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莉 《学术论坛》2012,35(8):179-182
文章利用空间关联统计方法与GIS技术进行了广西各区县GDP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全区经济发展水平分布规律呈西北向东南逐步上升的趋势,广西各县域的GDP水平相关性很强,较高GDP水平的县域相对地趋于和较高GDP水平的县域相邻,较低GDP水平的县域相对地趋于和较低GDP水平的县域相邻,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促进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各省区2000—2009年文化产业的产值作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研究我国文化产业空间聚集现象及分布特征。通过各省区文化产业产值的 Theil 熵和相对增长速度的计算,指出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即文化产业发展有省区聚集的现象。通过 Moran 指标对我国文化产业聚集度进行测定,结果表示,中国文化产业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和空间相关性,邻接地区间的文化产业集聚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并且我国文化产业聚集的显著度在不断上升。通过 Moran 散点图揭示我国文化产业的聚集特征,结果表明与西部相比,东部文化产业发达省区趋于空间集聚。通过对2009年文化产业空间计量回归分析,发现各省区 GDP、文化产业投资、文化产业机构数量对文化产业产值有显著影响,并进一步检验和计算空间相关性的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6,(3):75-80
本文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局部自相关LISA分布图,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同时采用网络分析法,建立两两区域VAR模型,构建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网络,剖析京津冀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研究发现,京津冀人均GDP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集聚效应整体偏弱,各城市间的分工特点不够明显;京津冀每个城市在空间上是普遍联系的,但各城市空间关联的紧密程度总体偏低,经济协作与产业分工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进一步密切京津冀各城市间的内在经济联系,应提升产业分工层次和水平,巩固提升"京津唐"发展轴,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对非首都功能的承接能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尺度出发,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嵌套分解方法、空间自相关法探究江苏碳锁定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显示:江苏碳锁定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泰尔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苏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北地区,并且区内差异的贡献率远大于区间差异的贡献率,三大地区内部发展的非均衡是江苏碳锁定产生差异的主要动因。江苏各城市碳锁定状况存在空间关联特征,空间发展格局集中性不断上升,马太效应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同时发生的。本文打破既有计量分析的研究局限,将空间权重纳入计量分析模型,利用2000-2013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空间面板数据,就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邻近省级区域之间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Morans I指数检验显示已形成了4种不同的空间集聚模式;老年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作用,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意涵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当前应立即实施全面放开二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政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空间滞后相关模型对湖北经济增长的空间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湖北省内各地市州之间的经济增长是一种相互竞争关系,而不是一种互补关系;固定资产投资是促进湖北内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下降,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时间上并不稳定;各地市州之间的空间负向竞争是影响湖北内部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产业结构层次系数作为衡量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指标,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2002-2012年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时空格局演化,并就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我国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差异趋于均衡;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两者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此外,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还受能源、资本、劳动力、消费水平、技术进步、国际贸易、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要素对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影响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研究可以为制定差别化国土空间发展战略提供依据.有必要从水土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选择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较为明显,根据常用评价分级标准主要处于中等承载区、低承载区两级.通过对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数的聚类分析,将安徽省16个地市分为四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差别化国土空间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空间经济的视角研究产业同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考虑到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间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和溢出效应,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09年长三角16市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同构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及其相关理论,以免渡河为例,研究城镇地价的分布格局,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和Kriging插值法分析方法进一步揭示了城镇地价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集聚分布规律。本文数据源自免渡河镇2012年土地分等定级及基准地价更新。采用Moran’s I、Getis’G指数和地统计学中的半变异性方法对免渡河镇的商业和住宅地价的全局自相关与局域自相关及各项异性进行全面分析,并运用Kriging插值法与空间自相关对比分析,且均采用球状模型曲线得出:免渡河镇的地价在1700米的范围内均存在正相关及高聚集性,随着距离的增大,自相关性逐步减弱,地价的空间自相关在各个方向都不径相同,且在部分区域表现有异质性。