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学芳 《探求》2006,(2):42-45
社区建设的目标是社区居民自治,依靠各种社会力量是达到社区居民自治的根本。社区中介组织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在社区发展中起着促进社区居民自治、深化社区服务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完善和发展社区中介组织是实现社区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张玉霞 《学术交流》2004,42(9):24-27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是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高原则,共同幸福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根本目的,尊重保障人权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诚实友爱的人际环境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彭立学 《学术交流》2002,23(3):12-14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从价值目标上强调了人作为社会生产力主体的作用 ,强调了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人的能力的发展 ,使人的本质力量能够得到充分显现。  相似文献   

5.
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阶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确目标是制订政治发展的基础。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一是指政治发展的终极目的,即是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它包括人的政治素质的提高、人的政治能力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人在政治上的彻底解放、人的社会政治价值的全面实现;二是指政治发展的最高目的,即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历史过程中出现的若干中心点可以作为社会政治发展的起点。近现代政治发展的起点是民族国家的建立。从结束前民族国家状态到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最高目标,这中间大致要经历七个发展阶段:建立统一的独立的民族国家,集权政治,低级代议民主制,高级代议民主制,半直接民主与代议民主相结合,人民自治,社会自治。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发展的分目标,从第一个目标到最高目标呈阶梯式上升。  相似文献   

6.
颜晓峰 《探求》2002,25(6):15-17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应有之义,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满足广大人民利益要求的基本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样需要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社会和谐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发展的优势。它有可能做到完全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去调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其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达到整个社会协调持续地向前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社会和谐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方面的特征,它符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也是共产主义社会最本质的特征。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标志,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恰恰就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是社会关系和谐的最高境界。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紧跟时代主题——和谐社会的构建,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凸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以人为本"作为其出发点,"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价值目标,是符合历史和现实要求的。女性作为人类的一半,其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女性的发展不容忽视,她们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标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义保 《学术交流》2006,2(10):43-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契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历史规律,和谐社会发展中诸社会要素间的冲突与协调是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规律的现实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与辨证唯物观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与共产主义的社会运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质和最高目的。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把自由看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实践主客体的动态统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表现形式;“美的规律王国”的占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确证;而实践的发展、分工的消灭,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演化和最终实现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诉求,并将其贯穿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推进人的社会生活内涵的不断丰富,统筹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黎萍 《社科纵横》2006,(10):147-148
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思想发展的最高层次,其内涵要从人本主义思想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上把握,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三个方面关系的合理解决。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应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三个方面展开自己的工作视角,由此而导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主要包括在教育实施中的全员参与、教育内容上的分层实施及教育目标上的全面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与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手段,是高科技发展的动力,那么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则是高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表现在高科技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有意识、有目的、有意志的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并不抹煞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反,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主体性,人的全面发展,将日益得到增强.人的主体性的增强,人的全面发展,与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朱振林 《学术交流》2007,1(12):209-212
现代人学理论表明,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践的过程中生成的,人是历史的存在物,也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生成过程表现为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的辩证统一过程,它促使大学教育进入个性化培养阶段。因此,应当转变大学教育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重新厘清大学教育目标,促进人的全面素质提高与个性充分丰富;重新认识大学教育功能,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他们的发展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时发展的内涵给予科学的界定:发展是人的发展;发展是有规律的发展;发展是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发展是社会有机体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如何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为目标;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必须促进全面协调发展;必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卫东 《社科纵横》2009,24(2):33-34,59
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破坏而使其陷入发展的困境。由于人们对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和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转变,现代文明正经历着一场结构性的范式转型。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自觉选择,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必将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构建生态文明,需要从思想观念到道德行为、从发展模式到生活方式、从人与自然关系到人与社会关系进行彻底的变革和转型。  相似文献   

17.
刘彩荣 《社科纵横》2005,20(3):172-172
随着社会高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前进,成人高等教育同其它教育一样越来越被重视,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促进人的道德品质、知识才能和个人素质全面发展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单丹丹 《学术交流》2013,(2):220-222
马克思人学理论,是从哲学角度对人所作的最高层次的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是人,二者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因此,马克思人学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先导,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本质和根本任务。鉴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的潜能发挥、忽视个体差异性以及缺少人文关怀的实际,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应致力于理论创新、目标创新、内容创新和手段创新,从而促进研究生群体人格素质的普遍提升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婷 《社科纵横》2007,(9):35-36
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两大课题。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而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着重阐述和谐社会的建构对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诉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大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公众社会心理引导和调适,完善运行体制,优化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20.
试论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锋  马彬 《学术交流》2005,42(11):27-30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思想转变、促进人的发展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这就决定了,只有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才能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特征,才能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