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他已经身处巅峰,却抛下所有,赌上自己的全部身家,重拾年轻时的梦想。而结果显然没有让这个倔强的人失望,他以惊人的天赋和执着的追求,让小米手机在他的生命中创造了另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2.
他是“许门的仇敌”-简论普希金的婚姻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叶甫盖尼·奥涅金》作为普希金的一部经典性叙事文本 ,被一代代人解读 ,然而不管是被理解还是被误读 ,却没有人注意到其中含蕴着作者关于婚姻的道德见解。奥涅金理性地拒绝达吉亚娜时 ,陈述了种种理由 ,力图让她信服。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他认为自己会不堪忍受婚姻的束缚 :假如我想用家庭的圈子来把我的生活加以约束 ;假如出于幸福的命运所赐 ,要我做一个父亲、丈夫 ;假如家庭生活的画面 ,哪怕一分钟让我迷恋———那么只有您最为理想 ,我不会去另找别的新娘。 [1]奥涅金对婚姻怀着一种畏惧的心态。他对婚姻的不信任源于他那婚姻是自由的…  相似文献   

3.
死亡常常是那些由追求到绝望又在绝望中追求的人的最后的解脱.哈姆莱特的死不是生命的简单结束,而是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态.在自我完结的生命节奏中,他的灵魂骚动和颤动不安的声音,是对死亡所完成的真正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4.
“出走”是一种生命现象,也是作家们乐于表现的主题。茨威格看到了人渴望摆脱平庸、让生命放射出光彩的内在动因,让亨丽哀太太“出走”了一回,但他尚未承认人类“出走”的正当性。葛利叶也专门表现过出走,他是把“出走”作为一种生命现象来思考的,并认为“出走”根源于人的生命冲动和人性意识。在茨威格和葛利叶笔下,出走之地均是旅馆,这暗示着:既有的存在不是家,而家在别处,也许就在“出走”本身  相似文献   

5.
悲观主义能不能成为一种生命学说呢?回答可以是“是”,也可以是“否”,要看回答者的气质而定。两个人生活在同样环境内,一个人会看见世界充满光明和希望,另一个人却会看见世界是漆黑一团,充满着苦难和痛苦。两个人同时死在绞架上,一个人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另一个人是罪犯;同样一件事,两个人的经验却完全不同。但这样的个人事件能成为一种哲学吗?叔本华认为可以。他  相似文献   

6.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里可以说不是为了说明背叛而写萨宾娜的,更重要的是在凸现一种人存在的境况,一种与众不同但却不可抹灭的存在本能。生命并不是只有一种可能,能够宽容和正视另一种人、另一种生活理念的存在,才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给予     
……给予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物质方面,而尤其在于人性方面。一个人能给予另一个人什么东西呢?他把自己的一切给予别人,把自己已有的最珍贵的东西给予别人,把自己的生命给予别人,这不一定意味着他为别人牺牲自己的生命,指的是他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东西给予别人,把自己的快乐、兴趣、同情心、谅解、知识、幽默、忧愁——把自己身上存在的所有东西——表情和表现给予别人。在他把自己的生命给予别人的时候,他也增加了别人的生命价值,丰富了别人的生活。通过提高自己的生存感,也会提高别人的生存感。他不是为了接纳才给予。给予本身就是一种强烈…  相似文献   

8.
既然他者是外在于修辞与语言的,那么在没有将他者纳入存在话语的前提下,列维纳斯如何能够提出绝对他者的伦理概念呢?在诸多质疑者看来,这是列维纳斯无法解决的"悖谬"。对此,利奥塔认为,这只是新黑格尔式的"误读"。利奥塔确立了一种独特的规范性陈述逻辑,它不是与外延性(描述性)陈述相对称的,而是一种"外在于"或"别于"外延性(描述性)的陈述。若将列维纳斯的话语置于外延性陈述逻辑当中,定会走向形式逻辑的悖谬,最终只能产生"误读"。相反,只有将之置于一种"别于"外延性的陈述逻辑当中才能正确理解。据此,利奥塔认为,列维纳斯只是试图通过这种独特的陈述方式来暗示一种与"他者"的不对称关系,进而确立对他者的绝对责任。  相似文献   

9.
张秀枫 《可乐》2010,(10):79-79
作家吴稼祥说:"一个人一个派别陈述的历史是不可靠的。多一个人一个派别陈述,历史就多一分真实。"最近读到的一些可以叫做历史的文章,让人觉得吴先生的论断真是正确。  相似文献   

10.
散文的周作人与周作人的散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作人深怀散文情结。"散文的周作人",意指周作人本身就是他所指认的言志的散文。他的哲学思想、人生态度、性情情趣等无不诠释着他所命名的散文小品。"周作人的散文",可表述为散文是周作人的一种语言物化,是周作人生命存在的另一种方式,是周作人精神私人化的一种表达。主体与文本这样地相生,在现代散文史上,周作人似是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长存”一这是宗教的说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地”似乎不能够长存,人也可以回到过往。暂且把科学和宗教放在一边,因为这一切都离我们太远。就近来看,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的是:生命就像一次单向的旅程,其间的错过与得失已然都成为过眼烟云,像打碎的镜子,像撕破的谎言。幸好每个人都有记忆的能力,让沿途的人、景、情、叹、思、悟都能铭记于心,替我们分担了不少“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而像《生命的旅程》,像其作者,这又是另一种关于旅途的回味与记忆,是生命的另一种出口与境域。  相似文献   

