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镇化作为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向现代化迈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以GDP为主导的"硬环境"发展模式也显露出很多问题。文章认为提升西部民族地区城镇的"软环境"建设,是缓解目前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特殊和复杂的情境,经济和社会多重评价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走出一条独特的民族地区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2.
节水灌溉面积、农田灌溉水费、渠系衬砌等是西部地区农业节水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西部地区170个地市的农业节水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业节水技术效率递增的地市数量在150个以上且呈上升的态势,其农业节水全要素生产效率递增的地市数量所占比例保持在85%以上,实施农业节水措施体系获得显著功效。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应进一步提高节水效率,持续减少节水效率损失,以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发展观念落后、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扶贫制度有缺陷和地方政府制度供给不足等制度制约因素。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产权、市场、扶贫、人口、科技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及其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入手,构建西部地区教育公共产品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西部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衡量,并对东、中、西部地区教育均等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6年西部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存在不均等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引致西部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成本偏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为此,应不断建立健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合理配置教育公共服务资源。  相似文献   

5.
面临知识经济的到来 ,西部民族地区要持续发展 ,就应建立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并通过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步入资源集约型开发与经济高效增长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度(SDI)的预警结果分析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经济总量得到了不断提升,但西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严峻形势不断显露,虽然西部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制约着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重点解决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探索和完善西北生态环境建设经济补偿机制,探索西部经济与环境之间新的发展模式,建立政府科学决策体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科学的经济环境预警体系和环境监管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7.
加大西部地区商业银行融资力度,应防范金融风险,不断建立完善的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长期基 本方针。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深入分析了西 部退耕还林(草)地区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能够确保西部地区脱贫、发 展与可持续发展实现的环境改善目标、改善路径和可行的对策措施,以建立可持续发展条件 下的西部地区环境整治与重建体系,从而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基础的稳固与坚实。  相似文献   

9.
西部交通发展对于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国家"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从西部大交通体系建设、交通建设资金的筹资与管理、交通与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对西部交通发展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区域自我发展主体为研究视角,构建了基于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对西部11省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对西部地区2008~2013年DCI指数时间序列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西部11省区的DCI指数表现出明显的"U"型趋势,即自我发展能力先下降后上升,除了甘肃和青海,各省区在2013年达到了DCI指数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企业聚集呈现脆弱性,产业集群经济不稳定;西部地区主导产业链缺损严重,企业分工外包意识差;西部地区只注重吸引外部产业,对自身优势产业开发不足;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规模大而不强。转变思想观念,对政府功能进行正确的定位;培育先导性企业,扶持关联企业快速成长;突出产业特色,打造适合西部地区发展的产业集群;实施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加速西部地区经济腾飞;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尽快遏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和切实做好两大江河的水土保持工作 ,不仅对西部地区 ,而且对全国改善环境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加快西部开发步伐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重灾区,改造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生态效率是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运用1990~2011年西部11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以劳动、资本和能源为投入要素,GDP和碳排放分别为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对西部地区的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评价,进而通过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对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西部开发:经济增长条件评价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于 2 0 0 0年启动。但学术界和西部地方政府决策部门仍然存在片面夸大西部地区优势的现象。客观评价地区经济增长条件是正确制定区域开发战略的前提。通过利用系统思想 ,对西部经济增长的主要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 ,希望对指导西部开发的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效益评价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与SPSS11.5统计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客观的评价权数,并以此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各个省的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燕 《兰州学刊》2005,(1):151-152
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在扩大等问题,要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生态经济建设规划,大力实施生态经济工程,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人才培养,推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 ,导致大开发关键是抓住人才的开发 ,它对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西部人才开发的现状 ,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建立西部开发中心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净 《人文杂志》2001,(1):85-89
西部开发这样一个大的、长期的、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实现,必须建立一个开发中心,在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交通运输、服务等经济活动方面,起到先吸纳(主要从国外和东部地区),后辐射(向西部广大地区)的作用,带动西部地区整体发展.陕西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社会基础,具备了成为西部开发中心的条件.为了把陕西建成西部开发的中心,目前主要应围绕着增强陕西对资金和人才的吸纳能力,构建激励机制,加强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抓紧劳动力素质的培养,扩大市场的规模和完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数量不断上升,但同时也承受着日益增大的产业升级和环境压力。客观评价和分析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效率,对西部地区在后危机时代科学、有效、合理地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因子分析对我国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效率进行了评估,探讨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