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六月十四日,赵匡胤就任殿前都点检,十九日,世宗卒。第二年正月四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宋王朝。事实看起来很简单,却存在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一赵匡胤是怎样夺取政权的这里旨在探索下述问题:1、赵匡胤在周世宗去世时,具备哪些足以夺取政权的条件,是什么原因使他没有在世宗新丧之际夺权,而拖了半年之久才动手?  相似文献   

2.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原是后周的一员裨将,起家什伍,文化水平不高,更缺少夺取封建政权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经验,但公元九六○年,他同赵普、赵光义等人却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形式,一举颠覆了五代最后的一个政权——后周政权,创建了新宋王朝。接着,又从军事、政治、经济方面采取种种措施,强化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革除了五代以来的弊政,结束了延续二百余年的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基本上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为宋王朝以后的三百多年统治奠定了根基,给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经济、文化方面获得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造成了“年谷丰登,人物繁盛”的政治局面。赵匡胤等人的这些功绩,元人撰修《宋史》时,曾作过很高的评价。认为,就“声  相似文献   

3.
<正> 赵匡胤是个很有手腕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九六○年初,通过“陈桥兵变”,他夺得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王朝。为使唐末以来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出现,为使北宋不做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赵匡胤建立了一个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专制皇权。他在大臣赵普“稍夺其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近代中国 ,民族主义与国家建设的进程都是紧密相关的 ,国家政权建设的意识形态基础与民族主义紧密交织在一起。近代以来 ,中国一直在探索一条建立民族国家的道路 ,在政治实践中表现为旧政权的颠覆和新政权的建立。从 184 0年到 194 9年新中国建立以前 ,两次大的政权转移——— 1912年满清让位于中华民国和 192 7南京国民党政权的建立———无不与民族主义紧密相关。本文试图通过这两次大的政权转移来分析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国家建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英、美政权形式的差异比较张觉力当代世界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形式,都是按着英国议会君主制和美国总统制这两种三权分立的政权模式建立起来的。因此,比较分析这两种政权形式的差异,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一、两种政权形式...  相似文献   

6.
宋代思想家的价格理论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宋代,已进入它的后期。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后,经过五十多年的分裂局面,史称“五代十国”;在此期间,战乱频仍,根本谈不到发展经济,因此没有出现可以称道的经济思想家。公元960年,赵匡胤统一全国,建立宋王朝,史称北宋(公元960——1126年)。后由于受金人武装势力逼迫,赵构迁都临安,直至公元1279年为元所灭,史称南宋。两宋政权共历时三百一十多年,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虽然经济发展缓慢,但是商品货币关系还是在不断扩展,从而使封建地主阶级内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突出表现就是  相似文献   

7.
工农民主政权与抗日民主政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两种政权,作为新兴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二者在党的领导下都取得了政权建设的伟大成就,在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本文主要对二者的政权建设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得其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关于如何处理中国历史上民族政权之间关系的问题,是历史教学和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所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是独立政权,和中国的关系是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有人则认为,中国历史上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不是中国与外国的关系,而是中国国内民族政权之间  相似文献   

9.
同盟会和光复会作为中国两大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有着共同的推翻满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革命目标,但双方在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问题上,存在着意见分歧。  相似文献   

10.
宋朝是在唐末五代长期动乱之后,用军事政变建立起来的.这个政权建立之初,统治基础比较薄弱.它既不能依靠在唐代已被消灭的世家大族,也不敢依靠唐末五代兴起而不断更迭的军阀集团.它的政权不能建立在少数的坚固的有势力的社会集团支撑之上,而必须建立在整个地主阶级和文武大臣的拥戴之上.因此,赵匡胤取得政权之后,就在政治上“以忠厚养前代之子孙,以宽大养士人之正气”(王船山:《案记》),对后周和南方诸国的统治者都封王封侯,赐第京师,对一般官僚和地主则用恩荫、科举等办法,大开其做官之门;在军事上则采取“杯酒释兵权”,鼓励强藩武将交出兵权,“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午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的集中兵  相似文献   

