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组织社会化对新员工具有长期的巨大影响.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社会化过程中新员工所扮演的角色,鲜有关于社会化对女性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本文将从组织社会化策略研究入手,探讨情景维度、内容维度和社会维度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进而得到六项研究结论,最后提出了社会化策略与女性职业发展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员工创客化是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面对的新命题。文章在总结了创客化员工职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需要面对的挑战,重点探讨了在创客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建立的6种新理念:一是组织诉求需要从追求工作忠诚度与工作满意度向工作幸福感转变;二是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承担跨界管理的职责;三是需要探索建立伙伴支持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四是创客化员工的雇佣关系已从雇员社会向合作雇佣关系转变;五是建立创客化员工的无边界职业生涯管理;六是建立全过程的“创客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的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化、全球化浪潮改变着组织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有远见的组织机构的关键性战略资源。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理论包括单阶梯、双阶梯、多阶梯、三维发展道路等模式。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大趋势是通过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将组织发展的需求与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传统的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正面临着范围扩展、层次提高、角度转变、提出新的研究理念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对青年员工频繁跳槽问题,不同阶层看法不同。然而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分析表明,青年员工个体职业发展需要由施展才能并接受挑战、职业探索与规划、技能学习与提高、外在成就获得四个维度构成;青年员工期望的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体现为公平合理的体制、注重学习与培训、提供锻炼机会、帮助职业探索与规划和提高职业发展信息五个因素;青年员工的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主要表现在,职业技能提升、职业发展规划与策略制定、注重关系并对外展示、职业探索四个方面。企业如能在了解个体心理需求和行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职业生涯管理策略,满足青年员工个人职业需要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无边界职业生涯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无边界职业生涯视阈下的就业能力不同于传统的职业生涯及其视野下的就业能力。在带来新的就业能力层次改变的同时,也给职业成功的标准带来新的变化。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能力结构与传统职业生涯的能力结构也发生着改变。探索适合中国大学生无边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模型构建,对于提高高校有关无边界职业生涯的能力培养,更好地让现代大学生适应现阶段中国市场经济的步伐,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企业中女性管理者向高层职位晋升时面临的客观存在但“看不见的障碍”被称为“玻璃天花板”效应.通过对“玻璃天花板”效应有关研究进行回顾和综述,从社会、组织、个人三个维度对女性在职业晋升中遭遇“玻璃天花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中国职业女性“玻璃天花板”的现状进行了探讨,提出要打破“玻璃天花板”,需要重塑男女平等的社会文化,增加对女性参加工作、成为管理者的支持和认可,以及来自社会、企业和女性个人三方的共同协作和努力.  相似文献   

7.
职业生涯管理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对职业生涯管理系统的选择建立在员工与组织的交换关系基础之上,因此基于“组织投入”和“贡献要求”两个维度,职业生涯管理系统可分为组织主导型、个人主导型、高度投入型和投入不足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职业生涯管理系统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中组织主导型和高度投入型职业生涯管理系统与组织绩效提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女性就业率不断提高,就业领域涉及各行各业.但在职业发展上,尤其是在晋升道路上,依然存在较严重的性别歧视,女性常常被隔离在“玻璃天花板”之下.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传统社会观念导致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工作与家庭冲突给女性生理和心理带来的压力、家庭和组织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等.应充分发挥女性的比较优势,在外界的支持和女性自身的努力下,冲破玻璃天花板,促进女性职业发展,全面实现女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传媒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自身的特殊性.随着无边界职业时代的到来,对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是提出了变革的要求.我们必须把握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涯特点,主动加强规划管理,创新职业规划的理念与方法,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以适应无边界生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产业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综合性服务产业。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指向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当聚焦于旅游产业关联效应的充分发挥,以旅游新业态创新、培育和持续运营为关键手段,持续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不断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旅游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的内在动力源于旅游业的无边界性和强关联性等特点,而其外在动力则由市场需求推力、合作竞争压力以及技术创新拉力三个维度进行揭示。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培育和运营过程也是旅游产业边界分离、重构和融合的过程,通过要素之间的融合与重组,将逐步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关联产业边界的交融和围合,最终将赋能我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职业探索的现状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探索是个体在各种环境下认识自己和环境的一个有力的手段和方式,有利于促进职业的成熟和职业的适应。职业探索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技能和态度能使个体不断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促进个体不断加强对自己和环境的了解。对辽宁地区4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学校、性别、年级和籍贯的差异,以及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不充分存在的原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伶 《阴山学刊》2004,17(4):116-120
传统的教师职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功用上,这就忽视了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创造性劳动的快乐,忽视了教师教育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因此,重新审视教师职业,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验生命创造的满足,发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理解由于教师职业专业化而使教师产生的应有的变化,从而使全社会乃至教师自己对教师职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规划意识淡薄,目标模糊,过程不科学等问题。为此,高校在教育毕业生认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掌握毕业生的特点。建立职业咨询机构,开设职业生汪规划课程。建立职业生涯指导网站等。  相似文献   

