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小说叙述策略的角度进行分析,证明霍尔顿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叛逆性格正逐渐地发生转变,由于其个人的局限性和当时社会环境的制约,最终无路可退的霍尔顿还是从逃遁走向了与社会妥协之路。  相似文献   

2.
3.
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林格凭<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一举成名,其笔下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位非常敏感且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少年.小说中霍尔顿使用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为了使读者深入地更理解小说的内涵,文章就霍尔顿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内心充满矛盾的霍尔顿不能与人沟通,逃离学校、逃离家庭、逃离社会,最终走向精神崩溃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4.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悲剧性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田里的守望”以十六岁少年霍尔顿为主人公,以其在精神病院自述的形式详细追述了自己精神崩溃的全过程,展现了青少年的复杂心理,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悲剧。本旨在解读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美国文学中,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已被公认为"现代经典小说"之一,它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作.从生态视角来审视美国作家塞林格的经典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试图通过主人公霍尔顿回归自然这个切入点,分析这篇作品中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6.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纯洁”主题被嵌在了充满过渡意味的多个维度之间:时代背景上美国“纯洁”情结从有到无的过渡阶段;青少年从“纯洁”的儿童时代向可能丧失“纯洁”的成人时代的过渡阶段;美国少年文学脉流中对性的“纯洁”意识与对“纯洁”(自然)是否抱有希望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7.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J.D.塞林格最杰出的作品,这部小说是当时美国青年孤独痛苦的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分析具体事例,对守望者的内涵做了深层次挖掘,揭露了当时成人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幼小孩子们遭到堕落力量侵蚀的悲惨状况,更加凸显了霍尔顿渴望成为一名守望者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通过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来阐释美国流浪汉小说所具有的定型化主角、历险记体裁、叙述体视角、插曲式结构、讽刺性意图和反传统异端精神等典型特征。同时 ,通过分析主人公的独特魅力、小说场景的特殊性和流浪结尾的特殊性 ,指出塞林格不仅继承了美国流浪汉小说的传统 ,同时又发展并超越了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9.
从省察人生、认识世界的角度分析了霍尔顿在认知问题上存在的不足,指出霍尔顿没有理想或人生目标,鄙视他人,缺少安全感,信任感缺失,责任感缺乏。为了防止更多的霍尔顿式少年的出现,家长、学校、社会应该就这些方面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麦田里的守望者》作于1951年,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最久负盛名的作品。该书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展现了美国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敏感、困惑、彷徨等一系列心理症结,并批判了成人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本文试从研究该文本的叙事策略,即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交叉运用的审美意义以及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巧妙运用等两方面入手,来解读这部风靡全世界的现代经典小说。  相似文献   

11.
12.
美国经典成长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塑造了一名叛逆而又执着的少年形象,但小说并不像许多读者和批评家认为的那样是作者对读者的直接叙事。相反,小说在叙事上呈现出一种后现代的“不确定性”:不成熟的霍尔顿是个“不可靠的叙事者”;受叙者“你”的身份有着令人生疑的两种诠释;而二层叙事结构更是进一步增强了整个文本的“不确定性”。不确定叙述是叙事修辞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它让读者开始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参与到与作者的互动当中。  相似文献   

13.
14.
J D 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问世后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精品之一 ,然而对作品主人公霍尔顿 ,人们见仁见智 ,褒贬不一。有人对他的评价持完全否定态度 ,但从作品问世以来 ,也受到美国及其他国家青少年的欢迎 ,因为他们认为该书反应了他们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美国当代作家杰拉姆·大卫·塞林格的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指出塞林格是一位具有生态哲学思想的作家,他在小说中通过探索一个十几岁少年向往回归童年、回归自然的内心世界,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及战后社会与精神生态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作品广受西方文学评论界的关注,有关其杰作——《麦田里的守望者》方面的评论,数量之多甚至被称为一种"工业"。在搜集、整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学传统、主题、语言、主要的批评方法等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归纳。  相似文献   

17.
《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在中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全面搜集、整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作品价值意义的多元追索、作品主题的持续争议、主人公霍尔顿形象的不同阐释和其他角度研究,对我国20年来有关<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剖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预测了未来研究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后现代主义理论为支撑,结合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观点,从表征为"碎片式"、"断裂式"、"猥琐性"三个方面出发,对《麦田里的守望者》进行后现代主义的解读,体现小说对传统文学的解构和对传统文化的反叛,进而拓宽对塞林格作品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生存的困惑与抉择──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评析田佳美国作家塞林格只出版过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却在文坛上享有盛名,被称为“当代风格独特的文学天才”。我认为,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切入了现代西方人陷身于生存困境的重要主题,具...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情节并不复杂和离奇,但作者却以其对时代独特而犀利的认识和体验赋予这个故事以深刻的内涵,使这部作品蕴藉深厚。这主要是由于其小说深层结构中所彰显出的张力美所致。从其作品的张力结构入手,分析作品中体现出的张力美,可以进一步解读这部作品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