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际表情     
《现代交际》2005,(9):14-15
长春市某水果店门前,一张制作精致的“萨达姆”图片海报引来众人围观。记者走进水果店后,惊讶地发现,“萨达姆”竟然端坐在里边,正给顾客称水果。近年来,当萨达姆的照片频频出现在各媒体,越来越多的人说赵福来长得像萨达姆。据赵福来说,他开水果店后,很多女孩特  相似文献   

2.
联军开进了巴格达,权力真空,伊拉克许多地方出现了打砸抢。前几天还被萨达姆管得不敢乱说乱动的“顺民”(从“选”总统时萨达姆的“支持率”竟达100%就可以看出来这一点),一夜之间变成了“勇敢分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30日,是穆斯林最重要的节日“宰牲节”的第一天,萨达姆的人生走向了终点。不过,伊拉克并未因此获得和平与安宁,小布什随后推出的新伊拉克政策又给这个国家的前途带来了更多的变数。“后萨达姆时代”对美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小布什的新伊拉克政策到底隐含着怎样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4.
美国和伊拉克当局正在考虑如何处置那些在伊战中被俘和在萨达姆政权倒台后自首的武器研制科学家。今年3月,正在搜寻萨达姆的WMD兵工厂的最高中央情报局长宫查尔斯·迪尤尔费尔报道说,一些高级科学家害怕被伊拉克新政府起诉,在美国的审讯中保持沉默;但是前伊拉克的一些专家政治评论者往往非常合作,就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调查而言,继续监禁他们已经没有更大意义了。  相似文献   

5.
资讯     
伊战十年后混乱依旧美国分析家几乎一致认为,入侵伊拉克没有达到目的。前美国总统顾问罗斯承认,推翻萨达姆政权,伊拉克和美国付出的代价都"十分巨大"。罗斯说,"我认为,距离实现建设一个民主稳定的伊拉克仍然很遥远。"有些专家更坦言,现在的伊拉克很不民主、很暴力、很独裁。罗斯说,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成果是消除了萨达姆政权,但代价非常巨大,教派争端已导致数万人死亡、国家四分五裂、大批的人流离失所,美国人也付出了鲜血和金  相似文献   

6.
自2001年3月伊拉克再次拒绝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入境以来,美伊之间在武器核查问题上一直僵持着。美国多次以武力相威胁,特别是今年以来,美国将要再次攻打伊拉克的传闻更是一浪高过一浪。7月17日,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领导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上台34周年纪念日。这天,萨达姆在国家电视台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没说三句就把矛头指向了美国:“你们永远休想打败我!即使你们把所有魔鬼都召集到一起也别想赢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月23日晚,伊拉克军方发言人宣布,美国和英国的战机当天清晨轰炸了伊拉克的居民区,炸死1人…  相似文献   

7.
自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垮台后,美国和以色列国内关于伊朗核威胁的声音开始甚嚣尘上。伴随着伊朗核问题的升级,伊朗逐渐被美国和以色列贴上了“反犹主义”的标签,于是严酷的现实利益之争最终淹没了一段美好而鲜为人知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由《今日美国》和CNN联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88%的美国人认为推翻萨达姆政权非常重要。白宫高层更放出风来,对伊动武不是“是否”的问题,而是“何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打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在抛出"邪恶轴心"说的同时,矛头直指伊拉克,表示决心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并派副总统切尼到中东游说,寻求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但是,从伊拉克的反对派力量、阿拉伯国家的反应及世界舆论看,美国要对伊拉克动武有相当多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每当伏案阅卷,手腕上的表闪烁的金光总会使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形象呈现在我的回忆的屏幕上。1983年上半年,由于工作关系,我几乎每隔两、三天就能见到总统,并与之交谈。其中几个难忘的片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美国打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在抛出“邪恶轴心”说的同时,矛头直指伊拉克,表示决心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并派副总统切尼到中东游说,寻求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但是,从伊拉克的反对派力量、阿拉伯国家的反应及世界舆论看,美国要对伊拉克动武有相当多的难点.  相似文献   

12.
论语     
10月19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再次成为全球的焦点,对他的“世纪审判”正式拉开。对于这位个性突出、强硬铁腕的伊拉克前独裁者、曾经的沙漠枭雄,不同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而老萨自己,也留下很多经典“语录”。  相似文献   

