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一系列危机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折射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和下降。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是社会稳定与扣谐的基础,因此,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刻不容缓。本文从理论、制度以及社会公众三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从发生的诸多重大网络群体性事件来看,网络往往是导致事件扩大化的直接推手并推动其朝着恶性化方向发展,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形成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给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稳定带来冲击。如何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治理,将是网络时代政府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对新时期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涉及面越来越广,而且暴力对抗程度明显增强。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指标,正确认识和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对于确保社会平稳运行、减少社会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还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本文有必要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特点及形成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并努力探索应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策略,以求为地方政府预防与处置农村群体性事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改革的深化会导致社会格局的巨大变动及利益冲突的不断加剧,随之而来的是转型时期的中国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态势,且表现形式多样,影响广泛.群体性事件多数是政府和公民的矛盾或者原本不是但是最后演化成两者之间的冲突,政府始终是群体性事件中重要的主体.由此也决定了政府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中将扮演重要角色,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与处置都充满着政府及其职能问题的思辨,体现着政府职能运行的影响性.  相似文献   

6.
对群体性事件产生与演化规律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主题,而发展迅速的计算社会学方法为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群体性事件的部分案例,可以发现个体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个体利益诉求渠道和社会普遍情绪这些内生性因素构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整体环境要素,这些内生性因素的存在和组合达到一定水平,就构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条件,而在这些宏观条件下,个体之间通过社会网络产生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对群体事件的产生与演化也有重要影响。通过基于社会网络的计算社会学模型的模拟检验,本文对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与演化进行了计算分析,讨论了整体环境和个体关联的各要素的作用,获得了部分内生性因素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临界值。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演化与形成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对基层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地方稳定与社会和谐。目前基层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存在认知偏差、角色倒置、和处置手段不当的问题,基层政府应及时转变观念并通过及时预警、政策调整、官民沟通、依法行政等手段理性的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8.
公共冲突与基层政府治理密切相关,不仅是推动基层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动力,而且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鉴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群体性公共冲突事件频发的现状,文章主要探究了目前我国基层政府在群体性事件治理方面的症结,并提出了公共冲突视角下基层政府治理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矛盾和敏感问题多发的转型期,群体性事件,尤其是环境冲突类事件层出不穷,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影响社会秩序。本文以地方政府治理领域中一组重要的关系:政府和民众关系作为切入点,探究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应急处置和善后反思。民众利益表达疏导机制的缺乏以及政府管理功能不健全,导致双方未能形成良性运转系统,这是事件酝酿爆发的本质原因。政府处理能力有限、与民众的沟通方式方法失当,使敏感性事件加速升级,因此预防、化解的治理之道在于政府同民众的沟通协作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民众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格外关注和质疑以及群体性事件的泛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本文在论述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并从加强行政伦理责任建设的角度构思重塑政府公信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阐述了政府在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角色定位,并分析了地方政府在预防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地方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目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定位以及现场处置指挥的原则与程序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加强公安民警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进而提升公安机关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在社会制度和结构的不断发展变迁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进入11月份以来,中国多个城市发生了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尽管在地方政府的介入下罢运得到了平息,但是,这些群体性事件留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也进一步考验了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一项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关于群体性事件的新思维,形成制度化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范式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学界和政府机构对此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回顾学界已有研究和政府机构的已有做法,其最大特征在于用公共危机管理的视角和思维去审视群体性事件,集中体现于2007年8月颁布并于当年11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虽然公共危机式的治理对于群体性事件的科学治理有一定的功效,但这仅仅是一种治标的模式,只能使我们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可  相似文献   

15.
近年,在我国一些地方,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其中尤以邻避类环境冲突事件为主。邻避冲突事件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公众的情绪因素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公众的情绪会受到公众对邻避设施的风险认知、社会信任、从众心理、社交舆论等因素影响,因此,邻避冲突的防治,不仅要重视对公众情绪的引导,还要善于从情绪影响因素入手,对情绪进行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环境群体性事件呈现频发趋势,它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带来了公共物品以及财产损失,投资环境也受损,经济发展迟滞。环境群体性事件冲突的过程中,公民和政府之间的零和博弈导致两败俱伤;公民和企业之间也存在着零和博弈,公民对政府行为不满有时会殃及企业生产;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非零和博弈,则会导致一损俱损局面。冲突的原因包括,公民在参与不足背景下的利益觉醒,GDP主导下政府的干预难以为继,企业环境责任的缺失与监督的缺位。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需要政府、企业、公民之间合力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事件是部分群众与行政当局或强势社会集团的对抗性冲突,为一种典型的集群行为。介绍了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抗争模型,通过相对剥夺、群体认同和集体效能来解释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机制。阐述了相对剥夺中的个体相对剥夺和群体相对剥夺、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群体认同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和集体效能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最后指出社会抗争模型需要对模型中各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界定,并将其他重要因素如群际情绪、政治信任等因素包含到模型中。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3,(15):22-23
通过对2013年第一季度10大舆情事件舆论和媒体的声音以及政府应对的梳理,本监测中心发现,地方政府面对重大突发事件、重大舆情事件的应急能力以及决策能力现状不容乐观。从一季度来发生的多起舆情事件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政府公信力强弱变化的过程。往往是起初轻描淡写或者理直气壮欲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中期群众群情激昂,后期政府寻求妥协。政府在舆情的错误应对中失去的不仅仅是话语权,更需要警惕的是公信力的流失。  相似文献   

19.
李昕 《经营管理者》2009,(16):356-356
近年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有增无减,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由各种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日益增多,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已成为困扰各级政府和公安机关的一道难题。因此,了解并掌握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因素,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一、我国目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状特点1.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多发性和大规模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引发矛盾的主要问题根源,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强制拆迁,城市改造,事件处置不力,大项目上马导致一些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这些群众的利益损失得不到补偿或者政府引导,对政府和管理者产生了怨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公众形象是政府的无形资产,是增强政府执政能力、营造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一些社会事件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由于地方政府处置不当,迅速演化为群议汹汹的公共危机事件,使得官方的形象和公信力严重受损.梳理各类公共事件舆情演绎过程,会发现"中国式危机公关"大行其道,其公关思路、手法不仅恶化了政府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还影响着党和政府的执政环境和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