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泰国"鬼妻娜娜"传说改编而成的《鬼夫》影片融喜剧、恐怖、青春题材于一体,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性格温柔的鬼妻娜娜,执着追爱的鬼夫玛,德、博、钦以及艾四位男配角增添影片喜剧性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爱情的反思,本土文化与国际传播的有机结合为恐怖片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由泰国“鬼妻娜娜”传说改编而成的《鬼夫》影片融喜剧、恐怖、青春题材于一体,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性格温柔的鬼妻娜娜,执着追爱的鬼夫玛,德、博、钦以及艾四位男配角增添影片喜剧性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爱情的反思,本土文化与国际传播的有机结合为恐怖片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2016年8月26日,全国民委系统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会议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召开。会上,湖北省民宗委作《主动作为、真情帮扶,扎实开展系统援藏援疆工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这是湖北省民宗委继2013年和2015年,国家民委分别在西藏林芝、新疆喀什召开全国民委系统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会议上作的第3次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2019,(10):28-28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表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表彰665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812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决定》指出,201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相似文献   

5.
喜闻沧州市民委副主任吴丕清同志所撰写的《沧州回族》一书已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付印,心中说不出的高兴。还是在去年(1998年─编者注)的全国第六次回族古籍协作会上,荣幸地得到了这部洋洋20章60余万字的书稿,从此《沧州回族》便始终萦绕于心际。 开始,只是被这沉甸甸的两册打印稿所震惊;一经开卷,便又情不自禁地坠入了沧州回族那碧波滚滚的历史长河,深知这又是一部回族地方史领域的鸿篇巨作! 《沧州回族》的编著者以其翔实的历史考证,深厚的民族真情,淳朴的语言基调,严谨的治学态度,用心血和汗水编织成的这幅耀眼的…  相似文献   

6.
民族大联欢     
《民族论坛》2011,(9):16-17
9月15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活动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活动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这一主题,以真山、真水、真情为主线,彰显出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缤纷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7.
《丽人公寓》讲述了以宝宝为首的四名上海都市女性各自徘徊于物质和真情之间的情感经历.在唐颖笔下,传统两性情爱书写模式得到解构,现代都市背景之下浸润消费主义观念的新型两性关系登上舞台.她以女性敏感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了社会转型时期,男女精神世界和婚恋观的扭曲异化,各自陷入精神荒芜的情感困境,表现出对当下灵肉分离的两性关系的警...  相似文献   

8.
日本当代知名女生作家吉本芭娜娜自身喜欢音乐,出生于1964年的她经历了摇滚等西方流行音乐在日本流行的黄金时期。对流行音乐的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创作,最明显的表现是多部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流行音乐元素。流行音乐元素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笔者认为这也是芭娜娜写实风格的一个媒介,通过音乐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同时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正"把贫困赶出生活的家园,这就是民族复兴的开始,实现中华儿女千年的夙愿……"2月23日上午,伴随着深空合唱团及外景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人员的深情演唱,全面小康题材重点献礼故事片《千顷澄碧的时代》首映礼启动仪式在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拉开帷幕,该影片定档2月26日在全国院线公映。首映礼现场,舞台两侧的焦桐树,紫花盛开、欣欣向荣。台上台下互动,现场气氛热烈,无论是真情讲述影片内外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总人口178万,占全州总人口的43%。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落后,凉山州的教育基础十分薄弱。为了发展民族教育,实施“科教兴凉”战略,凉山州委州政府提出了“致富先治愚”的战略举措,并于2001年初,结合《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将百乡扶贫攻坚工程转移到支教帮教上,作出了《关于实施百乡教育扶贫工程的决定》,并启动了工程的实施。百乡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翻开了凉山州教育史上崭新的一页,州委、州政府为教育动真心、动真情、动真格的具体行动,受到了各县市、乡镇、…  相似文献   