14.
Flocking is oftentimes used to metaphorically describe social behavior. Do people actually flock in a way that avian species do? This paper develops a purely ecological mechanism for explaining similarity in human behavior b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social networks of person-to-person ties and ecological networks of ties of observability. I test the “information center hypothesis” [Ibis 115 (1973) 517] from bioecology on the career mobility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who all graduated from the same university. In this case, spatial proximity in birds is replaced with sociodemographic homophily on an acquired status characteristic among pers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omophilous individuals exchange information about a favorable destination state by ecological ties of observability, that is, they follow the career mobility of fellow alumni and “flock” along with them.  相似文献   

15.
未雨绸缪铸造辉煌 —大学生就业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新科技的不断应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显著变化,基于此, 主要就大学生特别是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 多方面做好就业准备。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就业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就业问题已成为毕业生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设立专门系统部门、规划课程建设以及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等方面着手开展。同时,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应结舍大学期间学生学习阶段特点构建“全程辅导”模式,逐级针对开展。  相似文献   

17.
李建忠 《阴山学刊》2008,21(5):114-116,120
职业生涯理论历经了静态理论阶段和动态理论阶段。我国的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属起步阶段。我国实施职业生涯管理是人才发展的需要,是组织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而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是和谐理念的具体体现。用和谐理念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应从目标、能力、个性和变化四个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早期参加世界博览会,主要是在海关洋员的把持下进行,当时一度被称为"赫德之赛会"。中国自行举办博览会则滥觞于20世纪初。1910年以前,中国的商品赛会几乎没有按章而设,直到1928年的中华国货展览会,中国博览会事业才步入制度化的轨道。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博览会事业停滞,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博览会事业得以复兴。博览会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内涵,它是生产力发展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经济发展状况、区位条件、制度条件、政治环境和技术水平是影响博览会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博览会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观念行为的演进之间基本上处于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章太炎《国故论衡·说儒》指出,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作为达名,儒在古代中国往往是知识阶层的统称,而且也并不仅限于儒家门生。作为一类物事的种属称谓,儒通常用以指称具有一定德行品格与专门才能的人。作为具体的学派名称,一般则专指攻于诗、书、礼、乐、易、春秋之经典、以仁义之道为行动意旨与生活理想、敬拜孔子为圣师的儒家。作为一种正规职业的儒,可能开始于殷商。发展至西周时代,儒者已有官方与非官方的分别。春秋之后那些一度专以祝、宗、卜、史为职业的人群进一步分化,一部分经过自觉改造而转化为可以为上层贵族相礼、教书的知识分子,继续为主流社会服务,另一部分则蜕变成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的粗野乡民,有的堕落为穷困潦倒、不稼不穑、无所事事的游民,有的甚至做起了劫贼的勾当。《荀子·儒效》说:儒者,法先王,隆礼义,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其位则美俗。这是儒家第一次对自己的身份、使命、功能、作用进行了全面定位,使儒由原先的治丧、相礼或教书上升到经世、济民、治天下的高度,其活动舞台也从普通民居走向了帝王庙堂。而荀子所谓大儒、雅儒、俗儒则是荀子本人于职业、人格上的理想划分,也是对当时儒之流品基本现状的忠实记载与客观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