13.
巴士拉遇险     
1991年3月5日.科威科解放后的第六天.清晨,烟雨蒙蒙.数百口油井大火燃起的滚滚浓黑烟雾,遮住整个科威特城的天空.我和朱界飞同志在两位科威特朋友的陪同下,驱车前往科伊边境. 前一天,我们听到传闻,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已深入伊拉克南部境内30多公里地域,逼近伊第二大城市巴士拉.另有消息说,巴士拉市民起来造反,同忠于萨达姆总统的共和国卫队发生冲突,打死了市长和萨达姆的一个儿子,巴士拉已失去控制,此地的30多名西方记者已前去采访. 我们也要去探个虚实,闯闯巴士拉. 自从2月25日海湾地面战争打响的第二天进入沙特以来,我们新华社记者就没有在西方记者面前丢过脸面.科解放后第二天,3月1日凌晨,我们自  相似文献   

14.
在萨达姆水坝亚洲营地中国医院的布告牌前,一位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在用一口纯正的英语念牌子上的英文:本院针灸医生王鸿滨大夫,临床经验丰富,擅长针灸治疗面部神经麻痹、急慢性腰腿痛、腰骶与坐骨神经痛等各种疑难病症。  相似文献   

15.
倾听     
看!只要手里握着枪,我就能面对全世界! ——伊拉克百姓都津津乐道这样一个故事:在伊拉克和伊朗开战期间,伊朗打了个漂亮的反击,直冲伊拉克的防线。萨达姆亲往阵地视察,却发现一小股伊拉克士兵正在仓皇后撤。他上前拦住一个士兵,一把夺过  相似文献   

16.
夏日的和煦逐渐显露,战争阴影也随之驱散。伊拉克重建取代战事和哄抢成为焦点话题,而另一场“非典”战役却依然处于白热化状态,如临大敌的人类搁置争议,摈弃分歧,共同寻求对抗疾病的方法,国际社会也暂时出现一片祥和。伊拉克明争后的暗斗有破就要有立,美英联军把萨达姆政权赶下台,又将伊拉克炸成一片废墟,势必要负责重建,其实这才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重头戏”。而重建过程中各方斗争的精彩程度丝毫不会亚于战前的“战与不战”之争。政治重建困难重重,伊拉克和整个国际社会都要求由伊拉克人自己掌握国家命运,美国至今在口头上也坚持这种承诺。那么。,萨达姆之后谁能脱颖而出,既能令伊拉克人信服,又能得到美  相似文献   

17.
魏亮 《阿拉伯世界》2014,(1):99-109
“9·11”事件后中东地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伊朗力量对外扩张的同时面临更为严峻的安全威胁。借助萨达姆政权倒台之机,伊朗通过各种途径对伊拉克进行全面渗透,并一跃成为可以直接影响伊拉克国内局势的主要力量。本文旨在探讨当前伊朗在伊拉克的影响力,并分析其政策目标与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受美军在伊位克抓捕萨达姆行动的启发,河南荥阳警方在 50万副扑克牌上印制了对多名命案逃犯的通缉令,通过郑州铁路公安局发到全国途经郑州站的每列火车上。但是,这种做法涉嫌违法:第一、县以上公安机关有权在自己管辖的地域范围内发布通缉令,超出管辖范围的,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在荥阳警方预期的“扑克牌通缉令”中,通缉的效力将随着铁路线迅速遍布全国。事  相似文献   

19.
正帕萨达姆公司本来是印度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烟草公司,最近却因卡尔马香烟而名声大振。研制出这种香烟的是两位年轻女子,普拉萨德和罗伊。她们毕业于名牌大学,总是竭尽所能为公司研发新产品,但每次看到香烟盒上那句"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时,她们又会感到矛盾,希望人们能够健康地生活,所以平时她们经常带领大家做些能够改善环境的事。  相似文献   

20.
陈解 《老年人》2003,(5):10-11
美国无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反对,于3月20日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打着反恐旗号,表面上是要清除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际是为着推翻萨达姆政权,并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权,进而在中东地区和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一个国家以种种借口对另一个主权国家发动战争,这种藐视国际法准则和粗暴践踏联合国宪章的行为,在国际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美国的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行径,受到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们的强烈谴责。正在膨胀的美国单边主义单边主义是从霸权主义衍生而来的。冷战时期,美苏称霸,东西对抗。苏联垮台后,冷战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