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1."这个活儿不急,慢慢来。"有领导安排工作的时候,往往会来一句:这个活儿不急,慢慢来。实际情况是,这个活儿可能很急,只是看着你忙不开,只好这么说。如果你真以为不急,三两天后才开工,那么,你可能已经在领导那儿画一道儿了。2."这个活儿差不多就行了,只要领导满意就行。"实际上,如果你对付着把东西拿给他,即便他当面不说你,心里也可能在说:真是年轻啊!甚至可能把你推到所谓政治不成熟的深渊里。  相似文献   

2.
正1.有本事的领导懂得平衡大家的工作,让大家干活都轻松,而没本事的领导注重拉关系、跑路子,搞得有人闲死、有人累死。2.有本事的领导给你一个确定的未来,而没本事的领导老是给你开"空头支票"。3.有本事的领导给你一大把的资源,而没本事的领导让你工作天天作难。4.出了问题的时候,有本事的领导会从自身找问题,而没本事的领导只会骂下属没本事。5.有本事的领导懂得培养人,把下属一个个都培养出来,他才轻松,而没本事的领导不能看你有本事,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职场人把"心腹"想得太脏了,以为就是溜须拍马毫无底线,在聪明的领导眼里,拍马屁的最多算个棋子,成不了心腹。真正的领导心腹是有尊严的。有尊严地成为领导的心腹很简单,就是"三要三不要"。一要有需求。没有需求的人是最危险的,领导根本控制不了他。很多人以为在领导面前就是要表现出一心做事、无欲无求。错了,什么都不要,领导很慌的。如果你要加薪,要升职,要获得重视,这些都是领导可以给的,领导就可以用这些来和你交换。  相似文献   

4.
不少群体里,都有"刺头",他们经常会让领导感到头痛.有领导认为:一颗老鼠屎会坏一锅汤,有"刺头"在,队伍就不会稳,必须清除;看着他们就难过,如鱼刺在喉,不吐不快;刺头的存在,影响工作的推进,要踢开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踢出去,显示自己有权威,杀鸡给猴看,队伍就温顺了,就好管了;一个刺头都治不了,别人会说自己无能.当上级不愿按他们的要求把刺头调走时,就说:如果不把他搞出去,我就不干了!  相似文献   

5.
正小吴刚到这家公司时,工作很勤奋,却遭到老员工的嘲笑。大家给他取个绰号,叫"拼命三郎"。那些老员工好心地告诉他:"工作再努力,也不会升职加薪;相反,领导看你太闲,就会不断地给你增加工作量。"慢慢地,小吴发现,这些老员工净挑轻巧活儿干。领导不在时,就上上网、聊聊天;领导一进来,就装作很忙的样子。反倒是他,因为早早地把活儿干完了,领导见他闲着,总会提前检查他的工作。后来,他也学那  相似文献   

6.
杨敏 《决策》2008,(1):26-27
如果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还活着,他一定会给普洱市相关领导颁发一个奖,但是他一定不会忘记提醒这些领导,经济学还有一个"边际效益递减原则"。从1983年长春市的"疯狂君子兰"到2007年的"疯狂普洱茶",24年过去了,地方决策者仍然没有对此保持足够的警惕。  相似文献   

7.
正我姐姐是医生,她说最怕那种给自己下过诊断的病人。落座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怀疑我得了心肌炎,我心慌,之前有感冒史。"然后医生的难题就变成:如果检查结果与他的自我诊断不吻合,如何说服他相信自己真的没病。我其实也怕那种给自己贴标签的人。我收到一封来信是这样的:"我每天都渴望她们会主动叫我一起去食堂、一起去跑步,但每天都是卑微的我先开  相似文献   

8.
正盛田昭夫是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他每年都会通过讲解索尼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来激励新人。大学和企业的不同对从大学毕业的实习生,盛田昭夫讲道:"首先,你们应该了解学校与企业的不同。在学校,是你付学费给学校,但现在是企业付学费给你。当你在工作上一点一滴地适应新环境时,你是企业的一个负担、一个包袱。第二,如果你在学校里表现不错,能考100分;如果你在考卷上什么都不写,就会得零分。但如果你在  相似文献   

9.
正1.重新认识你的领导。当你感觉领导像个魔头时,试着换个角度重新来认识他,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也许你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2.寻求他人帮助。每个人都会存在思维的局限。如果寻求外人帮忙,他们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同一个问题,给你提供新的解决办法,让你脱离思维之困。  相似文献   

10.
李鸿章之死     
刘澍 《领导文萃》2013,(3):84-87
李鸿章知道中国局势有大变,他问英国人卜力:"我听洋人说如果北京公使都被杀了,那么列强就有权进行干预,并宣布要立一个皇帝,如果是这样,你们会选谁?也许是个汉人?"卜力感到李鸿章暗示自己想当皇帝,便说:"西方大概会征求中国最强有力的人的意见,看他认为谁最好。"李鸿章眯起眼睛,过一会儿才说:"慈禧是中国最强有力的人。"此间,孙中山派两个革命党人来见李鸿章,想让他举起推翻  相似文献   

