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的不同地区(非洲中部、安达曼群岛、马六甲半岛和菲律宾),都居住有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的部落,这些部落人的体型与周围的民族截然不同。他们比自己的邻居矮得多,皮肤发亮,体型明显地带有某种“稚气”,头、四肢和躯干的比例关系与身材高大民族不同。这个民族的代表被称作俾  相似文献   

2.
翻开我国的古籍,众多的民族名称往往使人感到眼花缭乱。直至解放前夕,我国各民族的族称仍十分混乱,加之反动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不承认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客观存在,剥夺了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平等权利,使许多少数民族被迫更改、隐瞒了自己的民族成分。因此,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谁也无法回答。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个问题才总算有了比较准确的答案。解放后,长期被压迫、被歧视的少数民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族称,公开了他们的民族成分。这是我们党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也是少数民族人民民族自觉的表现。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初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海南岛北部,东起南渡江,西迄临高县的新盈港,南以琼山县的遵潭、澄迈县的白莲和儋县的南丰为界,北濒琼州海峡,包括临高全县和儋县、澄迈、琼山及海口市郊的一部分地区——这个地区在地域上连成一片,约有五十万人使用汉藏语系侗泰语族壮泰语支的一种语言。从语言、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来看,他们显然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但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他们并没有自己的民族称谓。萨维那神甫在半个世纪前曾把他们称为Ong-Be“翁贝”人。奥德里古尔和桥本万太郎等人也一直沿用Be“贝”这个名称。但  相似文献   

4.
在藏族的历史典籍中,“霍尔”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民族称谓,但是,不同历史时期所指的民族就有所不同。“霍尔”在汉籍中译作“霍耳”、“互人”、‘猢”等。那么,“霍尔”究竟是指什么民族呢?对此,国内外专家都有考证。有不少学者认为藏籍中之是“胡”的直接音译。例如,任乃强先生说:“Hor恰是汉语胡字之音,今藏族称蒙古人为索波,称其他北方民族皆曰胡刚‘。「苏」罗列赫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说:“西藏的‘伙尔’(Hor)一称就是汉文胡的直接音译。这一名称是汉族对伊朗和突厥——蒙古种族中亚部落的通称”。“我国从事文化人类研究…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土耳其国土,即小亚细亚(安纳托利亚)和东伏拉基亚(鲁米利亚),是土耳其人作为一个民族的诞生地。这个民族由两个基本成分组成——从中央亚细亚及中亚迁到安纳托利亚和鲁米利亚的突厥语诸部落和已部分地同这些突厥语部落混合的当地居民。土耳其语起源于突厥诸部落的语言,土耳其民族的名称则起源干他们的共同名称:俄语为турки,土耳其语为тюрки。在俄语的科学术语中,这两个词的含义是不同的:人们把土耳其人本身叫作турки;而把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叫作тюрки,他们是阿塞拜疆人、阿尔泰人、阿  相似文献   

6.
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绝大部分不同于汉族。就是同一少数民族,由于分布地区不同,穿着也有差别。因为服饰是鲜明和显而易见的,过去有些民族的地方性名称,往往和服饰特点有关。崩龙族妇女的裙子有不同色泽的线条,所以曾有“红崩龙”、“花崩龙”和“黑崩龙”之称。服饰是民族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生活、劳动的需要和审美观,穿戴和装饰自己。  相似文献   

7.
在印度的其他民族由于外界的压力已经丧失了土地和生计的情况下,奥里萨邦的邦多人却还保持着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四十年前,笔者对邦多人进行过首次考察,最近又访问了他们。印度的部落民是印度人占绝对多数的印度人口中的少数民族,被官方类分为“表列部落”。这意味着他们是具有一种与一般印度人截然不同的法定地位的、列在表上的部落共同体,他们的人数将近4,000万。不久以  相似文献   

8.
东干族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穆斯林民族之一。“东干”是俄罗斯文献及突厥语文献中对中亚回族的称谓,而他们自己则自称“回民”、“中原人”。“东干”显然是他称。19世纪下半叶,有三批回族人在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先后移居到中亚,迄今总人口约10万人,人口数在前苏联120多个民族中倒数第六位。他们多以从事农业为主,兼做小本生意或其他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苏联众多的民族中,有些民族的民族形成地域处于苏联疆界之外,其中包括德意志族籍的公民,“对他们来说,苏联早就成了他们的祖国。”根据1979年全苏人口统计资料,苏联有1936214德意志人,约占全世界德意志人总数的2.3%,占苏联人口的0.7%以上(在我国各民族中他们的数量占第14位)。“德意志人”——这是俄国人对德国移民的称谓。他们称自己为士瓦本人、巴瓦尔人、门诺派教徒、彻普谢尔人等等,这是因为德意志人迁移到俄国时,德意志民族的形成过程尚未结束,当时德国分裂成300多个国家,地方自我意识、特别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在移  相似文献   

10.
侗族名称考     
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很早以前,他们的先民就劳动、生息、繁殖在今天的黔、桂、湘三省(区)接边的山区。 根据史籍记载,隋唐时期,在这一带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始设“羁縻州郡”。宋沿唐制,并以“峒”为“羁縻州郡”辖地的行政单位的称谓,时人习惯称这些地方为“溪峒”,  相似文献   

