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正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4)
体裁被抬得大高了文言文统治文坛到了后期,尤其是到了桐城派高举义法大纛的时代,文章的体裁被抬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些封建文人接过“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的口号,对文章的内容创立神理气味、阴阳刚柔之说,强调声光色象,对各体文章定了调子,对各种体裁设下规矩准绳,摆出“文体既定,则行文之得失,自当依体为断,每体各有一定的格律,凛然不可侵犯”的架势,文章如和条分缕析的体制差别一点儿,就被斥为违背义法。 相似文献
2.
3.
黎亦云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1)
《论语·子张篇》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段语录,探其原意,实质是谈“学”与“仕”的关系。在“十年浩劫”中,把子夏这一言论指之为“集中地概括了孔丘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并上挂下联,口诛笔伐,“叫它永世不得翻身。”假令孔子有幸健在,他是要求给予平反的。当然,作为孔子的文学高徒——子夏的言论,也可能师承了孔子的思想,因为《论语·先进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这里的“野人”是指在野的平民百姓, 相似文献
4.
杜汉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1):1-4,24
孔子关于“生而知之”的思想理论应该首先从认知路径的划分上去把握,应该着眼社会历史实践进行相关分析,简单悬置或虚化这一理论是不妥的。孔予重视“生而知之”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王玉波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79,(1)
制造混乱,以售其奸,是“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惯用的一种伎俩。一九七三年底到一九七四年初,资产阶级阴谋家、野心家江青,利用《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以批孔为名,刮起一股所谓批“师道尊严”的妖风,制造了种种思想上理论上的混乱,对教育战线,特别是对广大中小学校,产生了严重的恶劣的影响,而且恶果所及不仅是教育系统,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社会秩序也因之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今天。为了完成新时期的总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搞好我国的教育事业,有必要在“师道尊严”问题上,澄清混乱,肃清流毒。 相似文献
6.
文达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
王维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又是我国绘画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画种“南宗文人画”的开创者。对他的诗和画,北宋文坛巨星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作过这样的评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那以后,人们经常用“诗中有画”来评论王维的诗,把“诗中有画”当作对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一个最准确、最精当的概括。不过,古代的诗论家们虽然经常谈到王维“诗中有画”、“无言而有画意”、“深得画中三昧”等等,但往往不加阐释;因此,所谓“画”、“画意”、“画中三昧”云云的涵义究竟如何,仍然不甚了了。近几十年来,中外学者对“诗中有画”作出了种种解释。 相似文献
7.
“不平则鸣”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福海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48-52
“不平则鸣”意为“情激则鸣”,这创作动力论可以说是韩愈创作论的核心。它与韩愈的文学或载道或娱戏的功能论并行不悖。所谓“气盛言宜”,说的是内容充实中气足则“言宜”“易好”;而“穷苦之言易好”的实质是,心愈不平愈“郁于中”愈“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则鸣得愈好。从“发愤”而作→“不平则鸣”→“穷苦之言易好”到“穷而后工”的发展看,这一历史性命题,强调的是不如意的生活遭际有助于激发艺术家创作出优秀作品,同时包含着文艺创作是一种心理宣泄,必须表现真挚强烈的情感,必须专一用工掌握艺术技巧法规,以至于包孕着必须深刻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等等涉及创作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崔富章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4)
《诗·大雅·生民》:“诞降嘉种,维秬维(禾丕),维糜维芑.”《毛传》:“秬,黑黍也;(禾丕),一稃二米也;糜,赤苗也;芑,白苗也.”《说文》:“(?),黑黍也,一稃二米以酿也.秬,(?),或从禾.”“(禾丕),一稃二米,从禾丕声.”“(?),赤苗,嘉谷也,从草(?)声.”“芑,白苗,嘉谷也,从草己声.”《尔雅》:“秬,黑黍.(禾丕),一稃二米.”“(?),赤苗.芑,白苗.”《释文》:“(?),诗作糜,本亦作(?).”《楚辞 相似文献
9.