在西北-东南方向地价的空间自相关范围要大于东北—西南方向,且随机性较强,如商业地价在此方向的的自相关变化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1.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经济增长研究中的应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经济增长经验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梳理和介绍国内外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一方面概要介绍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展示了这种方法在增长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检验建立面板空间误差模型,分别以二氧化硫排放量、烟(粉)尘排放量、废水排放总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衡量环境污染程度,对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研究表明:“倒N”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确实存在,而且还验证单位生产总值的污染排放量(产生量)随地区经济发展的提高而下降;四种污染排放物都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这意味着各地区的节能降耗减排政策不能孤立地实施,应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同时实施,这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加强协调;过分强调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环境改善,要么是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污染排放量,要么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构建数字贸易发展质量指标体系,计算2014—2018年中国31个省域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并分析省域空间分异格局和空间关联效应,结果发现:(1)中国数字贸易发展以"胡焕庸线"为界,呈现"东南强、西北弱"的省域分布格局,主体范围位于中部及东部沿海省域并逐渐向西南方向迁移,高密度区域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逐渐由"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向"赣闽粤"扩散。(2)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具有同质集聚、逐渐增强的空间正向关联,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省域尤其是"长三角"地区数字贸易关联互动较为缺乏,形成较为明显的层级反差。(3)中国数字贸易局部空间效应的地域关联性极为显著,从东南至西北呈现明显的梯度分异,"高—高""高—低"和"低—高"三类集聚模式均分布于长江经济带与海西经济区,"低—低"集聚模式分布于长江源头的青藏高原和西北边疆地区。  相似文献   

14.
基于江苏市域投入产出增长是否发生空间俱乐部趋同现象,本文首先选取(2002-2013)年间劳均GDP和劳均固定资产投资两个指标,按照大小分为5个层次,发现苏中苏北各市因苏南较强的引领能力获得飞速发展,江苏区域空间趋同格局得到逐步的强化。其次,江苏省市域劳均GDP和劳均投资额差距的σ趋同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江苏省13市劳均GDP和劳均投资额在12年间具有趋同性。最后,从江苏省13市2005年、2009年及2013年劳均GDP和劳均投资额的散点图可以发现,江苏大部分市域的劳均GDP和劳均投资额在12年间均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黄阳平 《东南学术》2011,(5):147-156
福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省份,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工业空间集聚的趋势相当明显,本文构造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考察了福建省九地市之间在工业集聚互相影响的空间作用模式,研究结论显示,福建省九地市之间的工业集聚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地区财政支出竞争、城市化、地区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对地区工业集聚具有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王悦 《东岳论丛》2019,40(2):63-72
从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入手,选取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2000-2015年的人均GDP指标,采用空间差异测度系数、全局Moran’s I指数、局部自相关LISA分布图,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与分散特征、各城市与邻近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进行实证分析,同时采用网络分析法,建立两两区域VAR模型,进行ADF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构建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网络。研究发现,从绝对差异上来看长江经济带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而从相对差异上来看,2006年以后,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并趋于稳定。其次,长江经济带人均GDP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特征是逐年增强的,但是各城市间空间关联的紧密程度总体偏低,在经济协作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人均工业生产总值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采用泰尔指数和区域分离系数定量分析近十年安徽省四大经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差异演变的总体水平与空间变化特征:即随着安徽省皖北、皖中、皖江、皖南四大区域的工业经济空间发展出现了差异扩大,四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呈逐步扩大的趋势,而且地带内差异是构成区域总差异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对比分析“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对安徽省四大经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差异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加速度与地区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人们对竞争力的认识是不统一的,难以与综合经济实力、经济增长能力等概念相区别,概念的模糊也造成了对地区竞争力评估与分析的不确定性。本文认为,地区竞争力是一地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它的强弱可以通过地区竞争力指数得到客观反映。同时,本文还认为,地区竞争力评估结果可以为科学回答如何提高地区竞争力问题提供分析基础。本文结合上述理论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的地区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并对深圳与广州两座城市的地区竞争力进行了评估与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兰州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都市圈是一个大的核心城市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近城镇与地区组成的圈层式结构.在都市圈空间界定领域里,定量方法并不多见.本文在借鉴前人关于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的成果基础上,在对兰州都市圈空间界定时,将经济距离、各周边城市的城市生活质量引入场强和引力模型的计算中,使界定方法更具借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