11.
爱心真情———国家民委直属机关开展扶贫捐助活动纪实文/增林今年初,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国家民委定点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决定》,强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做好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的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2012,(7):2
在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贵州省精心准备的两台节目——大型民族舞剧《天蝉地傩》以及田野民间歌舞集《原色》,为首都的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听觉饕譬。《天蝉地傩》以其风格化的舞蹈语言、扣人心弦的音乐制作、绮丽变幻的舞台设计及别具一格的服装道具,展现了一个来自大山的爱情悲剧故事,浓郁的民风和曲折的故事深深震撼了观众。《原色》以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2008,(10):63-63
由全国和云南省知名舞蹈编导、作曲家等担任主创人员的彝族大型风情歌舞《太阳女》,奥运会期间在北京隆重上演。由序《生命之歌》、上篇《享受生活—歌伴人生路》、下篇《创造生活—巧手织彩虹》、尾声《太阳女之歌》组成的《太阳女》,是一台以弘扬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彝族经典歌舞作品。  相似文献   

14.
正当看到总书记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掌舵把脉,全国人民对取得抗疫斗争胜利充满期待时,李兵在一周多的时间内就创作了三幅作品《岁寒相守》《力量》和《皓日凌空荡宇清》。其中《力量》是由一只紧握拳头欲将冰冷的雪山推开,寓意凝聚力量战胜疫情带来的寒冷。《皓日凌空荡宇清》则以明媚的阳光照在雪山上,巨手托起的火炬正照亮山川,白衣天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民族论坛》2006,(10):64-64
在9月25日落幕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活动中,我省代表团选送的舞蹈诗《我的湘西》荣获组委会颁发的最高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大奖(金奖)”,舞蹈《毛古斯》、《碰碰对》、《大摆手·鼓舞》和器乐演奏《打溜子·八哥洗澡》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节目奖”,演员麻晓玲、吴满生、刘芳、欧阳萱、李泽健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演员奖”,陈承、罗吉洲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新人奖”。因为组织工作出色,我省代表团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织奖”。(文教处)"9月19日,由湖…  相似文献   

16.
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刘半农起草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和蔡元培支持它的《校长启事》, 由沈兼士、沈尹默、钱玄同和刘半农组成了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 宣告了中国民俗学运动的开始, 其后又成立了歌谣研究会、风俗调查会、方言调查会, 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1918年5月20日刘半农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开辟“歌谣选”专栏以后, 北大的《歌谣周刊》, 上海的《妇女杂志》, 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民俗周刊》, 杭州民俗学会的《民俗周刊》、《民俗学集镌》、《孟…  相似文献   

17.
承德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个塞北小城中,有一个著名的文化团体——承德话剧团。承德话剧团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它诞生于战火纷飞的1948年。40多年来,这个团先后演出过《大凌河畔》、《渠水长流花盛开》、《在无人区》、《青松岭》、《珊瑚岛上的死光》、《心底的呐喊》等在全国有影响的剧目,特别是《青松岭》一剧,被全国许多剧团学习上演或移植成戏曲,两度拍成电影。承德话剧团曾七次进中南海演出,几十次在全国和省内获奖。进入八十年代后,戏剧开始不景气了。承德话剧团也和全国的话剧院团一样,日子不好过。演出不上座,几乎是演一场赔一场。国家拨给的经费仅够人头费,演职员人心浮动,大家都不愿在团里排戏,总想着到外边拍电影、电视赚钱。这也不能怪他们:团里无新戏可排,不少人无所事  相似文献   

18.
杨琤 《中国民族》2010,(12):8-13
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民委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请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正式展开。1985年,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1996年,第二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确定编纂《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2006年,《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正式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一项目将全面汇总近30年来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第三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即将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在全国宗教厅局长会议上作了题为《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中抵御渗透的本领和实效》的工作报告。叶小文指出,2005的宗教工作以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为主线,切实加强抵御渗透工作,努力推动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不断拓展宗教对外交流的新途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三月份是春意萌发的时节 ,对于在文坛已经沉寂很久的景宜来说 ,却是一个花开的季节。图文并茂、优雅真情的《节日与生存》一书使人们重又想起她。不过这一次不是小说 ,而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写的是让很多人熟悉但仍觉得神秘的纳西民族以及他们引以自豪的东巴文化。任何时候都给人强烈的民族感的景宜与记者就《节日与生存》一书进行了对话。记者 :前段时间很荣幸地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为你的作品《节日与生存》举行的研讨会。书中所写的东巴文化以及很多人物如白庚胜博士、宣科先生、张春和先生等都是我们搞民族研究和报道的人所熟悉的“名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