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评三国鼎足之三枭雄毛眉龄三国鼎足之三枭雄:曹操、刘备、孙权,其最大,也是最突出的共性是:鼎盛期之前──礼贤下士;鼎盛期之后──刚愎自用。他们都应验着李团给黄琼信中的告诫:“者易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  相似文献   

2.
三国西晋人口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政局的动荡,从桓帝永寿年间以后到献帝年间,是中国人口数量不断急剧下降时期;三国中、前期(公元220-262年)是中国人口数量由减少到趋于稳定时期;三国后期到西晋太康年间是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时期。三国中、前期中国的人口数量约有1900多万,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时的中国人口数量约有2400多万,西晋时期(公元310年左右)中国的最高人口数量约有3700多万。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数学的简单形式表述了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的两重含义。明确得出,第一重社会必要劳动由供给决定,依赖于劳动生产条件的优劣;第二重社会必要劳动由需求决定,是社会承认的。商品供求不平衡时,两重社会必要劳动量不相等。当商品市场供求平衡、劳动生产条件恰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条件一致时,两重社会必要劳动相等,且等于实际耗费的劳动  相似文献   

4.
张景 《社区》2012,(20):54-54
上帝对人类最公平的两件事,是死亡与每天相等的24小时时间。然而很多俗人愚人不仅忽视时间,而且还不会利用时间,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哀,而且还是全社会的悲哀。因为时间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会利用时间等于延长生命;反之.浪费时间、消磨时间于无聊之事等于慢性自杀。那么利用时间的学问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对中、韩、朝三国的写作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实际上对三国五方的写作理论比较研究,因为我们还不得谈论中国朝鲜族大、中、小学朝文写作、汉字作的实际问题。我们三国五方间有少概念模糊的问题,为此,进一步探讨关于“应用文写作”、“实用文写作”、“现代写作”、“记叙文写作”的理论研究,将有利于加强我国的写作教学和写作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6.
一、三国故事流传的过去在中国,三国故事的流传在唐、宋时代就已经十分广泛了。那时,在市井的说书艺人中,有讲述历史故事的,“说三分”(即讲述三国历史故事)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课目。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三国故事“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诗人李商隐的《骄儿诗...  相似文献   

7.
《三国史记》是朝鲜第一部官修正史,是研究朝鲜半岛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近年来,随着东北亚古史研究的深入,学界对于《三国史记》非常关注,然而对其历史影响则鲜有系统论述。准确、客观地认识其相关记载,无论对于朝鲜史,还是古代中朝关系都具有积极意义。文章认为,《三国史记》在编纂方法上对朝鲜史学界的影响非常深远;同时,其中的错误记载也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形成误导,其将高句丽、百济、新罗并列于朝鲜国史之中,也对后世的历史认识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议“语言世界图象”薛效贵教学、阅读中,常可碰到这种情况:在表达同一个意思时,各民族之间所用的方式不同,即呈现出语言的多元化现象。譬如,表达“因小失大”这一意思时,汉语说“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维吾尔语说“为寻钮扣,丢了骆驼”;英语说“怕核丢苹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理论上描述储层孔隙介质时对流体吸附的研究很少的问题,把油相(凝析油、原油)看作为一个多组分液态烃的高分子溶液,以吸附过剩量为基础,用基团贡献法(UNIFAC法)确定溶液中各组分的活度系数,引入相平衡数据热力学一致性的检验方程(GibbsDuhem),并结合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相和体相的逸度相等、以及其他关联式得到平衡态吸附数学模型的一般表达式;同时考虑到相间存在质量传递,相平衡过程不可能在瞬间完成,从而引入与时间相关的组分模型,得到非平衡吸附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考察了中、日、韩三个国家共705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及其家长期望的差异与共性。结果显示,三国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存在着显著的国别差异,中国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最高;三国家长对儿童的自我控制的期望在忍耐力和自觉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家长的期望值最低。  相似文献   

