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巨大的冲击和震荡中,战后西欧社会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变革力量。抵抗运动登上各国政治舞台,左翼力量空前壮大,右翼势力遭到沉重打击,在此背景下,西欧国家社会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经济的国有化、计划化是战后西欧国家社会经济政策调整的大举措。在国有化和计划化广泛推行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大大扩充,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有所缓和。公民政治权利的扩大、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建立是战后西欧社会经济政策调整中的突出性成果。公民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基本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战后几十年来,西欧国家对社会经济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在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颇具一些典型而突出的特点。那么,这些调整是怎样发生的呢?它又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对此,本文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试论战后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秦建伟西欧在历史上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现在又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地区,素有资本主义的“心脏”之称。考察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无论是对于把握战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还是研究、借鉴这些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  相似文献   

3.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战后通过经济援助,复兴西欧经济,加强对西欧控制的计划。该计划是在战后西欧经济面临崩溃边缘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其目的是通过经济援助,来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使其成为美国巨大的投资场所和商品市场。该计划是实施“杜鲁门主义”称霸全以战略的重要步骤.一方面它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兴。推动了西欧的经济决作:另一方面它也使美国获得了巨大实利,确立了美国在西欧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经济在西方国家中有了突出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注意,纷纷进行研究。我以为在许许多多的原因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日本的发展也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战后日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是以经济国有化为特征,而是以政府运用计划、政策、立法与行政指导等手段,引导促使私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向着国家经济计划的方向活动。  相似文献   

5.
现代民主社会主义作为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潮,对战后欧洲政治产生过重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民主社会主义遇到了严重的危机和挑战:民族国家权力受到侵蚀,福利国家制度步入困境,意识形态出现危机,社会基础受到削弱。为了走出危机,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国家在坚持其传统价值观基础上,对其经济政策、福利政策、依靠力量、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处理等方面进行革新,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21世纪民主社会主义新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6.
战后初期至今,虽然美国经济仍在不断地发展,但从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或与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对比,可以看出战后美国经济一步一步地走向衰落.一、霸权地位的丧失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基本格局发生了变化.美国经济的衰落,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结束了美国称霸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格局,逐步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予。这种干预除了表现在根据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用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来人为地刺激私人投资,以缓和失业现象之外,还表现在根据西方关于工业区位的有关理论,采取积极措施对现有工业区位加以调整,抑制资本主义生产布局的无政产状态,解决产业和人口过分集中于大城市造成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战后日本的国土开发工作,实际上就是国家垄断资本对于经济生活进行的干予在地域上的表现,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地域运动形态。 日本这样一个地少人多、矿产资源贫乏,又遭到二次大战破坏的国家,在经过了一  相似文献   

