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让民生政策落地、办好民生实事是树立群众观点、落实群众路线、实现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梁平县运用"三不评估三不实施"方法,以实际行动和具体事实,对保障民生的智慧与能力、改善民生的水平与效能做出了满意回答。  相似文献   

2.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当前时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从扩大就业、改革税收、吸引社会资本以及增加居民投资机会几个方面做起,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要通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增长转变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又要实现扩大就业、收入提高和保障改善的民生发展目标,再继续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使社会民众有更多途径、方式参与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回兴街道地处重庆北大门,隶属渝北主城区。2008年,回兴街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以民为本、改善民生、保障民权“这一主线,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规范、完善、提高上下功夫,上下一心,真抓实干,推动了街道多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卢新宁 《决策导刊》2007,(11):21-21
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是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最为显著的特点。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伴随着“民生”二字成为党的许多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一系列重大民生政策不断出台,惠及亿万民众,诠释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沙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城乡共同繁荣、区域齐头并进的统筹发展,各项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维护民利和保障民权上来,真正做到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相似文献   

6.
崔鹏 《决策探索》2010,(21):11-11
这些天,"民富"成了热词。十七届五中全会传递出明确信号,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未来5年的重中之重,这意味着要让民众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强民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疗卫生改革与保障改善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事物普遍联系与特殊性的思维产述医疗卫生改革与保障改善民生的内在关系。结论:深化医疗卫生改革与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息息相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民生的基本需求之一。水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质量、生产条件和生态需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推进民生水利建设。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条件、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等基本的水利需求为重点,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切实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具体要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9.
魏伟 《经营管理者》2009,(3X):78-78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以及党中央保障并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认识民生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社会管理措施,对于实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及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资讯     
《领导文萃》2012,(9):136-141
吹风保障民生与发展经济相辅相成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保障民生与发展经济相辅相成,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也能促进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基本养老、低保等基本需求方面负有责任,要在经济发展中切实  相似文献   

11.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民生的基本需求之一。水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质量、生产条件和生态需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推进民生水利建设。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条件、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等基本的水利需求为重点,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  相似文献   

12.
《决策导刊》2007,(4):10-13
重庆直辖10年来,全市民政事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按照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职责要求,认真履行“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紧密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考察各级党委与政府为政之道、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本着这一标准,西峡县五里桥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把改善民生当成重中之重,通过一系列新举措,营造了重视民生、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因此,从不同角度,可以对民生下不同的定义。可见,"民生"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着很丰富的信息,本文首先从民生的概念与多学科视野中的"幸福"与"民生"入手,从分配视角引出民生与的关系及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进展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之所以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关键在于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时刻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自己的执政使命。各级政府要建设好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就必须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其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履行服务的职能中践行以民生为本的理念,在发展民生的实践中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更好地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高虹 《管理科学文摘》2012,(18):144-145
1席卷中东北非的乱局,虽然有其外部原因。但中东北非政治体制僵化,执政者不注重社会建设,不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执政集团社会管理水平陈旧,化解危机不利,从而导致政权垮台。我党要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吸取教训,居安思危,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在法治视角下,民生问题的解决对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民生与法治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治措施:关注民生,完善民生立法:服务民生,强化民生执法;保障民生,坚持公正司法;维护民生权益,加强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相似文献   

19.
左凤荣 《领导文萃》2013,(13):34-36
有些国家因国土面积、资源、人口等限制,未能保持住大国地位有其必然性,但有些国家的衰落主要是主观错误造成的,其原因值得探究,教训值得借鉴。一、民众感受不到权利与尊严的国家难以长久繁荣日本政府实行的近代化改革,掌握实权的是部分政治家,对于国民的政治要求,政府并未满足。1879年思想家植木枝盛写了一本《民权自由论》,呼吁参与国家政治的重要性和宪法的重要性。他写道:"如果不伸张民权,不争取自由,幸福也好,安乐也  相似文献   

20.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成为党委政府工作的导向和内容。随着社会与劳动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与公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政府工作机制中不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