11.
摩塞的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来源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与实践,该框架旨在通过实用性社会性别需要来实现战略性社会性别需要,其发展计划既扎根于妇女的实际需要,又时刻被战略性社会性别需要所指导.中国的国情与第三世界国家具有很多相似性,中国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要很难被表达,而战略性社会性别需要又容易被忽视,因此该框架对中国妇女的发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根据中国有关妇女培训和小额信贷的发展实践,在应用该框架时应注意三点:发展实践要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在进行需求调查时,一定要让妇女拥有话语权;必须从满足妇女的实用性需要入手来吸引她们参与发展实践,从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前正面临由“对抗式”信任危机、“竞合式”信任挑战、“疑虑式”信任难题构成的周边信任困境. 这种信任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国家间安全关系“低度社会化”的一种反映,是国家安全脱嵌于全球安全社会网络的后果. 事实上,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是一种关注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复合安全. 国际社会的场域特征形塑了国家间的镶嵌关系,而安全的共享与共治正是国家间“安全镶嵌”的核心价值所在,同时也为国家间基于“安全镶嵌”的信任再造提供了可能. 为此,中国需要注重国家安全的结构镶嵌,来化解“对抗式”信任危机;推进国家安全的制度镶嵌,以应对“竞合式”信任挑战;强调国家安全的文化镶嵌,以破解“疑虑式”信任难题.  相似文献   

13.
教育经费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经费来源问题,本文先对中美两国教育 的经费来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各级政府承担的教育比例、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保证教育经费的措施和开 发民间教育投资潜力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以我国具体国情为背景,结合比较的内容,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对 于增加我国的教育经费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大批企业走出去并开始谋划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布局。然而,沿线国家的制度、法律、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可能造成投资风险,影响企业的投资意愿,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投资方式和战略布局进行规划和指引。基于企业投资意愿的视角,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2012—2016年商务部投资项目信息数据库中我国企业发布的对外投资项目信息进行分析,对项目分布的国别偏好和产业分布进行比较,发现在沿线国家的投资和在发达国家的投资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差距。在此基础上,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给出一系列有益的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俄建交以来 ,两国关系经历了 1 0年的健康发展 ,已建立了平等信任、面向 2 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但在发展中也存在制约其发展的消极因素。展望新世纪 ,中俄双方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合作基础 ,政治上有共同的战略利益 ,经济上互补性很强 ,有巨大合作潜力 ,还有一系列调解矛盾和冲突的保障机制。因此 ,相互支持、加强协作将是 2 1世纪中俄关系的主旋律 ,存在的问题也将逐步得到妥善的解决 ,两国关系将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6.
北极正在发生显著的暖化,各国对北极关注度大大提高。我国开展北极研究已经15年,至今尚未制定北极科技战略。没有科技战略导致北极科技受重视程度不高,发展状况不佳的现状。文章认为,北极科技战略缺失的原因是各个领域众说纷纭,而且没有权威的机构来最终确定。需要科学、经济、管理和外交等领域的专家坐在一起,深入研究国家各领域对科学战略的需求,确定一个有强大科学代表性和需求指导性的战略规划。借鉴其他北极国家的科技战略,对我国制定北极科技战略有重要参考价值。我国制定北极科技战略已经成为一件十分重要、必不可少、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权益。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对各国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海洋产业迅速发展,中国作为经济大国,海权是实现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海洋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国家战略的安全屏障,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建设海权强国对于中国海洋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中国要把建设海洋强国列入国家战略,提升海洋的战略地位,树立新的海洋观,增强国民的海洋意识,努力建设拥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强大海军,启动海洋经济开发的战略计划,以经济行为应对他国侵占中国海权的经济行为。加强海洋意识,规划海洋战略,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不仅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从现代化-科学技术-教育这三者不可分割的联系中,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而且在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教育先行和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思想。教育就是发展,是许多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也反映了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趋势。教育就是发展,要求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指出,必须解决国民经济内部比例失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发展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东欧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但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于是很有必要对他们的企业运作进行考察并作出比较.本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对来自中国、波兰、保加利亚和北美的40家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并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对应分析考察不同同家的企业的不同特征.可以发现,北美企业更注重企业利润,并且也具有相对更好的经济效益;疲兰的企业虽然注重企业生产总量,但很多企业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排在后20位;中国和保加利亚的情况差不多,有10%企业排在前10位,40%在前20位  相似文献   

20.
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度加深的现实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出了客观要求,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是势在必行。受到金融危机重创的世界经济面临重振、中国经济多年发展的有效积累和向好态势可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现实机遇和有力支撑,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已经相当成熟。然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应在知己知蚀基础上理性制作战略规划,为实际启程做好精心准备,完成对企业“走出去”战略本身、企业“走出去”所在地国民文化及企业文化、有利于“走出去”的企业形象打造等方面必要的心理认知,中国企业“走出去”之路才会变得更加平坦、更加宽阔、更加顺畅、更具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