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非女作家戈迪默,是一位反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忠诚战士。南非人民在白人种族主义政权统治下的生活遭遇和反抗斗争,是她创作的基本主题。她的小说创作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同时其风格又完全是有意识的文学的。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与政治性主题的结合,才使她的作品富有一种遒劲的力量和极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新南非之母戈迪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丁·戈迪默是南非最伟大的英语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和多种国际大奖的获得者,非洲人国民大会会员,美国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土和国际笔会副主席,曾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讲授非洲文学,而且是一位重要的政论家。1923年11月20日,她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矿区小镇斯普林斯。她的父母都是犹太裔移民,父亲来自立陶宛,母亲是英国人。由于父亲是珠宝商,她童年时期有条件学习钢琴和芭蕾,曾经梦想过当舞蹈演员,后来因患心动过速而放弃。她从小就喜欢到图书馆阅读小说,9岁就开始写诗歌和故事,在当地报刊的儿…  相似文献   

3.
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作品在加拿大文坛上经久不衰,她被誉为"加拿大文坛上的常青树"。《上帝的玩笑》这部小说为她赢得了加拿大总督文学金奖的殊荣。在小说中,作者对圣经典故有深刻的领悟,从中汲取营养,使作品获得了深刻的隐喻性,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世界知名的短篇小说家,素有“英国的契诃夫”之称.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女作家内丁·戈迪默,就曾被评论家们誉为“南非的曼斯菲尔德”.一位于1923年辞世,仅在人世间生活了34年的女作家,去世多年后仍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是有其原因的.重新阅读和分析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及创作经历,不能不使人感到:曼斯菲尔德小说创作的独特性,正是她拥有如此声誉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加拿大文坛上 ,她的第二部Manawaka小说《上帝的玩笑》使她获得了 1 966年加拿大总督文学金奖的殊荣。这部小说在心里描写、女性主题和修辞等方面都大大超越了她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就叙述人称问题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 ,可以使读者从一个侧面对这位伟大的作家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6.
从伊丽莎白到爱玛,奥斯丁凭借其作品与众不同的风格获得了读者的宠爱,而英国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正始于19世纪,始于奥斯丁.奥斯丁以她的道德观和深邃无比的观察力,成为文学评论界唯一能不断与莎士比亚并提的女作家,在她的笔下,女性的爱情与婚姻不再是没有经济自主权下的女性拿来与自由交换的等价物,奥斯丁作为一个女性写作主体,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女性价值的新认识与爱情、社会、性格、道德、命运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7.
现代南非文学基本上是在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以五十年代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形成确立阶段,英语文学和阿非利加语文学获得发展,其他民族语言文学开始萌芽;后期是走向成熟阶段,涌现出了以戈迪默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作家。南非文学特点鲜明:反对种族歧视文学是主流,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各民族语言文学共同发展,以英语文学成就最高;深受欧美文学影响,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8.
於可训 《江汉论坛》2003,(12):58-61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女作家,也是在革命队伍中遭受磨难最多的女作家.这位个性独特、才华出众的女作家的创作,从她初涉文坛的20年代到她复出后的80年代,几乎贯穿了整个20世纪.在这个漫长的文学生涯中,她经历了从早期的以表现知识青年的苦闷和追求为主,到逐渐转向以反映工农群众的革命斗争为主的创作发展过程.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便是她从1946年开始创作,后来为她赢得了国际声誉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是丁玲作为一个作家,也是丁玲的人生道路的辉煌的顶点.这部作品同时也记录了中国现代小说追求新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最新收获,是毛泽东的"延座讲话"以后中国新文学再度发生历史性转换和当代中国文学的开端与起点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浅论薇拉·凯瑟和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锟 《社会科学家》2002,17(3):91-93
薇拉·凯瑟是二十世纪初期美国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中尤以那些描写欧洲移民在美国内布拉加大草原上拓荒生活的著述最受赞誉,创作过程里众多人物形象数女性形象最为突出.本文通过对薇拉·凯瑟的生活经历的了解,对她部分作品人物的剖析,展示她笔下的女主人公们所具有的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特个性,以及她在文学创作中形成的质朴、清新、明快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0.
由于南非当局长期奉行反动的种族隔离政策,中国和南非没有外交关系,中国人民和南非人民很少有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因此,我们对南非文学很少接触,知之不多,对它的研究往往须根据二手材料进行。其实,南非有不少严肃、正直的作家,他们写出了不少反映南非人民生活、风土人情和他们为反对种族岐视与压迫而进行斗争的好作品。南非文学包括用英语创作的文学、用南非荷兰语(Afrikaans,荷兰语的一种,它最后取代荷兰语成为南非的地方语言)创作的文学以及用各种非洲语言创作的文学。但是,自从1961年宣布成立种族主义者居统治地位的南非共和国以来,南非文学一直不可避免地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论苏青散文的艺术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特殊经历而又颇多争议的女作家 ;曾经红极一时 ,也曾沉默多年。今天 ,苏青以她独具风格的文学作品再次受到人们的欢迎与重视 ,时间的流水并没有冲淡她作品所恒有的内在艺术魅力与光辉。本文试从苏青散文入手 ,分析其作品所具有的都市女性主义文学特征及其所拥有的深厚内涵与价值 ,进而以文为凭 ,肯定她对现代中国文学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陈玉雯 《理论界》2012,(5):100-102
萧红一生及其创作呈现一种"依附性",从左翼、抗战文学到新时期各种话语宰割了她的整体创作。这样一位年轻女作家的作品却具有超强生命力,她的"依附性"正好印证了她生命和书写的"不依附性"及独特性。回归文本阅读,我们发现一个以文学慰藉生命归属失落,在回忆与怀乡、大自然与民间生之力量的书写中,企图寻找主体尊严与生命依归的本然的萧红。  相似文献   