11.
土司是元明清等朝利用少数民族首领代表国家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进行间接统治的产物,研究我国历史和民族史的土司问题应以国家存在为前提.中央政府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通过土司制度实现有效的双向互动,历代土司逐渐形成强烈的国家认同观念.在封建王朝强调的治统一贯中,历代土司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内化”、民族地区的“内地化”和政治一体化;在封建王朝推进的文化共享中,历代土司通过文化交流和兴学启智促进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进程和文化认同;在封建王朝推进的民族一体中,历代土司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活动参与并推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和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56个民族,10亿人口。将其中的55个民族的人口相加,也只占全国人口的6.7%,故曰:少数民族。在一个民族杂散居城市,少数民族多则几万人,少则几十人,乃少数中之少数;城市少数民族中的干部和专业人才,又是个少数中的再少数;在这个“再少数”中,又有一些属于安排欠妥的,又可叫少数人中的少数的少数问题。小事一桩,微不足道。有位侗族干部,原是县委常委。进得城  相似文献   

13.
作为强烈抗议对巴西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而于1969年成立的“幸存者国际”(Survival Interna-tional),已经由主要是几个英国人发展为世界范围的运动,并在伦敦设有总部,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设有办事处,成员遍及60多个国家。“幸存者国际”成功地保持独立于一切政治党派、政府、宗教团体和学术机构。的确,它不寻求政府的支持,而是依靠它的会员和少数发起人提供资金的极少的人权组织之一。“幸存者国际”不企图把部落民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去,只是很单纯地帮助他们保卫自己的权利。这个组织不论在哪次运动中,都为部落头人做出榜样,把他们最初的局部的抗议发展为国际运动。在过去20年中,“幸存者国际”在其各项运动中都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要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商品生产。既要有全民族的工业,也应有少数民族自己的工业,让少数民族自己搞。这样就必须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使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本民族的传统中哪些是不利于民族发展的,哪些是要发扬的。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办一些职业学校。要达到这个目的,有如下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5.
最近读了白翠琴同志的新著《瓦剌史》(1991年8月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32开本,251页),有些感想,拉杂写在下面。 瓦剌是历史上蒙古族的西支,地位介于一般少数民族部落集团和少数民族国家(后期准噶尔汗国不在严格意义的瓦剌史限内)之间。它既是吸收其他民族成分,屡经变化,由各自保留旧有名称的部落所组成的部落集团,又是实际掌握过漠北政权,在社会、经济、文化各  相似文献   

16.
(一) 瑶族人口213万人,是中华民族重要成员之一。 长期以来,瑶族民间流传着:“先有理,后有朝”或“先立瑶,后立朝”的谚语,揭示国家未形成之前,这个民族群体胚胎已经产生,历史相当悠久。 瑶族称谓众多,支系复杂。根据史书记载和民间常用称谓,自称有91种,他称419种。民族群体形成,以自称“尤棉”或“荆门”即他称之盘瑶为主体,结合其他支系,构成一个复杂的、奇异的民族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7.
巴塔克人是居住在菲律宾巴拉望岛中部山地的一个民族集团。现在大约有360人,本世纪以来,他们由于接触了并从属于低地菲律宾社会而承受了重压。巴塔克人是一个正在消亡的民族(本世纪30年代他们还有五六百人),许多传统文化习俗已经无可挽回地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产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勇胜 《民族论坛》2003,(11):60-61
世界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国的少数民族、传统部落或原著民(以下称“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蕴含着深厚历史积淀、渗透着民族精髓的传统文化历经岁月考验,不仅没有被现代文明所淹没,反而在全球化背景下,成为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持民族个性不可或缺的力量。各少数民族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体创造者,理所当然地有权以集体的名义对其智力成果享有文化产权。作者认为,少数民族享有的文化产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知识产权(一)版权少数民族对于传统文化享有的版权,主要是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文学艺术部分,包…  相似文献   

19.
当代台湾的“原住民”与民族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时远 《民族研究》2003,2(3):27-42
当代台湾少数民族和民族问题 ,是大陆民族学界亟须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 2 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的台湾少数民族“正名”运动为切入点 ,分析了台湾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生活的现状和问题 ,就台湾少数民族的政治诉求及其表现在民族问题话语中的误区进行了探讨 ,揭露了“台独”势力利用“原住民”问题分裂祖国的图谋 ,认为台湾一些人对所谓“南岛民族”的炒作实质上就是要宣扬服务于“台独”目标的“泛南岛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20.
“苗”这个民族名称,是一般人向来比較熟習的,但是这个名称过去使用得很广泛,几乎成了我国西南地区許多少数民族的通称,除称呼苗族以外,还把水族称做“水家苗”,把侗族称做“侗家苗”等等。近几十年来,“苗”字才逐漸用来專称苗族。解放后,这个称呼已經成为苗族專用的族名。苗族共有二百七十多万人,其中一百六十多万居住在貴州。黔东南清水江流域和苗岭山脉一带,居住着八十余万,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湖南有四十四万多人,主要居住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有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