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经费问题是关系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文章从西部地区整体基础教育经费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经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民族地区所处历史阶段的实际,对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对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回顾,指出要正视民族经济发展的困难,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并从自身努力和国家扶持两方面探索,加快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现状及落后的原因,指出了加大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加大西部地区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探讨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思路。首先,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取 向于低重心、多样化,注重地区特色;其次,重组、重构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选择和建设好 “发展极”,建立多科性、多功能、低重心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社区远程开放大学等;第 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对西部地区实行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并启动“东西携手工 程”,通过“一帮一”的形式,提高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民族乡镇企业,这是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面貌、实现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变革的必由之路。文章结合实际。就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作用以及制约因素作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问题,是现实经济中很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作了客观的分析,指出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现实条件,并提出了解决不平衡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辽东、辽西、辽北)乡镇企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影响了全省乡镇企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使其带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最大限度地缩小与辽南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之间的差距,实现全省乡镇企业乃至经济水平的整体超越。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对一个地区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文章对南京地区博物馆旅游的资源分类及评价进行分析。梳理了该地区现有的博物馆旅游资源,总结了南京博物馆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探寻,最后提出了若干战略性的对策和建议,为今后该地区博物馆旅游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同时也对其它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运用中部地区及全国各省区的相关数据对中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人均工业产值、工业生产结构、工业企业产权结构、工业企业规模等指标与全国其他三大区域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中部地区工业发展水平作出了总体判断,认为中部地区工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且在全国地位下降,其原因在于“三个乏力”,并对如何扭转中部工业“下降”局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评价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本文就产业的规模、速度、结构以及效益等四个不同方面,构造了反映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份分析方法予以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经济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经济发展与唐宋时期和改土归流以后相比。其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工矿生产的缓慢发展和商业贸易的适度发展。该地区当时经济发展的成因在于地理环境、政策措施、移民屯垦、推广技术和改善交通。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经济发展留给我们有四点启示:一是人居环境破坏问题,二是发展经济的主体问题,三是发展经济的政策问题,四是发展经济的人才问题。本文就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经济发展特征、成因及启示予以探讨,以期使人们对该地区土司时期的经济发展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并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切实改变其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2.
不发达地区同其他地区的区际经济联系,其内容主要是商品和要素的区际流动,同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二者区际经济联系中的利益协调机制失衡。为形成和建立新的区际经济联系,首先要使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以市场经济关系为基础,构造二者之间优势互补的市场与资源依托结构;同时,国家在投入上应实行区域适度倾斜并合理确定地区分配比例,还应通过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引导区域之间的产业联系。不发达地区自身则应把握时机,确立开放意识,发展产业经济集团化,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联合开发,以各种形式向发达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中东的石油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世界石油储量的65%以上集中在中东地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程度日益加深,进口石油有一半来自中东地区。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中国政府在中东地区积极开展石油外交,通过政治高层互访、经济合作与援助、军事贸易与往来,有效地保证中东石油源源不断地供应中国,并有效地保证中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西北民族地区环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制约西北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法律的制度,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土族地区的宗教僧纲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土族地区的宗教僧纲制度李向德宗教僧纲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中央封建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政治统治形式。明清时期,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宗教僧纲制也以不同的形式传入土族地区,并很快被统治者所采用,影响着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  相似文献   

16.
喇嘛教起源于印度,几经周折传入蒙古地区,并逐渐兴盛和发展起来。到清代蒙古地区的喇嘛教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清政府一方面大力扶持和发展喇嘛教.另一方面为防止喇嘛教势力过于强大,也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南阳地区农业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问题,并根据南阳农业资源的潜在优势,新的机遇,以及农业发展方向.提出南阳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没有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就不可能有我国的现代化,本通过对西部地区工业化现状的分析,简析了西部工业化面临的新机遇,并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摘要]作者以发展传播学中大众传媒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研究切入点,以鄂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的巴东县、野三关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社会调查所得的资料和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互联网在民族地区发展的独特之处,并对当地互联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首先,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其次,要加大对受众认知互联网的教育力度,大力开展互联网的普及工作;再次,从政府带动和自主发展两个方面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关于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姚嵬李瑞环同志曾明确地指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关键是搞好资源开发。”并强调“民族地区要真正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繁荣富裕,必须有一条符合本地实际、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发展路子,就大多数民族地区来说,这条路子就是做好资源开发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