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围绕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问题,采用对比的方法对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影响因素为欧盟的外贸形势所迫以及出口结构失衡和低价促销,提出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建立反倾销预警等应对措施。研究结论对国内产品应对欧盟反倾销调查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欧盟对华反倾销与中国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迅速增长,欧盟对我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诉讼日益增多.目前,我国已成为欧盟反倾销的首要目标,直接阻碍了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欧盟反倾销法的实践及中国出口商品屡遭欧盟反倾销指控的重要原因,从而提出了我国企业应对欧盟反倾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欧盟反倾销法带有浓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在确定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方面 ,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政策。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指控 ,既要有宏观的对策考虑 ,又要有微观的应对措施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必须紧密配合 ,协同作战。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了中国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的基本状况,然后通过ADI数据的测算,对中国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的强度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世界对华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的严峻形势。从总量视角上考察,中国的出口市场份额长期受到最终反倾销措施非常强烈的影响,1995—1997年期间影响尤为严重。美国虽是世界出口大国,但其在全球的出口市场份额受到的影响却很小。从国别视角上考察,在美国市场,中国的出口市场份额受到的影响最为强烈;在印度、欧盟市场,中国的出口市场份额受到的影响并不是最强烈的。最后,针对中国提出了降低反倾销绝对影响的短期目标和降低反倾销相对影响的长期目标、积极参加区域性多边经济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市场上对中国产品大量的反倾销行为对我国出口企业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其中多数是外国企业和政府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结果。我国企业对此要积极进行应对 ,同时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要采取积极措施配合。  相似文献   

6.
周玮 《金陵瞭望》2005,(18):27-28
据统计,近20年来,我国商品受到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的近400起倾销指控,这给我国造成的损失约近100亿美元。欧盟每年都对中国企业的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其目的在于将中国企业排挤出市场,保护区域内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面对发达国家对我国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我国企业应积极做好“预警”与“防护”措施,不要隔岸观火。那么,企业该如何“防火”呢?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市场监控与预警、产品和市场多元化以及规范企业运作是企业“防火”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连续16年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方反倾销行动最主要的目标国。反倾销的直接后果就是进口国通过征收反倾销税来削弱涉案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继而产生出口市场转移效应和反倾销调查连锁效应。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应三方联动,共同应对反倾销。企业应采取多元化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行业协议应建立长效的贸易摩擦预警体系;政府应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8.
入世在即,我国企业遭受反倾销的诉讼不断:彩电、大蒜、鞋帽、苹果汁、化工产品……涉及出口产品的方方面面。近日,以贝思彻姆钢铁公司为首的11家美国钢铁企业正式向宝钢、鞍钢、武钢、安钢、本钢以及莱钢等6家钢铁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这6家被诉企业一旦败诉,不仅钢铁出口创汇要受影响,更面临失去美国这一巨大出口市场的严重後果。愈演愈烈的反倾销指控向国人亮起了警示灯:要想角逐国际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跨越反倾销这道“坎”。对华反倾销成为出口“拦路虎”我国彩电在欧盟遭受反倾销起诉,被徵收了44.6%的反倾销税後,这些产…  相似文献   

9.
美国、欧盟大举对华反倾销措施并未完全达到其贸易保护目的,也未能遏制其经济发展的大幅度减缓。美国、欧盟的各个产业通过在华投资建厂已经逐步形成规模,其真正意图是借以逐步占领、垄断中国出口生产贸易市场。这应当是美国、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旗帜下对华反倾销的另一潜藏的战略目的。我国应当高度警觉,并迅速采取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企业来说,欧盟是最为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欧盟的扩大,意味着欧盟这一共同关税区的扩大,特别是中东欧市场的准入条件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分析了欧盟东扩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的挑战:对欧纺织品出口障碍增多,农产品关税配额变得敏感,欧盟反倾销规则适用范围扩大,产生贸易和投资转移效应,"共同贸易政策"的适用范围自动延伸等;同时,指出欧盟东扩也带来了机遇,即贸易壁垒等问题迎刃而解以及从更多的国家获得普惠制待遇等。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出口企业应对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贸易壁垒由于其表面上的合理性、隐蔽性、灵活性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青睐,已成为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这对我国许多行业的贸易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出口企业已存在的问题和欧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国企业应该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跨越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持出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西方国家往往运用反倾销限制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其国内市场。通过对反倾销的经济分析 ,可以看出我国被实施反倾销的原因主要有 :在宏观上 ,由于政府补贴造成国外市场销售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 ;在微观上 ,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 ,使发展中国家商品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国外对华反倾销严重影响我国商品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在应对国外反倾销中 ,政府不仅要鼓励企业积极应诉 ,还要运用反倾销手段来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世贸组织规则制度设计的缺陷、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我国企业在外贸出口策略方面的欠缺,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产品频繁遭遇欧盟反倾销的一般原因,提出了应对欧盟反倾销的策略。即:我国应积极参与 WTO规则的制定;在生产经营中应强化自律,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当反倾销之诉不可避免时,企业要积极应诉;积极帮助企业应对欧盟的反倾销之诉。  相似文献   

14.
运用广东大岭山镇家具企业和大岭山家具协会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对欧盟木材法案的认知、受到的影响和应对。研究发现企业对法案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低,应对消极。企业认可法案打击非法采伐的作用,但同时认为其是一项新的贸易壁垒。法案的实施将明显增加企业出口到欧盟的产品成本,降低企业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最后提出了提高企业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开拓新兴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世界经济的下行风险和贸易保护主义使得出口企业面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为探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角度,基于2000—2007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利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获得与美国的永久正常贸易伙伴关系地位为准自然冲击,通过倍差法实证模型,研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并对倍差法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探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作用于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具体影响机制,划分贸易方式、企业类型和企业出口行为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起到了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以扩大企业出口规模、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直接与间接的影响渠道,在加工贸易企业上的表现明显大于一般贸易企业,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存续企业上的表现也十分显著。为争取稳定有利的外部环境,国家需要做好长期战略部署和发展规划的,加快构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多边贸易体制; 企业需要聚力突破关键技术,加快促进数字化转型,建设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  相似文献   

16.
反倾销贸易战愈演愈烈,使得我国外贸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国外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错综复杂,外部原因主要有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因素和歧视性政策,内部原因则主要涉及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等。应尽快调整外贸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WTO)多边规则、积极推进市场体制改革、加速行业协会功能转型及建立专门反倾销应诉部门,不断提高我国应诉国外反倾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南在人世后,农产品出口贸易获得较快发展,但总体规模偏小。在WTO框架下,湖南农产品出口贸易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遭受严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内支持方面,政府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领域的保护不够充分,农业补贴的法制不健全,加之《农业协议》自身的不平衡性,致使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强。为此,应充分利用《农业协议》调整关税结构,加强技术标准及检验检疫法制建设,完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加强对农业、农产品的财政投入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广东出口贸易突飞猛进,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纷纷采用隐蔽性较强、透明度较低、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广东的对外贸易造成很大的障碍。实践证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可以较好地预防和降低甚至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中美贸易发展迅速,虽然贸易商品结构呈现互补性,但贸易摩擦从未停止。中美贸易不平衡和中国对美贸易依靠数量来获取利润的模式是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美国出于政治目的和维持其技术领先地位的需要,未来将会继续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为促进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中国应采取一系列与造成贸易保护的主要因素相对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家是国际贸易竞争的主体,强调出口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的增强和国家贸易利益的增长.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规则和国际分工基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口微观经济主体逐步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这同时也为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形势,积极调整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有效地促进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