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对幽默语言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了解幽默言语的认知心理过程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完整并且深刻地理解幽默话语的内涵。本研究在认知语言学的大框架里,以幽默语义脚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言语的生成及解读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英语幽默欣赏中的文化语义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拉斯金基于脚本的幽默语言理论,从语义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人无法欣赏某些英语幽默这一现象的原因.从语义学的角度提出幽默欣赏中的文化脚本这一概念,并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结论:无法完成文化脚本的转换是一个民族不能欣赏另一个民族某些幽默的原因.这个结论和以前的观点--幽默的理解必需与语境和百科知识相互联系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歧义与言语笑话的生成联系紧密,词汇语法歧义则是生成言语笑话的主要机制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从语义和词汇语法之间的体现关系来分析及物性,为形式语法难以解释的词汇语法歧义现象提供了有效的解读。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框架内,探讨词汇语法歧义引起的言语笑话为何可笑、怎样可笑的问题,并提出此类言语笑话的语言学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4.
首先回顾了有关幽默言语的研究,然后试着从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出发,从顺应的角度解释幽默言语.最后得出结论:幽默之所以产生,一部分是由于幽默发出者顺应了另一位(几位)发话者的语言结构;一部分是由于幽默发出者错误或过分地顺应了发话者所创造出来的语境.  相似文献   

5.
框架转换理论可以成功解读幽默言语理解和认知过程中的语义跃迁.使用定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一定数量的英汉语幽默语料的分析,发现框架转换出现在词、句、段乃至篇章等各个层面的幽默言语中.结合乖讹论和关联理论,将幽默理解的信息加工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建立初始框架、启动框架转换和合成颠覆性新框架、最终完成释话过程的语义跃迁和幽默解读.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手机作为信息载体对语言幽默机制的影响,使用了语义脚本理论和一种在幽默研究领域鲜见的理论———陌生化理论,以手机报上的幽默语言现象为语料,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陌生化是在手机报上制造流行幽默的一种重要手段,反映了手机报考虑到了年轻群体追逐时尚、勇于创新的心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手机这种备受年轻人青睐的新兴阅读媒介对语言幽默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集中于幽默言语本质研究的诸多理论在阐释幽默产生和消解的底层认知运作机制时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而两大认知理论——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给言语幽默解读的心理过程提供了较好的认知模型。关联理论认为对幽默言语理解的心理认知机制来自于寻求幽默的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及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之间的反差。概念整合理论从心理空间映射的角度解释了幽默言语的解读过程还牵涉到概念合成和层创结构。研究表明,两大理论具有互补性,二者的理论整合可以更好地揭示幽默效应的认知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从言语语言学的微观层面对幽默言语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幽默表现在言语声音上的语流音变和语调,言语语义上的矛盾、意外,言语词汇上的词语拆离、创意解释和仿词,篇章语法上的衔接和连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幽默言语的语篇解读模式猜想,即花园幽径现象,这也是幽默言语生成机制研究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角度解读网络语言的强势模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成功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为解释网络语言的传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模因论(Memitics,以下简称MT)出发,结合认知脚本理论(Script Theory,以下简称ST),以丰富的网络新词为语料,深入探讨网络词语模因得以复制、传播的认知过程.并提出模因论对网络言语交际的独特解释力.只有了解成功的模因在网络新词语复制、传播过程中的听话人的认知机制,才能正确解读纷繁复杂的网络交际行为产生的新词现象.  相似文献   

10.
英语会话笑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笑话是指幽默的话语。本文着重对英语书面会话笑话的分析。从结构上看 ,一则话语只要具有能产生幽默效果的关键语句即成笑话 ;笑话中人物对“合作原则”四准则有意无意的违反常常产生幽默 ;关联理论对会话笑话中幽默的理解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一方的已有假设与另一方提供的新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在前者看来是最佳关联的推理 ,而后者的另一个新信息表明前者推理的错误性 ;推理的错误性是幽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幽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专家和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学科对幽默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入手,首先讨论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及其在言语幽默中的应用,然后以关联理论为依据,从认知的层面解释言语幽默现象,揭示幽默的制笑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言语幽默概论及其延伸理论的视角,通过建立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方式,对赵树理的中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及其英译本(戴乃迭1953)中的言语幽默进行研究,旨在探究该文本中包含修辞手段的幽默在翻译时如何进行转换以及采用何种翻译策略,验证言语幽默概论之延伸理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该文本中包含修辞手段的幽默在翻译时采用了同类转换、零类转换及异类转换这3种模式,且呈现出同类转换>零类转换>异类转换的趋势,其翻译策略共有直译、意译、省译、换译4种,不同翻译策略直接影响译文文本中幽默语段所具备的参数,决定译语语段的幽默效果。因此,汉语文本中言语幽默的效果能否成功传达到译文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策略的选择,这也说明言语幽默概论之延伸理论对汉语言语幽默文本的英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言学家已经从多个维度来研究言语幽默,其中幽默的内在认知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尝试在经典的乖讹论基础上,结合现代符号学思想和概念整合理论,构建一个认知符号工作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呈现言语幽默解读时的认知心理活动。在言语幽默解读过程中解读者对关键概念的能指产生两个截然相反的所指,这两个所指相互映射并一起投射到合成空间,当且仅当他认识到两个所指间的反差时。合成空间生成层创结构,幽默效果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语言研究者从认知语言学的各个理论对言语幽默话语进行分析,但是言语幽默的认知研究对幽默话语的解释描述存在不足。信息标识与关联理论的结合对幽默话语进行解读,一方面把受话人分为话语文本内和话语文本外两个层次,确立不同层次的受话者的推理语境效果差异,对幽默话语提供丰富的解读。另一方面,幽默文本中信息标识可以促动"推理重启",在信息标识的观照下,以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进行认知解读,就可以揭示幽默话语文本的接受主体在推理的语境效果差的张力中完成对幽默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5.
模因理论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人们可以凭借该理论来重新审视言语幽默。语言模因在言语幽默中的表现形式分为“拿来”型、“改装”型和“原创”型等三种。语言模因在言语幽默中的运用策略大致分为预设前提,请君入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偷梁挟柱,移花接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类别。  相似文献   

16.
幽默言语解读的在线认知机制阐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以概念合成理论为基点 ,考察幽默言语解读过程中的在线认知机制 ,并借此探讨概念合成理论可资借鉴以及需要充实的内容 ,指出幽默言语的解读还牵涉到空间对接、空间冲突、空间转接和空间核实等认知过程 ,同时强调 ,推理这一思维形式贯穿于幽默言语解读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空环"衔接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隐性衔接的标志。关联理论可对"空环"衔接做出较有力的阐释。通过交际双方共有知识、语境信息和逻辑信息等可以推导出对话的反应话轮中因"空缺"而隐含的会话含意,这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空环"衔接现象,提高我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必定导致翻译过程中语用效果的流失。中国民间笑话直接源于民间,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译者在翻译时有必要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和含意理论并结合语言认知原理,充分理解原文的语用特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心态,尽量避免语用效果的流失,使译文的语用效果与原文的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9.
言语幽默是语用学会话含义理论重要考察研究的对象之一。幽默的生成机制存在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会话者也会有意无意地遵守合作原则。通过大量的具体实例,分析考察了言语幽默在语用学范围内对合作原则或遵守或违反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会话幽默中的曲解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解(刻意或无意)是会话产生幽默效果的重要原因,刻意曲解更是话语交际者实现言语幽默的重要手段.会话幽默中,听话人利用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和发话人的语用模糊实施自己的曲解策略,制造幽默效果,或者借此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