11.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不是一般的作风问题,而是党能否执政和执政以后能否巩固政权的关键问题。正因为如此,作为党和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党未掌握全国政权、即将掌握全国政权、掌握全国政权以后这三个历史时期,都十分注意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作为党和人民的领袖,本身就是身体力行“两个务必”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2.
怎样评价辛亥时期的革命派与立宪派。史学界存在着明显的分岐。《民报》是革命派的机关刊物,《新民丛报》则是立宪派的喉舌,1905——1907年间,两报就当时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一场大辩论。具体来分析一下这场大论战,也许会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来进一步了解两派之间的对立与联系。 一 要不要用暴力推翻清政权?这是全部论战的中心。立宪派认为,“国体无善  相似文献   

13.
公元960年,宋大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宋朝建立后,宋太祖曾召问赵普:“自唐季以来十数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计长久,其道何如?”赵普对曰:“此非他  相似文献   

14.
西安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历史上的西周、秦、西汉、新、后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一个王朝和东汉、西晋等王朝的末期,都城均在西安及其附近的咸阳等地;推翻王莽新朝的绿林、赤眉等部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和唐末黄巢起义军建立的大齐政权、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建立的大顺政权,也都曾定都西安。西安作都城的时间长达一千多年,其中作为全国统一政权首都的时间也有八九百年,比我国其他古都如洛阳、开封、南京、北京等城市作都城的时间都长。曾作为全国的首都,历史上的西安,尤其是汉、唐“盛世”的长安,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亚洲最大的城市。当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建筑雄伟,人口众多。  相似文献   

15.
在十六国中,前凉张氏政权和西凉李氏政权,都是建立在我省河西地区的汉人政权。当时,天下大乱,人民到处流徙,整个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可是,在这两个政权统治下的河西,却相对地是一块比较安定的地域,无论是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还能保持相当水平,并有一定的程度的发展。因此,探讨一下前凉、西凉两个政权立国的政策及其影响,还是极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北宋王朝建立之初,面临着内部政权巩固、社会稳定和外部辽的安全威胁两大问题。宋初统治者多次地、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经济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具体表现在诸多方面,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并且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问题,史学界始终没有定论。基本上有三种观点:(一)“农民政权说”。(二)“新封建政权说”。(三)“两重性政权说”(包括转化说)。持这三种不同观点的同志,就他们所占有的史料看基本上是相同的,而出现分歧的关键:一是对史料的理解不同,二是评价政权性质的标准不同。因此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点。所以,本文亦就此问题谈一点拙见,以求教于史学界。一、太平天国政权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土地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里,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  相似文献   

18.
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大规模迁徙並纷纷起来建立政权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河西地区,前后曾出现过由两个汉族和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五凉政权。这就是汉人张轨建立的前凉政权和李暠建立的西凉政权,氐人吕光建立的后凉政权,鲜卑人秃发乌孤建立的南凉政权以及卢水胡人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政权。五凉政权前后延续达一百六十年之久,期间,各政权辖境都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和汉人。各民族的杂居错处以及胡汉政权的更替或共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历史现象。它揭示了西北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日趋成熟和胡汉各族的相互融合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这里试就五凉时期各少数民族的分布及其融合情况考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平之战与赵匡胤的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平之战是后周禁军完成新旧更替的关键,赵匡胤在战前进入周世宗幕府,战后结识张永德、晋升殿前都虞候、负责禁军整顿,遂成为当时少壮派军官的领袖,得以迅速崛起。对赵匡胤出任殿前都虞侯的时间、义社十兄弟等有争议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自1948年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分别建立独立国家以来,特殊的北南关系形成,双方随即展开了对政权合法性的激烈争夺。"由谁主导统一进程"决定着未来朝鲜半岛统一政权的性质,意味着朝鲜半岛北、南两个政权必然有一方将退出历史舞台。很显然,任何一个政权都不会容许这种情况发生。自分别建立政权以来,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在制订各自政策时,其政策目标的确定以及对对方目标的评估均是基于自身的潜在实力。正是因为对阵的北南双方实力差距的存在,他们在不同时期制定的政策,往往表现出相互间的对立。半岛北南实力的消长是双方关系格局演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