陈志椿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正确把握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审美原理。长期来,学界对该说的解释或“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或“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皆失之于片面。本文试以西方读者学之基本观点,作一新的解释,把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统一起来,强调了在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与作品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文如其人”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泽龙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1)
“文如其人”是一个古老的文艺学命题 ,一直得到来自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两个方面的有力支持。据此就有不少论者仅仅满足于对它所作的简单机械的注解 ,然而这都无法解释“文人相悖”的现象。根本在于 ,决不能把这里的“人”仅仅理解为作家的生活个性 ,而应当着重理解为作家的创作个性 ,后者必定要以风格的面目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当然 ,这两种个性形成也是有联系的 ,更都是会变化的和复杂的。只有这样来全面、深刻地认识和阐述“文如其人”的论断 ,才是现代文艺学科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张仁俊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5,(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诗该怎么讲?一九五六年七月上海第一次印刷的高中文学课本第一册第三页注解(4)是这么说的:美好的姑娘,君子爱慕她,希望同她成配偶。窈窕,美好的样子。淑女,贤德的姑娘。君子,男子的美称。好,念 hào,爱好。逑,念 qiú,成配偶。这两句,也有人解释为:美好的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依此看来,这两句诗有两种解释。文学课本的编注者偏重于前一种解释,但也未否定后一种解释。究竟如何解释为好,关键是怎样正确理解和辨别“好逑”这两个 相似文献
13.
楼正南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
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孔砚宽顽何足云”,“孔砚”究为何物,注家说法不一.姚文燮谓“孔方平歙砚也”.王琦辨其非,以为“歙砚后五代李后主时方见珍于世,前此安有所谓孔方平之歙砚哉”!他据《初学记》引伍辑之《从征记》曰:“孔子床前有石砚一枚,作甚古朴,盖孔子平生时物.”以为诗即指此,并谓李贺“太无忌惮”.“四人帮”搞所谓评法批儒”时,曾据王注大做文章,以为找到了李贺是反孔的法家诗人的力证.目前出版的书刊中,解此句,亦仍用王注. 相似文献
14.
王恩御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论语》之“学而优则仕”一语,往往被人们理解为: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而做官,又是为了光耀门楣,谋取私利。于是,“读书做官论”便被当作“学而优则仕”的代称。其实,人们将“学而优则仕”视为“读书做官论”时,却并未了解其确切含义,这就有必要为其“正名”。在这方面,已有学者进行探究。笔者也发表几点浅见,如蒙专家教诲,则幸甚。我们先也不妨将“学而优则仕”称作“读书做官论”。因为“仕”即做官,至于“学”虽然不仅仅指读书,却毕竟包含读书在内。那么,《论语》①之“读书做官论”到底是怎样的?从《论语》看,孔子确实… 相似文献
15.
16.
《青春男女生.妙语》2007,(1)
题目24:据资料显示,在世界144个被排名统计的国家中,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排名非常落后:人均煤资源排在50位之后,淡水资源排不进前55位,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更是排在100位之后;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人均水平的8。3%、4。1%、15。5%和9。7%,有人建议应尽早把中国“地大物博”论请出中小学课本。 相似文献
17.
18.
任远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2):104-105
变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修辞手段,主要表现为用词之变、结构之变和有无之变。变既有异中见同的一面,也有同中有异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9.
李洪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长期以来.人们提起“辩证唯物主义”概念时,很自然地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名称表述,几乎没有人对“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本身的表述是否科学提出质疑,本文尝试考察和追问“辩证唯物主义”概念本身是否科学的问题,并求教于同仁们。一、从“唯物主义”概念内涵演变的历程辨析“辩证唯物主义”概念熟悉西方哲学史的人都知道,从米利都学派开始的西方唯物主义哲学至今已有近2600年的历史,不过,当时还没有唯物主义这个概念,更没有 相似文献
20.
俞忠鑫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
《辞书研究》1982年第3期所载冯英子同志《不要泥古》一文,在谈到“玃”字的释义时说: 按《辞源》的说法,是“大猴也”,按照《辞海>的说法,是“大母猴也”。究竟是“大猴”还是:“大母猴”?《吕氏春秋>说:“玃似母猴”,既然是“似”,可见并不是“是”。是否母猴,在疑似之间。查《唐宋传奇·补江总白猿传》中说:“见大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