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近年来,一个词语在我国的媒体传播中和实际生活中多了起来,叫做“幸福指数”。事情的起始,大概是在1970年的不丹王国。这个国家的旺楚克国王提出了一个“国民幸福总值”的概念(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也翻译成“全国快乐指数”,包括四个要素: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2004年还在这个国家开了一次关于建立世界“幸福指数”的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2.
张朝丽 《领导文萃》2008,(23):15-20
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感觉是什么?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幸福感,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觉,每个人在每个年龄段甚至每个时间对它的理解都不同。对于残疾人来讲,幸福就是健康;对于贫苦之人来讲,幸福就是衣食无忧;对于失学儿童来讲,幸福就是重返校园;对于父母来讲。幸福就是子女幸福……那么,对于政府官员来讲,幸福是什么?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哪些?幸福的感觉来自哪些方面?幸福指数有多高?……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感到幸福?这就需要师生共同营建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师生在这个集体中有一种“在家”的愉悦感。怎样才能做到呢?本文首先从“追求幸福”是教师与学生的权利,有其合理性,再从班级教室的布置、班级活动的安排、师生感情的互动等着手,谈如何营建“幸福的家园”,谈到了幸福集体的建设。实践证明,这样管理班级,师生幸福指数肯定会大有提升。  相似文献   

4.
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两会上,“为人民幸福”是代表委员们的“口头禅”,“让人民幸福”也醒目地出现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各地“十二五”规划中。宜都,这座美丽的滨江城市,这个幸福的宜居之都,近40万宜都人民过着怎样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朱大可 《领导文萃》2011,(19):87-87
幸福指数能否有认知意义,首先要看它能否表达民众的真实感受。这些年来,中国人日常食品的普遍毒化,城郊接合部居民的被强制拆迁,教育机构无脑化的“应试教育”,司法机构放弃维护社会公正公平的基本责任,地方政府买卖高价土地推高GDP,  相似文献   

6.
国民幸福指数:社会发展评价的新尺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瑾 《领导科学》2006,(15):48-49
随着各地新一轮社会发展规划的相继出台,一个新名词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这就是“国民幸福指数”。将人民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作为检验政府工作的标准,从而把工作重心逐渐从经济发展回归并落实到增进民生福祉上来,意味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真正走进政府的核心执政理念中。但是,应当看到,由于“幸福感”很难统一量化,人们对于幸福指数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因此,如何理解幸福指数,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升幸福指数,让国民幸福指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真正发挥其效用,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什么是国民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7.
当今不少国家,诸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把幸福指数作为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事实上,一个国家各级政府的作为直接关系着人们幸福指数的高低。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已成为各级政府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8.
『幸福学』为决策指出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现代决策问题,正是一门全新的理论——“幸福学”为我们指出的新方向。“幸福学”正在颠覆着传统的决策理论,也颠覆着我们对于如何赚钱和如何花钱的传统理解,同时也给决策者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要求决策者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所以关注管理新理念并及时用于实践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幸福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幸福规律的科学,它让我们重新审视决策的终极意义,到底是财富最大化,还是幸福最大化?政府决策者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最大化人们的幸福?企业决策者如何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最大…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GDP高速增长、物质财富总量大幅增加的同时,“三农”问题、房价高、上学难、看病贵,以及环保、治安等问题接踵而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幸福”这个词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生活的困惑。2004年底山东省统计局“你对生活满意吗”的调查结果让人心酸:只有23%的居民感到生活状况比5年前提高了。2004年6月,国内一家专业机构发布了一份《中国“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报告》,通过对6大城市调查发现,经济发达城市的人不比经济落后的城市的人更幸福,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不感到幸福,仅有10%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较高。经济增长与人民幸福二者之间的关系非…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介绍了幸福指数的概念和含义,然后分析了幸福指数的意义,最后结合对章村矿区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研究状况,对构建矿区职工“幸福指数”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时质健 《决策》2014,(10):70-71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面积3.8万平方公里,人口70余万,这个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知的“蕞尔”小国经济并不发达,主要依赖农业、林业、水电业和旅游业,人均GDP仅2000美元,但在“全球幸福指数”排名的178个国家中,不丹名列第八,为亚洲第一。  相似文献   

12.
幸福人生,幸福课堂。以教师单边活动为主的课堂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因此这样的课堂就表现出很多的无奈与低效,教育应该是一首诗,守护着学生的心灵。创建富有“诗性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所谓“幸福指数”,就是衡量民众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2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小国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地方“两会”上,各地在制定新的发展规划、指标时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幸福指数”被纳入地方发展目标。如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北京市今年将开展幸福指数研究,推出一套幸  相似文献   

15.
追求人民幸福是党历史使命,江苏省江阴市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提出了“五民五好”的”幸福江阴”建设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改善了民生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指数。“幸福江阴建设的实践”给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要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就要做到:理念转变是前提,满足百姓精神需求是关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基础保证,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城乡一体是重点,建立全覆盖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不丹,一个人口百万,国土面积才3万8千平方公里的小国,经济也不发达,在175个中等发展中国家里名列136位,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可是近年来突然声名鹊起,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不丹的经济发展走的是“另类”的经济学之路,作为“幸福指数”的“原创”者,不丹的发展模式引起了人们深刻的反省,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据媒体报道我国国家统计局也在研究制定国民幸福指数等统计指标。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没有终点的信仰追求,承认伪幸福只是一个起步,是一种正视现状的开始。这个起点降得越低,将来达到的幸福指数可能会越高。这代表着一种谦卑的意识,政府应该从这种谦卑意识出发,来努力帮助人民实现总理说的幸福与尊严。  相似文献   

18.
丁艳 《管理科学文摘》2010,(31):214-215
在我国,对职业幸福指数的研究是近期才受到关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探讨我国医护人员当前的职业状态,分析了影响职业幸福的原因。为提高职业幸福指数,提出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塑造良好人格,提升职业效能感,丰富业余生活等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者认同了“以生为本”“学生主体”等教育理念,却少有人思考“为教师的幸福人生奠基”。在考试成绩高于教师生命质量的今天,许多教师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从教育文化的角度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实施文化管理,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和潜能,从而全面实现“文化治校”,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与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幸福是没有终点的信仰追求,承认"伪幸福"只是一个起步,是一种正视现状的开始。这个起点降得越低,将来达到的幸福指数可能会越高。这代表着一种谦卑的意识,政府应该从这种谦卑意识出发,来努力帮助人民实现总理说的幸福与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