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西海固文学形成及成果的梳理,并对其创作内容进行民族民俗文化解读,阐述了西海固民俗文化对西海固文学创作产生着重要影响,又是西海固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源泉。进一步提出了关于保护和传承西海固民俗文化的建议,这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政治民生、人文生态环境的和谐运行,也展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民族性、区域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李芳 《阴山学刊》2009,22(6):65-69
经典改编是不同时期的作家对经典进行的文化再生产活动,体现着不同时代的文化诉求。解读《阴山木兰》,透视作家在创作中的文化诉求,无论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举措,还是突现民族特色的愿望,或者强化女性意识的写作,都指向当下和未来。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方案。这就要求《概论》课程的教学必须把握科学内涵以及整体性、实践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4.
5.
《生活的艺术》作为林语堂"对外讲中"的代表作,畅销经年,但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却并未取得应有的成效.分析林语堂在中国文化传播方面的实际影响与其作品畅销程度之间的差距,可为今天的文化传播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社会,广告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争奇斗巧,花样翻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本文以文化为视角,从文化决定广告传播力、广告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提升广告文化品位三个方面分析了广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以儒学为主,同时集儒、释、道于一体;英语文化则深受基督教教义的影响.《红楼梦》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宗教文化因素.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对这些文化因素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那么,促使两译者做出不同处理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文章从权力话语理论视角进行探讨,认为翻译工作者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使者,应该尽量保留原文的特色文化,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享有应有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近年"东亚"成为村上研究中一个较为活跃的视角。这一视角为东亚读者提供对话交流的话语空间的同时,其中的历史意识和翻译研究又争议不断,其实质关涉战争认识和话语主导权问题,由此也可以透视出"东亚"这一跨文化话语空间形成的必然性与艰巨性。  相似文献   

9.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著作多年来畅销不衰、影响广泛,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功不可没。分析南先生著作广受欢迎的原因,首先是他凭借深厚的文史功底和极其睿智的思考,发掘出经典中蕴含的思想精髓和哲理,给人以智慧上的启迪。再者是他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进行讲述,援引丰富的史料和诗词典故,既有助于读者对经典原文的理解,又对读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另外,语言表达上的通俗流畅、生动诙谐无疑亦增添了南先生著作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0.
齐文化是一种独具鲜明特征的地域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神秘性和智慧性等特征,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自由开放、浪漫神秘、才智兼备,包蕴着丰富的齐文化内涵.挖掘其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从齐文化影响的视角探讨聊斋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李萍 《社会科学家》2012,(1):123-126
影像时代,中国古典文化在海外传播的重心由文本译介转向了影视改编,改编的过程中,由于影像传播特性的影响,除了传播形式上的变化外,其内容亦出现了完全不同于文本译介的变异,这种变异从一个角度看,深层次里是异域文化价值观念的凭空植入,并与原著产生了强烈的比照差异;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商业元素对传统文学形式的渗透,使原著的传播在市场中获得新机遇的同时,也模糊了文学和商业的界限。文章对《西游记》在海外传播中的上述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对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王继霞 《阴山学刊》2008,21(6):54-57
散文集《西海目的事情》以独特的视角和感悟描绘了以回族为主体的西海固人的生活状貌和精神世界,倾诉了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民族、对命运的体察与感受,表现出一种真诚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政治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入手,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要求,提出在和谐社会条件下,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促进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培养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把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基本方略有机结合起来,得出和谐社会条件下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252-256
中国文化典籍《孙子兵法》在美国有10多个英译本。因译者身份、目的、动机迥异,理论视角天差地别,译作风貌与风格多姿多彩。《孙子兵法》揭示战争规律,自然也彰显了人类其他竞争活动的经验与智慧,它对于体育比赛、人际交往等其他诸多领域也有宝贵的借鉴意义。美国在这方面的应用十分丰富。研究《孙子兵法》在美国的传播与影响,除能给国内的《孙子兵法》研究提供有益启示外,对于其他中国文化典籍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翻译与传播也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首早期的五言诗,《同声歌》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它不仅表现出汉人对南北及异域文化的接受与认同,而且体现了那个时代雅俗的对抗与互渗,同时它还鲜明地传递出了新的时代风尚及审美的新变。从文化的角度透视《同声歌》对我们深入了解东汉所特有的精神气质无疑具有不容忽视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阿来的长篇系列小说《空山》,以新颖的结构,叙写普通人物的悲辛命运与藏族村庄的生活琐事,勾勒出一个偏僻的藏族村落,在现代背景下的发展历程,通过机村文化生活的茫然状态,折射出乡村整体在现代性语境下共同的创伤。本文透过机村的历史变迁,透视出传统文化在现代性进程中遭遇的尴尬境地,还进一步剖析作者对于乡村文化状态的独特思考,挖掘传统文化延续的印迹。作者在文化的冲突中寻找到平衡点,以真挚的情感,赋予民族文化坚韧的生命力,为乡村文化叙写希望的话语。  相似文献   

17.
以钟嵘《诗品》中的流水意象为例,剖析其中蕴含的某些社会历史印迹及人文精神,阐明流水意象由其前身———自然物象演进为审美意象这一诗学流程。  相似文献   

18.
《千年一叹》中 ,余秋雨选择特定的视角 ,对千禧之旅的十多个文明古国进行考察 ,表达出一个具有前瞻眼光的文化人对历史文明的申视及关怀。本文通过三个方面 :平等的对视、开放的心态、真诚的反省 ,从余秋雨《千年一叹》的文化视角来解读中华文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老残游记>中"山水之游"的审美艺术诉求,首先表现在作品本身描述山水景物独特的艺术彰显和非凡的艺术追求,开放的胸襟、磅礴的意象、声光色等自然元素的渗入,充分展示出作品独有的审美艺术境界;同时,"山水之游"作为<老残游记>的一部分,作者又倾力驾驭,巧妙地将山水景物描写与整部作品情节的发展、结构的韵律、人物的思想情感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相似文献   

20.
从吴文化记载看《史记》的文化综合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科 《文史哲》2002,(2):94-97
《史记》中的《吴太伯世家》等篇章,对吴国的历史文化有较详细的记载。通过这个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先秦西汉时期吴人尚武好勇、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等特点。吴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区文化载入史册,体现了《史记》的文化综合特点。这种综合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它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创造新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