13.
<正> 李清照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文学家,就象一颗璀璨的明珠,嵌缀在中国妇女文学史上。她的作品,历来为人们交口称赞。李清照之所以能取得“空前绝后”的文学成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给了她丰富的养料,特别是她对儒佛道思想兼收并蓄,使得她才高学博。本文试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切入,论述儒佛道思想对李清照及其创作的影响,探究她成为天才女作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我国一些女作家经受了双重启蒙,获得了个人意识与女性意识的双重觉醒.她们比当时的男作家更深切地感受到女性觉醒的痛苦历程.这突出地反映在女作家创作的知识女性的流浪叙事作品中.冯沅君、庐隐和丁玲三位女作家,从女性的形体、心灵和精神三个层面,对女性的自我追寻进行了观熙和审视,丰富了我国女性文学在现代性发生期的文学形态和人物形象,大大拓展现代文学女性叙事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池莉是80年代后期崛起于我国文坛的青年女作家。她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朴素细腻的创作特色被称为新写实主义的一员骁将。她的《烦恼人生》和《太阳出世》连续获得由全国读者投票选举的“百花奖”,成为许多读者喜爱的作家。因此,研究她的创作特点,对于正确理解她的作品,对于研究人们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对于研究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都是大有裨益的。本文试图从题材的选取、手法的运用、主题的发掘等方面,对池莉的新写实小说作些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世界文坛上,南非的英语文学无疑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诺贝尔双星使其更加绚丽。该论文追溯了南非英语文学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主要民族的文学成就,尤其探讨了种族隔离制废除后,南非英语文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当代美国文学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作家 ,其中尤以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引人注目。她的小说《最蓝的眼睛》、《宝贝》、《所罗门之歌》、《秀拉》等发表后 ,好评如潮。 1 993年 1 2月 7日 ,托尼·莫里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使她进一步走向了世界 ,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一经接触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 ,读者们便进入了一个充满魔力的超自然世界。小说以主人公奶人在其姑姑柏拉特引导下的寻根历程为主线 ,以所罗门之歌贯穿始终 ,时间跨度一百多年。在此期间 ,读者见证了奶人的出生 ,他绰号的由来 ,他如何偷窃自以为装金子的口袋及由此…  相似文献   

18.
与张爱玲齐名的"孤岛"时期的女作家苏青,被评判为"汉奸文学"范畴,或称其作品"无益无害",这样的评判是错误的,不公正的.苏青的认识价值是另类的,不可替代的.由于苏青言语的实录性、再现性,使得她的言语具有历史认知价值,为了解"孤岛"时期的文坛亦或文化界,了解日本人的文化侵略,了解日踞时期的民众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佐证.  相似文献   

19.
斯达尔夫人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重要的女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在她的理论和文本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想.她对女性历史地位的思考、对女性创作情况的考察以及文本创作实践,给后世的女性主义文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一位女作家.本文从她的独特人生际遇与生命体验出发,认为悲剧生命意识和悲剧文化心理决定了张爱玲认同凡俗人生的求真求美的文学观.她把写出"人生味"(也即"人生安稳的一面")视作衡量作品真实性的准绳,对小说艺术性更是孜孜追求,由此构筑起独一无二的张爱玲的文学殿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