11.
一般而言,能成为领导的都曾经做出过一些成绩,而成为领导后,自然还会给下属和群众带来一些利益,否则,就当不了领导,或者当不好领导。但是,作为领导,多做功德是本分。如果因为自己曾有点贡献,对下属和群众曾做过那么点好事,就自我陶醉,并期待他人感恩怀惠,否则就心理失衡、愤愤不平,这种情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断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领导决断力是指领导者快速判断、选择、执行及修正决策方案的一种综合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过程是由一系列决策或决断活动所组成的,决断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成败。当机会或危机来临时,如果不敢决断、不善决断,或决断不当,就会给组织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敢于决断、善于决断是作为领导者的必要条件。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美国GE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就把决断力推到无比重要的位置。在他的《赢》一书中,他这样阐述:“决断力即对麻烦的是非问题做出决定的勇气。对于同一件事情,任何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角度。一些精明的人能…  相似文献   

13.
资本向善     
如果你想创业,或者在事业发展的路途中。有幸认识了牟德彬,他会给你一些建议,甚至劝你放弃。这都不奇怪,他只是在关键的时候给予关键的力量和方向,而这往往是企业存亡和进退之间的转换,而他那奇异的影响力又总是那么微妙,往往会给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大家毫无察觉。他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忽略的人,他一个行为引发出的变革或许在许久后才会显现,以致于让很多人都已忘记了因果的关系,直到很多年以后才伶七然大晤  相似文献   

14.
领导者怎样才可以担负起生命、工作和资产数亿的公司的责任?如果人们袖手旁观的话,领导者怎样才可以担负起国家命运的责任?领导者怎样才可以领导成千上万的男人和女人完成一件壮举?他们可能眼睛眨都没眨就做了这些事情。他们从哪里来的如此巨大的自信? 自信来自于你知道你会成功 一本老的空军领导训练手册上写着:“没有人会有自信心,除非他先在脑子里说服自己,他能够胜任分派下来的工作。” 这确是事实。如果你知道你能成功地做某件事,那么你才有自  相似文献   

15.
正人世间,人与人相处,都难免会有冲撞、过节、恩怨。如果领导者因为与下属闹了点儿别扭,就视这样的下属为自己的"仇人",并寻机打击报仇,给他小鞋穿,或者要好好收拾他,那么这样的领导就不是一位好领导者。如果能够做到豁然大度,敢于大胆重用自己的"仇人",则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效益,创造出令人称颂的丰功伟绩来。春秋时期齐桓公大胆起用管仲的事例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春秋时,齐国国君齐襄公不幸被杀。襄公当时有两个兄弟可  相似文献   

16.
正大部分领导都喜欢服从管理、听从召唤的下属,然而偏偏有些下属却不太"听话",不怎么买领导的账,有些时候言谈举止甚至表现得比领导更为强势。对待这样的下属,如果方法简单、针锋相对,不仅有失身份,而且容易影响内部团结,形成"窝里斗",削弱单位或部门的整体战斗力,最终对事业发展造成极大损害。如何领导强势下属,是领导干部应当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细观察:怎样逞"强"强势下属往往会在有意或  相似文献   

17.
牛津 《决策》2012,(1):74-75
成为领导后,位置越高,获得真实信息的能力就越弱,被下面人哄骗的机会就越多。如果下属掌握了劝谏的艺术和技巧,就会获得领导的信任,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董事长",由于晏子节约简朴又努力工作,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善于向领导推销自己齐景公即位之初,对晏婴并未重用,只是让他去治理东阿。晏婴一去就是三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心理年龄只有3岁,世界在我的眼中永远都是新鲜的。"66岁的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石滋宜,在北京亚运村汇欣公寓一个显得有点狭小的房间里接受了采访。左耳朵里的助听器,似乎一点都不影响他的高谈阔论和奇思怪想:女性当领导要强于男性,再过一、二十年,全球企业老总一半以上恐怕会是女性?如果台湾买下亚马逊网站,不就可以改造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如果将篮球架的高度增加一米,我想美国人也很难把球一下子  相似文献   

19.
领导同下属谈话,不仅要讲究用语艺术,还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否则,只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依笔者之见,领导同下属谈话,应力争选择以下十个时机。一是当下属新来单位或新换岗位时。不管下属新到单位还是新换岗位,都是他进入新的工作环境,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的开始,他一定会有一种新鲜感,会有新追求和新目标,也必定会产生从头来、好好干的念头与想法、信心与决心。作为他的领导,如果此时能因势利导,真诚与之谈心,一方面介绍与分析单位或岗位情况,另一方面结合以往工作情况以及下属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与要求,当会旗开得胜,…  相似文献   

20.
吊诡     
《领导文萃》2006,(9):182-182
教师节到了,孩子给每个老师都送上了一张贺卡,但他其实并不是对每个老师都有这份真诚的心意。孩子问:如果不是与其他同学一样把卡送给每个老师,老师会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