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谷氨酸发酵液用脱乙酰甲壳素絮凝处理,设计了一种高效絮凝分离装置,经台架实验表明,该装置具有分离彻底,效率高等特点,研究了絮凝剂用量,装置的固定段,循环段及进料流量等因素对装置絮凝分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将谷氨酸发酵液用脱乙酰甲壳素絮凝处理,设计了一种高效絮凝分离装置,经台架实验表明,该装置具有分离彻底、效率高等特点;研究了絮凝剂用量、装置的固定段、循环段及进料流量等因素对该装置絮凝分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发酵液去除菌体的净化工艺是酶制剂纯化的关键步骤,也是酶液浓缩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无毒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脱乙酰甲壳素和无机絮凝剂Al2(SO3)4复合有效地使2709碱性蛋白菌体得到絮凝聚并而分离。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的提取及其脱乙酰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虾壳中提取甲壳素,并探讨其脱乙酰化过程中碱处理方式及温度对脱乙酰度和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乙醇、升高温度能够提高甲壳素的脱乙酰度;乙醇存在下的脱乙酰反应是一级反应;采用间歇碱处理的方式能够在提高脱乙酰度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絮凝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发展状况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状况,分析了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及使用注意点。  相似文献   

6.
甲壳素脱乙酰反应条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针对甲壳素结构的特点,对其脱乙酰生成壳聚糖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温度、NaOH浓度等因素对甲壳素脱乙酰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絮凝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产絮凝剂微生物及其筛选 ,以及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取和性能的研究概况 ;探讨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和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8.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旱田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到35株絮凝剂产生菌,经复筛获得两株絮凝除浊性能较强的菌株,定名为A-60,A-78,探讨了影响絮凝作用的主要因素,用两株菌所产絮凝剂对酿酒酵母菌悬液30min的絮凝率的测定,得出培养液中絮凝活性分布及产絮凝剂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9.
用中药渣制备天然碱泥用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中药渣作为有机碳源和氮源,对从含中药渣的发酵泥土中筛选出的具有较好产生絮凝剂能力的乳酪杆菌TC-1.进行了最佳培养基的选择和影响絮凝剂絮凝能力的研究.得出了菌生长量与絮凝活性的正相关关系和絮凝剂澄清悬浊液的适用pH值范围.由TC-1所产絮凝剂特别适合强碱性的天然碱泥悬浊液的澄清.试验结果还表明.在培养基中以中药渣作为有机碳源和氮源,可以降低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成本.提高絮凝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点采样 ,多次反复筛选 ,从工大生活污水中筛选出一株有高絮凝活性的菌 GY3 7.经试验对内蒙古天然碱碱泥有高絮凝作用 ,使用特定的培养基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 ,用比浊法、干重法和活菌计数法三种方法测定了絮凝剂产生菌GY3 7的生长曲线 ,并对三种方法所得曲线进行比较 .还测出了对数生长期时菌体复制一代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从生活污水中筛选出一株能产生生物絮凝剂的菌株,经鉴定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Thiercelin and Jouhaud,1984)中的盲肠肠球菌(E.cecorum),此菌株产生的代谢产物对天然碱碱泥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利用该菌株进行了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研究.通过对多次试验数据的拟合,提出了3个细胞生长动力学模型、2个主要基质(麦芽糖)消耗动力学模型、3个产物絮凝剂生成动力学模型,并用统计学软件估算了各动力学模型的模型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各模型的计算值都能较好地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拟合优度R2大于0.9,相对误差基本小于10%.最后,从各类模型中选择了比较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的3个模型分别作为细胞生长、基质消耗和产物生成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针对聚合物驱油体系中聚合物黏度损失严重的问题,研究了对苯二酚、三乙胺、亚铁离子、硫离子以及硫酸盐还原菌等还原性物质对低浓度PHPAM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低浓度的三乙胺可以使PHPAM溶液黏度上升之外,其余物质都能在短时间内使PHPAM稀溶液降解,溶液黏度迅速下降。对于对苯二酚、三乙胺、亚铁离子、硫离子以及硫酸盐还原菌等还原性物质对低浓度PHPAM溶液的降解机理给出解释,其研究结果将为油田聚合物采油技术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W油藏Z1油组为高孔低渗低阻油藏,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复杂多样。依据Z1油组储层发育特征,研究了储层粘土矿物的类型、颗粒的分布形式和泥质含量,以及上述粘土矿物特征对Z1油组低阻的影响。研究发现,Z1油组低阻层段的粘土类型以伊蒙混层为主,其相对含量高;粘土颗粒较均匀地成薄膜状、絮状分布;平均泥质含量高。粘土矿物组构产生的附加导电性和高泥质含量是影响Z1油组低电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驱后恢复水驱,由于不合理的流度比造成后续注入水迅速沿高渗透层突破进入油井,使油井很快水淹。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平板模型驱油试验,研究了聚合物驱后双液法固定技术。研究得出:聚合物驱后采用双液法注入固定剂溶液,可以充分固定地下高浓度聚合物溶液,形成的冻胶体系可以有效封堵这部分高渗透孔道,迫使后续注入水进入中、低渗透层,提高了聚合物驱后的原油采收率;聚合物驱后若恢复水驱,通过絮凝和双液法固定技术,可以充分絮凝低浓度聚合物溶液,并有效固定高浓度聚合物溶液,该技术对于高渗透层的封堵十分有效,使注水剖面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提高了后续水驱的波及系数,从而提高了水驱的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Quorum-sensing,QS)作为一种细胞的信号转导机制,是细菌通过特定的信号分子浓度来监测周围环境中本身或其它细菌的数量变化,当信号分子达到浓度阈值时,能够启动菌体中相关的基因表达来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调控机制。笔者综述了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分类,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分3个层次测定了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sp carotovora)对大白菜根毛吸附的专化性.病菌吸附表现出对寄主根毛表面的选择性、病原细菌与寄主问的专化性、吸附菌量在病菌不同菌株和奇主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讨论了病菌吸附专化性在寄主-病原物识别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群体感应是细菌群体行为的一种调控机制.自然界中的很多细菌都有这种能力,即分泌一种或多种信号分子,通过这些信号分子的密度来感知菌群密度,调控一系列相应靶基因的表达.目前,已在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中发现了群体感应系统,调控基因的表达.该文综述了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广西作物抗病虫研究,在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上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包括品种资源的抗性鉴定、病原菌生理小种或菌系分化和害虫生物型变异等。作物育种要求高产、优质、多抗,因此,作物抗病虫性研究应进一步开展抗、感基因分析,探索遗传机理以及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为主的现代生物技术开展抗性基因分离、转导等研究,将成为作物抗病虫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