12.
真正让"时间"成为一种自觉的诗学意识的,当归功于屈原.在<离骚>中,他就对时间表现出异样的敏感和独特的体验.他往往把时间感受同人生感慨联系起来,将自然时间转化为心理时间.就<离骚>的时间意识而言,其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时间名词、时间副词以示表层时间,另一种是通过自然物象的变化、活动空间的转换以示潜层时间;其表现内涵也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回忆过去来表现"时不我遇"的失落感,另一种是通过想象未来来表现"时不我与"的忧患感.正是在与时间的对抗中,他展现出自己饱经沧桑的人生经历,表达了自己饱含血泪的生命情绪.  相似文献   

13.
蔡和森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这在历史学界是没有争议的。但是,他何时由民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则至今的看法尚未统一。一种意见认为他出国之前,在北京组织勤工俭学时期已经提出“加倍放大列宁之所为”的口号,有了走十月革命道路的思想,因此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了。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他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並参加了实际斗争,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笔者持后一种见解,理由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主持语:吴耀东是一位着重于形式与视觉探索的青年艺术家,他的作品传递的是一种与生命有关的思考,他把中国画特有的水墨韵味融入到不同的材质上,演化出一种极具意味的画面。让人想到老墙上的蔓藤,可以自由的生长。对绘画性的探索,对创作过程的迷恋,可以说是他作品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向来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锋利如刀,一种是温柔似水。卡夫卡显然属于后者。他孤独胆怯处处表现出一种柔弱。不过这柔弱一旦变成一种"以柔克刚",又常常会让人有无法估量的感觉,而卡夫卡正是在文学的世界里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力量。他的作品,在新奇中充满诡异,显示出一种深不见底的"幽魅",不论你如何解读,都能找到一种"神秘"而又"意犹未尽"。《城堡》是这样,《变形记》甚至包括《地洞》无不如此。它是卡夫卡生命的写真,又是他梦与现实的一种纠结。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他,纪念他,或许从中能感觉到,文学就是这样,虽轻如空气,但却无时无刻不在给人以滋养。  相似文献   

16.
张谊生认为在汉语中,对一个陈述的否定,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命题否定,另一种是预设否定。预设否定的否定对象不是命题本身,而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的相关情况,即命题的预设(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例如:S1张三学了几年钢琴,但至今仍然一  相似文献   

17.
对生命价值的关注是巴金小说创作的一个永久性的母题。他确定了两种生命价值 :一种是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 ,一种是超越个体生命存在的精神价值。要使人的生命存在有意义 ,最主要的实践方式就是奋斗 ,精神价值可以超越生命存在价值而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8.
波伏瓦与巴特勒分属于女性主义发展史上不同阶段的理论代表,二者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方向,许多观念在很多方面具有对话性质,而他者这一问题一直是二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比较波伏瓦和巴特勒在他者问题上的看法、立场以及对现实关注的差异,可以发现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些话语或实践的大致趋向:波伏瓦视他者与自我是相互性的关系,这是一种经由对方而达至对自我认知的历程;巴特勒在他者问题上一直在思考“你是谁”的问题,以及如何践行“我”对他者生命的哀悼。如何哀悼他者的生命实质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生命政治秩序,而个体生命的反抗正是构建政治制度之外的另一种哀悼生命方式的内在体现。  相似文献   

19.
我想简单地陈述一下马列主义个人观的基本论点,这些论点可以归纳如下: (1)人是一种复杂的现象,社会存在的一切重要情况都从中得到反映。人体现出自然和社会因素的统一,而且人的一切最重要的生命表现,其中包括天赋的、固有的生命表现,都具有社会基础,都在人们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生活条  相似文献   

20.
济慈的诗集美、真、爱三位为一体,超越了悲情人生,化具体为普通。济慈的诗用精妙的节奏,表现自然状态下的和谐之美,咏唱天与人的和谐之音。济慈满怀热情求索,以生命为代价建构诗的生命天地。逃避并不是唯美,沉湎更见出创造。济慈执著的梦幻追求,多彩的狂迷欢乐,使他的诗的世界充满激情和异土情调,其爱心又总让人感受到生命跃动在他的诗国。济慈以狂迷的体验、多彩的欢乐,帮助读者找到了现代精神的一个形式,即让生命充分扩张、延伸,并使之充满另一个世界。济慈随心所至、自然生成的诗歌的观念同后来意象派的诗歌创作思想是相通的。济慈的诗作及其诗论的影响已超越了国界和语言的限制,成为世界共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