦 《金陵瞭望》2009,(23):19-19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落实整改阶段.下关区民政局局党支部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解决影响和制约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把整改的过程变成解决突出问题的过程:以分析检查报告确定的主要思路和措施为着力点.把整改的过程变成推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过程:以落实中央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的目标要求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丹徒民政工作围绕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大局。坚持把一心为民作为第一要事。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整合各种民政资源。在提高执政能力上下功夫,在服务大局上做文章。在为民解困上求实效,在维护稳定上守好责,实现了重点工作有创新、难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上水平的工作目标,有效地发挥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其创新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民政工作同民生改善及社会建设息息相关,而民政干部能力直接影响民政工作成效。本文在对上海市民政系统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基础上,构建了以需求为本的民政干部能力指标体系。研究发现,面向基层弱势群体、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的社会工作服务已经成为民政干部的核心能力需求,也是亟待强化、更契合于现代民政实践的发展取向。据此建议:深化迈向社会工作服务的民政干部能力建设,促进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互融性发展及制度性协同,进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政理念。  相似文献   

20.
南充市顺庆区潆溪镇退休干部刘碧珍、龙洪文手挽手来到镇民政所领取《结婚证》,至此,两位老人的黄昏恋终于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一切,潆溪镇原民政所所长彭玉贤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据了解,这是他撮合成功的第13对老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