8.
西欧联合是战后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的发展对于西欧乃至整个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西欧联合只是在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才开始真正起步、并取得一定成果.作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美国,一开始便与西欧联合运动结下不解之缘,它赞同和支持西欧联合的政策对战后西欧联合运动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二次大战以后,建立、发展国有经济的浪潮席卷了西欧、北美、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目前,国有经济已经在西方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可是,战后国有经济为什么能在西方社会获得迅速发展?它有哪些主要作用?为什么80年代后国有企业又会出现私有化浪潮?诸如此类问题如果不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弄清楚,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国有经济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因此,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一、战后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由来已久。早在资本主义发展最初阶段就已经存在了。但是,直到二次大战以前,国有经济一般只局限于邮政、铁路等公共事业和军需部门。总的趋势是时而迅速扩大,时而急剧缩小,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不可能有充分的发展。战后,资本主义国有经济获得了迅速、广泛的发展。它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一)对私人企业实行国有化,即国家用高价收买或者其他补偿损失的办法,把某些私人垄断企业转变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在本质上是盲目性的无政府状态。然而,“现在资本主义已经直接发展到具有高度计划性的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及其政府,制定并实行了一些综合性的中长期“经济计划”,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计划调节”的作用。日本就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实行“经济计划”的最早的国家之一。看来这似乎很矛盾,但却是事实,并且应该说是合乎规律的,是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和标志。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对战后日本恢复与改组时期的“经济计划”及其特点作过探讨。本文作为该文的续篇,主要就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计划”加以论述,并对资本主义在经济管理中的所谓“计划化”的本质与特点,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战后初期,美国由于经济、政治、军事力量迅速膨胀,开始推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随着美苏冷战的加剧,美国在1946年至1947年之际逐步形成了控制和利用西欧遏制苏联的大西洋联盟政策,而西欧联合被美国当局者认为是其大西洋联盟政策的重要部分。美国战后极力支持西欧联合,虽然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但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联合思想的发展。欧洲人谈了几个世纪的欧洲联合终于在战后迈出真正的步伐并取得进展,这固然与欧洲的历史遗产、欧洲联邦主义者的愿望有关,尤其是与战后西欧国家的现实需要与自身努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甲午战后,清政府面对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为维系反动统治,在人民反帝救亡运动推动下,被迫对洋务派推行的经济政策实行调整和转变。这些政策的调整和转变虽有反动的目的,客观上却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今天在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研究和总结这一历史过程,对于全面揭示甲午战后中国资本主义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汲取历史上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全面地过渡到国家垄断。西方各国政府奉行充分就业、需求管理等干预主义政策,全面深入地介入社会经济。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时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战后初期英国工党政府推行的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将政府的宏观调节与收入的“公平分配”相结合,实施了对部分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和较全面的“福利国家”制度,以及有限的国民经济计划。这次改革不仅奠定了战后英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亦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国际影响。然而,此次“民主社会主义试验”不仅没能解决战后英国社会经济中的主要问题,甚至更成为60年代末“英国病”激化的重要根源。因此,战后初期英国工党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尤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4.
西欧政治合作的演进及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联盟条约>的诞生经历了战后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孕育道路.西欧国家在政治合作问题上既抱有共识,又存在分歧.受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政治合作进程长期滞后于经济整合进程.20世纪70-80年代,欧洲政治合作进入新阶段,取得重大进展,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20世纪80-90年代之交,欧洲形势的根本变化突出了西欧政治统一的紧迫性,<马约>应运而生,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终于由此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但私人垄断日益向国际化发展,形成许多私人国际垄断组织,而且国家垄断也日益向国际化发展,以致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形式是国家垄断发展的新形式,是国内形式的继续和发展,它的产生是有深刻政治背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力量,德、意、日三个资本主义国家是战败国,英、法两国经济也受到严重破坏,只有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随着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市场斗争尖锐化了.战后,社会主义革命在欧、  相似文献   

16.
战后的英国,同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在居主流派地位的凯因斯主义的思想指导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高度的发展。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相的本届保守党政府放弃凯因斯主义,基本推行费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政策。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变化,不能不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展带来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欧是政党政治的发祥地。20世纪以来,西欧政党格局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社会民主党从受歧视、受压迫的反体制的革命政党转变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政党并登上西方政坛,推动西欧政党格局从单极走向多极,促进了西欧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西欧国家的政党通过分化组合逐渐形成了阵线分明的左右两大阵营,多极政党格局演变为两极政党格局,同时,出现了传统左右翼政党的中间化发展趋势。两极政党格局的形成,使左右翼政党可以通过选举,有序更替,轮流或联合控制政权,实现了政党政治的平衡发展和有序运行,促进了西方社会的长期稳定,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福利国家建设,从而使西欧成为当代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由福利国家组成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战后三十余年来,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与之相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它主要表现在:垄断资本有了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大规模地干预经济,使资本主义从一般垄断上升到国家垄断,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是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发生的部分质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些基本经济现象也发生变化,出现一些战前资本主义经济所不曾具有的特点,其中经济危机就是突出的一例。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矛盾的集中体现,最清楚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并弄清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对于明确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期美国制定了“半球”石油政策,试图扩大中东石油生产、保护西半球石油资源.战后初期美国为复兴西欧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既推动了“半球”石油政策的落实,又在该政策的框架下对西欧提供了石油援助.二者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战后美国构建新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重要努力.  相似文献   

20.
二战以后,社会民主党领导下的西欧各国率先实现了资本主义福利体制从一般社会福利向"福利国家"的转变,各国福利建设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这一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陷入全面危机。系统总结战后西欧社会民主党福利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